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指個人在經(jīng)歷某種事物、活動或事件后,通過思考、總結(jié)和反思,從中獲得的經(jīng)驗和感悟。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我?guī)痛蠹艺覍げ⒄砹艘恍﹥?yōu)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孝經(jīng)感悟與心得體會篇一
孝經(jīng)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十分珍貴的文獻之一,它對于中國家庭中的親情關(guān)系、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互動等方面具有指導意義。在生活中,我們應(yīng)該學習孝經(jīng),實踐孝經(jīng)的教誨,并且從中領(lǐng)悟到孝順的真諦。接下來,我將分享一些我對孝經(jīng)的感悟和體會。
二、對孝經(jīng)的了解和反思
《孝經(jīng)》是一本遠古的古籍,內(nèi)容主要講述了如何做一個好兒女,如何盡孝道之職,認真貫徹孝敬父母、敬老尊賢的理念。而今天,我看到的現(xiàn)實是不一樣的,我們這一代人有很多都長期在外地工作,很難有更多時間或精力去照顧父母、家人。孝經(jīng)教導我們盡心盡力地孝敬父母,從出生到成年,父母都擔負著重任,我們應(yīng)該感激、尊敬、呵護,但實際情況卻較為動搖,令人心酸。
三、感悟孝順之道
作為一名普通的兒女,我常感覺自己做事不夠盡心盡力,對父母的孝順也經(jīng)常不夠用心。學習《孝經(jīng)》則讓我認識到,孝敬父母不僅僅是在物質(zhì)財富上做出貢獻,而應(yīng)從精神和行為上考慮,自身要有更加上進的品質(zhì),貫徹盡孝、感恩的理念,并將其展現(xiàn)到行為上去。而父母也因此高興,會發(fā)自內(nèi)心地認為自己的下一代是懂得孝道的、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四、踐行孝敬之義
通過孝經(jīng)的啟示,我現(xiàn)在會警醒自己要時刻關(guān)注家人、關(guān)心他們的需求、壓力和想法,并盡可能的協(xié)助他們解決可能的困難。我們也要處理好自己和家人之間的情感糾葛,盡力去溝通、協(xié)調(diào)并處理好各種家庭中的瓶頸,以便能夠真正做到盡孝盡責。
五、結(jié)語
總之,孝經(jīng)是一本回饋社會的好書,是家庭生活中重要的指南之一,同時,它也講述了一個家庭中共同生活的成員間應(yīng)該體現(xiàn)的問題,如如何管理彼此之間的情感、如何盡孝,建立更加融洽的家庭關(guān)系。通過我的探究和實踐,我相信長時間持之不懈的盡孝之道即可給家庭帶來融洽和諧的光芒。我們應(yīng)該全身心地投入到孝順之中,不斷加深和鞏固家庭成員之間的關(guān)系,在盡出自己的全力的同時,亦可為彼此帶來更多的快樂,從而真正地做到互愛互敬、和諧相處。
孝經(jīng)感悟與心得體會篇二
本周聆聽了王寶寨老師開解的《孝經(jīng)》的《天子章第二》,子曰:“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愛敬盡于事親,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也?!陡π獭吩疲骸蝗擞袘c,兆民賴之?!?/p>
末學覺得王老師的智慧開解妙就妙在無論你是一個什么層次的人,你都能從中獲得智慧。你看,這里的表面上是在說天子,好像與一般的.老百姓無關(guān)。其實,老師一推展開來,就什么人都可以用得上這把鑰匙了。怎么說呢?因為王老師在講解《開宗明義章第一》的時候就說了,“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這里的“天下”就可以推展到任何一個團隊、一個集體、如一社區(qū)、一個家庭、一個學校、一個市、一個省。那這里的“天子”當然就可以推展到任何一個團隊、一個集體的一把手了。是不是當一把手的人都容易有跟天子一樣的習性?有傲慢心、好惡心?這么一來,我們就很容易對照自己了。
比如一個班主任,回到家還像班主任一樣教訓丈夫,這是傲慢心??春⒆幽兀窟@個不順眼,那個很可愛,這就是好惡心。那如何去掉這兩種心呢?還是得回到根本,要培養(yǎng)自己的“孝心”?!皭塾H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睕]有以親愛、恭敬的心情盡心盡力地侍奉雙親,在和學生、家長打交道的時候,就不可能有“愛、敬”之心,所以處理問題往往就不順利。因為“悌道”是從“孝道”延伸出來的,找到了“孝道與悌道”,才有可能“泛愛眾”。才有可能愛護、恭敬一切生命。
