演講稿是演講者根據(jù)幾條原則性的提綱進行演講,比較靈活,便于臨場發(fā)揮,真實感強,又具有照讀式演講和背誦式演講的長處。優(yōu)質的演講稿該怎么樣去寫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演講稿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小學教師演講稿一等獎篇一
從爺爺輩上都是教師的我,深知教師有多累,教師有多清貧,教師有多卑微,教師有多無奈,教師有多無私,教師有多悲哀……
當年,我曾經不喜歡教師這個職業(yè),最理想的做是圖書管理員。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造化弄人,命運安排我做了教師,并且從高到低做了階梯式的教師,工作越來越具體,越來越細致,越來越繁瑣,也越來越乏味……
幼兒園的工作量化到極致,具體到極致,細微到極致,繁瑣到極致,責任重到極致,自己也頹廢到了極致,郁悶到了極致,無奈到了極致,麻木到了極致,就像是周身纏滿了道道繩索,就像是沉悶的空氣,凝重的天色令我窒息……
但是工作畢竟是工作,我高尚的人格告訴我,要好好好的工作,我圣潔的靈魂告訴我要好好的工作,我善良的心告訴我,要好好的工作,我耿直的性格告訴我,要好好的工作……
在工作中我毫無保留的獻出自己的“五心”,傾瀉出自己的熱情。
葉圣陶說教育者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把教育者的無私奉獻表達的淋漓盡致,我認為“五心”使我們教育工作者必備的素質。
愛心是水,滋潤著孩子們的心田,愛心是金鑰匙,打開孩子們心靈的窗戶,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引導孩子們駛向成功的彼岸……
耐心是做好老師的真諦,是細微末節(jié)里對孩子們的誠摯,耐心是一種境界,是心悅誠服的對孩子們的默契,耐心是一種美德,是約定俗成的對孩子們的使命,耐心是一種涵養(yǎng),是根深蒂固的對孩子們的責任……
關心是母愛本能的顯示,是孩子們被保護的底線,關心是社會賦予的義務,是對孩子這一弱勢群體的權利,關心是社會公德,是對孩子們的道義……
信心就是自己相信自己,是相信自己有管好孩子的能力,信心是彰滿風的帆船,是駛向孩子們的載體,信心是挖掘潛能的利器,是為孩子們開拓成功之路的基石……
細心是母愛的觀測站,監(jiān)控孩子們的時時刻刻,細心是一縷和煦的春風,親吻著孩子們稚嫩的臉,細心是與生俱來的習慣,掃描著孩子們的姿態(tài)萬千……
“五心”使我咽下了家長無理取鬧的行為,“五心”使我承受了超負荷的勞累,“五心”使我忍受了超強的疲憊,“五心”使我面對污穢而無怨無悔,“五心”使我容納了太多太多的委屈,“五心”使我面對條條框框的束縛笑顏以對……
現(xiàn)在,社會是流傳著三句話:“白衣狐仙見一個宰一個,黑衣警狗見一個罰一個,眼鏡蛇更厲害見一個吞一個。”其實,是眼鏡蛇中的個別的吞沒現(xiàn)象,而廣大的眼鏡蛇群體還是兢兢業(yè)業(yè),嘔心瀝血,淡泊名利,兩袖清風,傾情奉獻著自己!
哦,教師!我的職業(yè)!我從事的是太陽下最美麗的職業(yè),我為此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謝謝。
小學教師演講稿一等獎篇二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們在這里,歡送在教育崗位上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賴平華、王桂華老師光榮退休。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全體老師向兩位老師光榮退休表示衷心的祝賀,祝愿兩位老師退休以后生活幸福美滿,身體健康長壽。
退休是人的一生中必須經過的一個過程,它預示著人一生中為集體工作和為國家奉獻的使命告一段落,可以用一生辛勤工作的輝煌成果來展示人生風采,更可以用驕人的業(yè)績和自豪的心態(tài)進入人生的另一境界,可以幸福、快樂地享受人生晚年的美好時光,從這個意義上說,退休真是可喜可賀,可敬可贊。
在此,我們真誠地期望兩位老師退休以后,在保養(yǎng)身體頤養(yǎng)天年的同時,不要忘記工作了一輩子的學校,有空?;啬锛铱纯矗咦?,與我們年輕一輩多交流,給我們以更多的教誨;同時也要多參加退休教師和退休干部的活動,再享受集體的溫暖,我們一定真誠的歡迎,因為,芙蓉小學是你們永遠的家!