我以前做事情,常常生煩惱,只能處順境,不能處逆境。這其實呀都是孝心還沒有完全打開的原因。怎么這么說呢?如果真正懂得“孝”了,應(yīng)該是“愛敬盡于事親,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那么對應(yīng)過來,做為班主任,應(yīng)該是“愛敬盡于事親,而德教加于家長、學生,刑于班級”。那為什么我現(xiàn)在對自己的父母懂得愛敬了,還是無法完全刑于班級呢?那我覺得就是因為“親愛我,孝何難?”我父母都那么愛我,我孝敬他有什么難的呢?所以影響力就不那么強了呀。你看舜帝,他的后母想方設(shè)法地想害死他,他不但不怨恨母親,還總是反省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夠,而讓母親如此恨自己。他的這種孝才是“親憎我,孝方賢”,所以舜帝能感化天下人民啊。而我如果是真正把孝領(lǐng)悟透徹了,就應(yīng)該是從孝敬自己的父母,到孝敬別人的父母,這才是真正的拓寬心量。那教學生與別人的父母有什么關(guān)系?把學生教好了,學生的父母不是就安心放心了嘛?學生的父母的父母不是也安心放心了嘛?那學生不好教,怎么辦?我就抱怨他們的父母嗎?那如果學生都好端端的,他父母把孩子都培養(yǎng)得品德優(yōu)秀,那還要我們老師干嘛呢?老師不就可以下崗了么?你會說,我們在學校教給孩子很多知識啊。在這個全球信息化的時代,如果我們只是教孩子知識技能,那不用我們教師,電腦就行了。而我們教師最關(guān)鍵的使命是什么?是“傳道、授業(yè)、解惑”,我們?nèi)绻粋鞯溃唤饣?,光是授業(yè),那就有辱教師這門神圣的職業(yè)了。那即便這此道理都懂了,我也愿意好好去傳道了,學生還是難教,怎么辦?那還是我們的德行不夠,感動不了別人,這時候就想想“親憎我,孝方賢”。給孩子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孩子還是不聽話,家長也不理解,那這個時候,就是提升自己最好的境緣了。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我們還能一如既往地愛孩子,想盡一切辦法去幫助他,而不是厭惡他,也沒有絲毫地怨恨家長,那我們的心就真的是“慈悲心”了,也就是真正地放下了自我,放下了名利,就有一顆清凈心了,這樣煩惱也就隨之消失了。
所以,我總結(jié),要想斷除自己的煩惱,第一是要從孝道入手,完全打開自己的良知,同時也打開學生的良知、家長的良知;第二就是要明白自己做為教師的本分,就是要敦倫盡分。不然總覺得自己做的努力好像是額外多做的事情,于是就想著回報,得不到回報就生怨恨。第三是要明因果。我所存的一切善念與所做的一切好事都不會白廢的,“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嘛。關(guān)鍵是不能是假善,不能是為了名利去行善。不能是為了別人說你的好你才行善,這樣的果報會完全不一樣的。同時,明因果還有一層意思就是,你所有遭遇的逆境都不是偶然的,你應(yīng)該心平氣和地去接受,一旦抱怨命運不公,抱怨老天爺,老天爺就可能還要給你點顏色看看,因為如果不這樣,你還是意識不到自己身上的問題嘛。
很長一段時間,我?guī)е⒆觽儗W習《孝經(jīng)》的同時,一邊在聽著《太上感應(yīng)篇》的講解,如今大德老師建議我多讀讀《了凡四訓》,我覺得這些學習對自己真的起了很大的作用。我感覺我的心真的就慢慢平靜下來了,看到不聽話的孩子,沒有以前那么急躁了,目光柔和了很多,我的心也漸漸更加柔軟起來。我想真正清凈心現(xiàn)前,智慧也就會現(xiàn)前了。這些先賢的教誨真的是如同一盞盞明燈,照亮我生命的旅程,讓我少了很多迷茫、很多糾結(jié)、很多掙扎,我發(fā)愿我會一直當個好學生,老老實實地一直學下去,做下去。
孝經(jīng)感悟與心得體會篇三
孝經(jīng)是中國文化中的一部重要經(jīng)典,被譽為“家庭倫理之寶”,其中內(nèi)容包含了許多與家庭、親情、孝道有關(guān)的文化精華。本文將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結(jié)合生活中的一些經(jīng)歷,談?wù)剬π⒔?jīng)的感悟、心得和體會。
第一段:傳承孝道,共筑美好家庭
孝經(jīng)中提到:“養(yǎng)不敬親,何以稱孝?”親情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之一,而正確對待父母則是這種關(guān)系最重要的體現(xiàn)。在我家,家庭和睦、和諧美滿,這得益于每個家庭成員都尊重彼此、感恩對方,讓孝道成為我們家庭的一種習慣、一種傳統(tǒng)。我從小跟隨著父母的教誨來學習如何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即便如今已經(jīng)成年,也時時記得去關(guān)心親人、體貼家人,并將這種禮儀文化傳遞給下一代。
第二段: 孝道視為至高無上
孝道在我們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是被視為至高無上的,無論是個人的成長還是國家的發(fā)展,都離不開孝道的存在。通過孝經(jīng)的學習,讓我更深刻地認識到孝道的重要性,體會到做一個好的子女是應(yīng)盡的責任與義務(wù)。有一次,我與朋友聚會時,其中一個朋友拿出了他的薪資表,說出了他每個月給父母的生活費,而我當時卻感覺到慚愧,因為我一直沒有意識到家人的重要性,沒有給予他們足夠的關(guān)愛和理解。這次聚會讓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孝道的要義,也更加堅定了我作為一個好孝子的決心。
第三段:關(guān)注長輩,成為好孝子
長輩是我們家庭中最為親近的存在,也是最值得我們關(guān)心和尊敬的。在孝經(jīng)中,有許多闡述如何對待長輩的話語,如:“孝之始,長幼有序”,提到要遵循長幼有序的原則,這是為了保證家庭的和諧、穩(wěn)定和健康發(fā)展。在我看來,尊重老人不僅是應(yīng)盡的道德義務(wù),也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因此,我時刻注意著與父母、祖父母、外公外婆的交流,讓他們覺得自己受到尊重和關(guān)愛,而我也因此成為了家人眼中的好孝子。
第四段:言行舉止彰顯孝道文化
文化是我們民族的精神基礎(chǔ),孝道文化更是我們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xiàn)代社會中,人們時常對孝道的重要性提出質(zhì)疑,但我想說,雖然時代在不斷發(fā)展,但傳統(tǒng)文化依然具有豐富的現(xiàn)實意義和歷史價值,孝道就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種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我時刻注意著自己的言行舉止,讓孝道文化在自己的身上得以彰顯,同時也希望能夠讓孝道文化在年輕人之間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fā)揚。
第五段:學以致用,把孝道帶入生活中
最后,我深刻理解了“學以致用”這句名言的含義。在我生活中,也許我并沒有像孝經(jīng)中寫到的那些仁愛之事,但是我通過學習孝經(jīng),讓自己不停地思考、吸收和運用其中的知識和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關(guān)注長輩,尊敬他們,聽從他們的意見,讓他們感到自己是被支持和受到尊重的,同時也用行動和態(tài)度去呼吁年輕人更加關(guān)注孝道文化,時時刻刻讓孝道這種美德落地生根,讓我們的家庭、社會變得更加和諧美麗。
總之,孝道是中國文化中至高無上的一種文化,要把孝道發(fā)揚光大,必須從個人做起,從自己做起。正如孝經(jīng)中所說:“習孝有三:事議,讓其有所所知也;當其快,讓其有所樂也;貴賤貴身、齒、令、悅,請怫然蒞之,以敬其心也?!弊龅剿枷肷?、行為上、心靈上的“三孝”,才能真正意義上做到一個好的孝子、好的家庭成員,也能讓孝道文化得以薪火相傳,讓其走向廣闊的未來。
孝經(jīng)感悟與心得體會篇四
首先我們來看看“孝”這個字,上頭是“老”字的頭,下頭是“子”體現(xiàn)了孩子應(yīng)對父母的恭敬。