最后衷心的祝愿賴平華、王桂花老師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小學教師演講稿一等獎篇三
“她終于考及格.”我跟班主任楊老師快樂地交談著。是呀,近半個學期的努力,總算舒了口氣。事情還得從九月份開始。
今年開學,我班從大山白際轉來一位女學生,個子中等,長得還秀氣,就是不愛說話,總不合群。開始我以為她怯生,過一點時間她會融入集體的,還可能孩子們經過一個漫長暑假,把一些課堂常規(guī)淡化了,學習習慣松懈了,所以我也沒太在意她的一舉一動,總以為過些日子會好的。沒想到新學期過了一個星期,她還沒進入狀態(tài),上課不回答問題不說,課堂作業(yè)拖拉馬虎,家庭作業(yè)更是“交白卷”,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這是一個典型的學困生。針對她的種種表現(xiàn),我覺得她不單單是書寫不認真,思想不集中,基礎很差,更主要的是還有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
怎樣幫助她呢?我簡直有些無從下手,我開始迷恾、困惑,俗話說:解鈴還須系鈴人。 我便積極地開始家訪,通過走訪調查,原來她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父親打工掙錢養(yǎng)活她和八十多的奶奶,生活比較清貧。父親忙于生計,常年在外打工根本沒有時間照顧她和年邁的奶奶,奶奶頂多只能維持他的日常生活起居,久而久之,造成她的性格內向、孤僻甚至懶惰,對什么事都提不起興趣,有點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味道。
決不能落下一個孩子,我暗暗給自己下了決心,于是我首先主動接近她。在日常生活中,我發(fā)現(xiàn)她穿來穿去就兩三件衣服,顏色單一,款式老舊,而且總是臟兮兮的。愛美是女孩子的天性學生對老師總是充滿期待感,特別是單親家庭的孩子。親情的殘缺,使他們格外向往老師能給他們完整寬厚的愛。我們既要把他們當作學生,又要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當作平等的朋友。多找機會和他們談心,讓他們感受到你對他的關心、耐心和寬容。愛美是女孩子的天性,我找到這個切入點,特意在業(yè)余到她家中與老奶奶聊天,體諒她們一家的生活不易,拋家舍業(yè)來外地讀書,是希望孩子學到更多的知識,以這樣的話引起家長的共鳴,繼而話鋒一轉講述孩子一周在校的表現(xiàn):守紀律,愛勞動,就是學習上有一些小困難,我相信總會克服的。臨走我還把事先從家中挑選出來的漂亮衣服送給她。沒想到她(這個學生)愛不釋手。恨不得馬上就要穿上那件八成新的小外套。我打心里頭高興起來,自信這是成功的第一步。接著我更在課堂上也關注她,把一些簡單的問題留給她回答,幫助她體會成功的快樂,我清楚地記得,有一次一個簡單的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題,班上36位學生齊刷刷地舉起小手,就她一臉忐忑的神情,那眼神分明在告訴我,她在舉棋不定,我來了一個“激將法”說:“今天我要請不舉手的同學來回答問題”。只見她迅速地舉起小手,接著我一本正經的掃視了全班,表揚了她敢舉手是一大進步,要求全班同學把機會讓給她。她在同學們的鼓勵下大膽走上前把計算題正確地演示出來,獲得了一片掌聲。就這樣,我時常向她投去一個贊賞的目光,一聲溫馨的的叮嚀,有時還買一些學習用品作為獎勵。漸漸地,漸漸地,她愛上了學習,和我親近多了。
在學校開展的野炊活動中,他出乎意料的把她家鄉(xiāng)的特產——“山芋干”拿出來和大家分享,還特意給我一塊,看著她真誠的笑臉,我也笑了?!坝H其師而樂其學”,一種成功感油然而生。光有這些還不夠,我天天堅持提前一小時到校,趕在其他同學早讀之前幫她補習以前的知識,從簡單的多位數(shù)加減法,到稍復雜的應用題,手把手不厭其煩的叫她。就這樣,辛勞整整忙了近兩個月,總算讓她的學習進步了。
她進步了,每逢節(jié)假日,她總有些管不住自己,星期一到星期五作業(yè)較認真,一到星期天就有事老生常談,怎么辦?利用網上學校,單獨給她的家長發(fā)短信,表揚他的進步,提醒她按時作業(yè),并把我的電話號碼寫在她的作業(yè)本上,告訴她弄不懂的可以隨時問我,承諾在第一時間給與幫助。就這樣堅持,從第一單元的檢測40分到今天的69分,一種收獲豐收的喜悅縈繞心頭。成績雖不能代表一切,但確實是她的進步,“不問收獲,但問耕耘,”我將一如既往地與她笑著走下去。
小學教師演講稿一等獎篇四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我來自惠州市河南岸中心小學,很榮幸今天能在這里代表跟崗的學員發(fā)言。省教育廳組織農村學校的教師到實踐基地跟崗學習,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在此,我代表全體學員對省教育廳的關心和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培訓處給我們提供的平臺和指導表示衷心的感謝!
這次跟崗學習,我們都肩負著本地教育的重托,希望通過高校學科專家和基地指導教師的引導,充分利用本次跟崗學習倡導的“專家引領”、“師徒結對”、“親身體驗”、“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教學研究素養(yǎng),并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成為當?shù)亟逃虒W的骨干力量。正因為這樣,我們一定會:
1、珍惜好機會,制定科學可行的學習計劃,明確學習的目標,多學習、多參與、多實踐、多思考,多積累管理和教學上的寶貴經驗。
2、積極參加集體備課、聽課、評課、案例分析和專題研討等教研學習活動,促進教學研究水平的提升,通過分學科研討和教學實踐,掌握一定的教育科研方法。尤其是深入課堂,通過聽課、評課、經驗交流、案例學習等途徑,不斷提高自身業(yè)務能力。
3、充分利用基地學校的互動交流平臺,及時交流,解決自己教學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難,學習名教師的先進經驗和學員之間的先進經驗。
4、跟崗學習期間,我們嚴格要求自己,遵紀守法,為人師表,自覺遵守基地學校的學習要求和所在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積極配合基地學校的各項工作。
這15天的跟崗學習時間,對于我們來說,時間短,任務重,無疑是充滿挑戰(zhàn)的,但意義又是極其重大的。通過學習,在以后的班級
管理和教育教學、課題研究等方面,我們會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和班級管理方法,把學到的經驗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去反復地實踐,反復地思考,反復地總結,然后通過論文、教學反思、公開課等形式,和學校老師交流,再一次提高自己,把自己認為成功的教學、班級管理的方法、經驗帶給學校的老師,引領學校的老師也在不斷地學習、總結中提高自己。
最后,祝我們跟崗學習順利圓滿完成,祝各位學員學有所得、滿載而歸,祝在座的各位領導和老師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家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