《孝經(jīng)》云“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也,”如漢文帝,康熙都有是以孝治國,國家也都十分強大。自古以來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門,孝是人類最基本的感情,是一切愛的基礎(chǔ)。孝經(jīng)云“夫孝,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古人還有一句話,“百善孝為先”,幾乎所有的祠堂都上書“入孝”和“出悌”,門口還刻有二十四孝。
一個人不愛自我的`父母,怎樣可能愛他人,愛國家呢孝經(jīng)云“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兜茏右?guī)》說“首孝悌,次謹信”?!墩撜Z》說“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生我者父母,養(yǎng)我者父母,父母給予我們一切,沒有父母偉大無私的愛,我們很難健康地成長,父母是我們第一任教師,也是終身的教師,父母的眼睛時刻關(guān)注著我們,父母對孩子是無微不至,勞而無怨。
誰請我們吃一頓飯,或者我們饑餓時,別人給我們一杯水或一塊面包,我們都有很感恩,可是父母給我們做過多少頓飯,給與我們多少吃的,用的,給我們付出多少,并且是把最好的給孩子。
烏鴉知反哺,羊羔知跪乳,人又怎樣能不孝。
孝經(jīng)感悟與心得體會篇五
觀念的轉(zhuǎn)變,社會的發(fā)展,以及人們對家庭觀念的不斷更新調(diào)整,孝文化在中國的發(fā)展歷程中已經(jīng)存在了幾千年時間。而孝經(jīng)作為我國地位顯赫、歷久彌堅的經(jīng)典之一,深刻闡述了中國傳統(tǒng)家庭價值體系的核心概念。在當今社會,我們?nèi)匀荒軌驈男⒔?jīng)里面找到一些啟示和精華,這其中包括了很多我們能夠領(lǐng)悟的精神內(nèi)涵。
第二段:孝文化的重要性
孝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是中華民族高尚品格的基石。它為我國家庭教育提供了核心思想和基本方向。沒有它,沒有中華民族的家庭文化,沒有倫理道德的精髓。孝文化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也是無法替代的人類文明基石。
第三段:孝經(jīng)教導我們?nèi)绾涡⒕锤改?/p>
《孝經(jīng)》教育我們:孝不僅是做事的態(tài)度,還是要真心實意地表達出來。實際行動的背后應(yīng)該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情感。孝敬父母好像是我們成長中每個人必須的一課,但是我們真正理解什么是孝,如何孝敬父母并不容易。孝經(jīng)引導我們在自己的日常行為中,不斷地表達感激之情、關(guān)愛之意。與此同時,我們需要學會傾聽父母的心聲,關(guān)注他們的生活,關(guān)注他們的健康,關(guān)注他們的精神和情感需求。
第四段:孝道精神的傳承
孝道精神是中華文化重要的精髓,道德的核心理念之一。我們應(yīng)該思考在如今這個世界,如何更好地傳承這種精神。我們需要學會在自己的行為上體現(xiàn)這些精神,同時從家庭中教育我們的后代,幫助他們更好地領(lǐng)悟這些價值體系。我們希望中華文化的精髓能夠被世世代代地傳承下去,孝道精神在今天依然有著重要的意義。
第五段: 總結(jié)
《孝經(jīng)》歷經(jīng)千年歲月已經(jīng)成為了中國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代表作品,其內(nèi)涵和精神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無論是在現(xiàn)代社會中,還是在傳統(tǒng)文化中,孝道精神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通過對孝經(jīng)的閱讀理解和踐行實踐,我們不僅可以深入領(lǐng)會中國古代文化的精髓,也能夠引領(lǐng)我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個人行為模式,不斷提升我們的思想和思維水平。讓我們不斷學習、領(lǐng)悟和實踐“孝”這個中國文化的價值,讓它為我們的生活注入持久的價值力量和道德感染。
孝經(jīng)感悟與心得體會篇六
通過參加由東方智慧研究學院董老師主講的“孝立人生”專題巡講的學習,以及公司組織的“學國學,訪書院,登麓山,較力量”的戶外活動,我個人對“孝”有了全新的理解認識,并更深一層次的體悟“感恩”。
孝,是我們中華文化的重要內(nèi)涵之一,是中國傳統(tǒng)“家、國、天下”的一種延續(xù)了數(shù)千年下來的言行與禮儀,“忠、孝、節(jié)、義”向來被認為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其中的“孝”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在我以前的認知里,感覺孝與順是連接在一起的,簡單地認為孝只是孝順自己的父母長輩,平時注意與父母長輩的溝通,即使有些事明顯不那么合理,基本上凡事都是盡可能的“順”著他們的意思來,而不是先用心去幫忙分析后再提出更合理建議。通過這幾次對孝文化的學習,我重新認識到,孝并不意味著萬事“順”,而是要“敬”。
以前聽過個故事:據(jù)說古時候有個國家有個習俗,當人老了就要被遺棄到深山里去,任其自生自滅,有個大臣不忍心這樣遺棄自己的老父親,在自家挖了一個地道,把老父親藏在里面。后來,這個國家被另外一個國家打敗了。戰(zhàn)勝國的國王對這個國家的國王說:“我有兩個問題,如果你們能回答出來,我們就撤兵;如果答得不好,我就把你們?nèi)珖娜硕細⒌?第一個問題是,怎么區(qū)分兩只蛇的性別?第二個問題是,兩匹長著同樣顏色、一樣大小的馬,哪一匹是母馬,哪一匹是小馬?”失敗的國王答不上來,就在全國懸賞征答,可是也沒人能夠答得上來。這時,那個大臣問他的老父親,老父親說:“這不難回答。把兩條蛇放在柔軟的地毯上,四處爬動的是雄性,靜止不動的是雌性。給兩匹馬喂點草料,母馬會把草料推向小馬?!庇谑牵蟪及汛鸢阜A告給國王,兩個問題得到了圓滿的解答,這個國家因此得救了。當?shù)弥@些答案都是出自大臣的老父親時,國王非常震驚,為了感謝這位大臣的老父親,國王下令撤消了遺棄老人的習俗,命令從此以后所有的人都要尊敬和善待老年人。
“天下重孝孝當先,一個孝字全家安,孝是人道第一步,孝順子弟必明賢,諸事不順因不孝,怎知孝能感動天”。 “孝”是儒家文化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內(nèi)容,是天地大道的直接體現(xiàn)?!缎⒔?jīng)》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人之行,莫大于孝”,“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而“教”字就是由“孝”和“文”組成的,說明一切教育都要從孝開始?!靶ⅰ辈粌H是中國基本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而且也是現(xiàn)行文化的靈魂,企業(yè)文化建設(shè)同樣離不開孝道。正所謂“小孝可治家、中孝可治企業(yè)、大孝可治國平天下”。
企業(yè)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以人為本”,做企業(yè)實際上也是在做人。企業(yè)的各項制度固然重要,但是制度都是由人定的,而且每個制度本身沒有完善的,都需要人去不斷地改進,需要人去具體執(zhí)行,需要與時俱進。只有在企業(yè)中的每個人都自覺、自愿地遵守和執(zhí)行制度的時候,制度才能發(fā)揮出最大的、應(yīng)有的作用。如果一個人執(zhí)意要違犯制度,制度本身并不能夠阻止或制止他,只能通過事后對人的懲罰處理來體現(xiàn)制度的存在。所以,在企業(yè)發(fā)展前期,在企業(yè)的體制、機制和制度尚不健全和完善的情況下,人就成為企業(yè)成敗的決定性因素。企業(yè)文化的終極目標就是引導人的這種自發(fā)性,充分發(fā)揮每個人的自覺性,形成一種自我約束的企業(yè)氛圍。而“孝”文化的深刻內(nèi)涵能夠引導、規(guī)范每個人的自覺性和自我約束的問題,教育企業(yè)員工從德的方面去規(guī)范、要求自己。因此,企業(yè)文化建設(shè)要從做人的最基本品德——孝開始。
我們金光華正處在企業(yè)發(fā)展和定型中,常言道“小企業(yè)要發(fā)展靠老板頭腦,中等企業(yè)發(fā)展靠制度保證,大型企業(yè)的發(fā)展是靠文化傳承引導”。一直以來,公司都非常注重企業(yè)文化的沉淀積累。到如今我們已經(jīng)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基礎(chǔ),比如要求做事精益求精的工作文化、再教育再培訓的學習文化等等。
在現(xiàn)階段,我們金光華的企業(yè)孝文化已經(jīng)基本成雛形,包括去年年會時的主題之一“感恩”,其實正是孝文化的重要內(nèi)涵部分!
人們常說“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這即是一種美德,一種感恩的心態(tài)!更是為作社會成員之一的我們?yōu)槿颂幨碌幕镜赖鲁叨?,是提升人格魅力、升華思想境界的內(nèi)在動力,是增強凝聚力、促進和諧環(huán)境的必要條件!“不養(yǎng)兒,不知報母恩”,作為子女,我們首先要學會感恩我們的父母,是她們含辛茹苦把我們培育成人。同樣作為一名企業(yè)的員工,對誰負責,感誰的恩,絕不是個人之間的禮尚往來,必須站在公司這個層面來思考和回答。我們在“孝立人生”學習到的感恩詞“感謝天地的恩賜,感謝父母的養(yǎng)育,感謝領(lǐng)導的栽培,感謝老師的教誨”。毋庸置疑,感恩公司、報效公司,忠誠履行責任,同心同德,全心全意,這是永遠不變的公司魂魄,是公司傳承發(fā)展的血脈,也是做為企業(yè)一員的我們的處事根本。因為個人的進步、理想愿望的實現(xiàn),并不只是單獨依靠個人努力或是某一個人的幫助就能成功,這一切的關(guān)鍵離不開組織的培養(yǎng)與信任。
感恩于組織,是一種大恩回報。“知大恩者,才有大境界,才不會忘其根本;知大恩者,才有大作為,必以其堅韌不拔之志畢其一生干事業(yè),才會作出大貢獻;知大恩者,才有大智慧,才會在危急緊要關(guān)頭多一些正氣,多一些責任,多一些慷慨,少一些依賴,少一些顧慮,少一些羈絆”。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論是什么時候,也不論做什么工作,我們都要始終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那就是我們?yōu)橹畩^斗的工作平臺是公司提供的,工作責任是公司賦予的,對外所展現(xiàn)的一言一行其所代表的是企業(yè),而不是自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都更需要“謹言慎行”!以當?shù)闷鹌髽I(yè)對自我的信任。
在實際工作中,在現(xiàn)實生活中常常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我們都會或多或少的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難、問題,如遭受挫折,被人誤解,受到批評等等,當時是滿腹的委屈,很多時候會心情煩躁、抱怨、甚至怨恨,糾結(jié)成一小段暫時無法逾越的障礙。而解決這些問題,離不開領(lǐng)導教誨、同事們的互相支持與配合,離不開身邊親人們的支持與理解。學會心懷感恩,就會減少很多憤怒,也只有心懷感恩,人才會真正快樂起來;若一個人就只有怨恨,心情自然好不起來,而心情不好的情況下,工作的推進及完成相信也很難達到滿意效果。人只有在經(jīng)歷了歲月的洗禮后才會逐漸的走向成熟睿智。
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chuàng)造,一顆感恩的心需要生活來滋養(yǎng)。常懷感恩心,一生無憾事。
感謝公司給了我們一個提升自我思想、拓展思路的機會。讓我們重新認識了孝與感恩,讓我們一起用孝心與感恩之心,收獲別樣的人生!
孝經(jīng)感悟與心得體會篇七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古人說的“孝、悌、忠、義、禮、義、廉、恥”這八德,孝排在第一位,可見“孝”對于我們每個人都是十分重要的東西,所以,“孝”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必須做到的。
《孝經(jīng)》,經(jīng)過孔子和弟子曾參之間的對話,精要地闡述了儒家對孝道的見解,認為孝才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一切教化得以推行的關(guān)鍵。
《孝經(jīng)》說“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讓我明白一個人的軀體、四肢、毛發(fā),皮膚,都繼承父母,要好好愛惜,不要隨意毀傷,這是孝行的起點。這句話令我感動。還記得在我我四歲的時候,有一次我玩喜洋洋(就是一元一次的'那種搖搖車),一不細心從一米多高的地方摔了下來,我一向哭,媽媽問我是不是很疼啊。我說:“媽媽,胳膊刷壞了,讓您擔心,我才哭的呢?!眿寢寭е抑闭f我是個孝順懂事的好孩子。
對??!爸爸媽媽把我養(yǎng)大,費了多少心血啊,我們要是不孝順父母的話,就是大逆不道!所以,我出去吃飯的時候,總是給媽媽碗里夾肉,媽媽直說我長大了;平時,我也做家務(wù),去買早餐讓大人吃,晚上放學去買饅頭。讓爸爸媽媽多休息;我還早起晚睡,好好學習,不要因為貪玩耽誤功課讓父母擔心。
《孝經(jīng)》是孔老夫子留給我們的瑰寶,從《開宗名義章》起,共18章,講了孝的功能、孝的本質(zhì)、孝的資料,講了從天子到庶人盡孝的標準,講了以孝治天下的原理等等。我喜歡孔子,孔子的覺悟很高,我也想穿越到孔子時代,過一把當孔子弟子的癮。我的好朋友ai博士有一臺時空機,我請求他讓我穿越到孔子時代,ai博士二話不說就同意啦!
孔子弟子三千,有七十二位杰出的弟子,我拜孔子為師后,老夫子把我收為他的第521位弟子。之后,我刻苦鉆研《孝經(jīng)》,成了他得意弟子的第73名,叫小白。在當時,我是世界第二孝。(因為閔子騫比我還孝順)??墒?,好景不常。ai博士的時空機只能在時空隧道里呆一天(相當于24年)。所以,我又穿越回來了??墒切⒌酪呀?jīng)在我的心中生根發(fā)芽了,直到今日,我在生活中還是很孝順父母。
總之,孝是德行根本,我們必須要孝順父母,做善事,才能做大事。
孝經(jīng)感悟與心得體會篇八
盡你的能力,影響身邊的孩子,先喚醒沉睡在他們身上的自尊自重自愛,才可能讓他們的心觸摸到“陽光”“感恩”“寬容”等等美好的詞兒,而只有他們懷揣這些詞兒了,才會萌發(fā)出對自己對生活蓬勃的熱愛!
我找到了那個孩子:“班主任傷害了你,你恨她?”沒有。他回答得很干脆。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或惡,總得事出有因吧?我追問,“跟老師有點小矛盾?”沒事干,好玩。他一副敢作敢當?shù)膭C然,將我的心又狠狠地砸了一個坑,比聽同事轉(zhuǎn)述時更厲害。
我努力使自己平復(fù)下來,繼續(xù)跟他溝通?!澳隳菢訉Υ蠋煹氖痔祝雌饋硎鞘痔?,其實傷害的是老師的感情……如果你一進教室,發(fā)現(xiàn)自己的書包公然被同學們踢來踢去,甚至踩得臟兮兮,你會怎么樣?你可能會很傷心甚至很憤怒,就像踢你自己一樣。”他低下了頭,用腳在地上劃拉著。我繼續(xù)說,“你的書包跟老師的手套從根本上講是一樣的……因為你的那個舉動,老師批評你甚至打你倆耳光,都是正常的,那就叫‘自取其辱’,——你不尊重別人,自然得不到對方的尊重……”
后來事情發(fā)展得有點狗血,家長死死抓住“打了孩子一巴掌”這一點大鬧,并要求處分老師。不難想象,那孩子被我苦口婆心說得低下去的頭又會高昂起來。
我知道,我無力改變社會的種種畸形,無法影響有些孩子身后的家庭,只能拼力來喚醒孩子自身沉睡著的美好。我也知道自己沒有金剛鉆,卻還是見瓷器活就想試試。我堅信,沒有孩子生來就是破罐子,也一定還有些孩子在危機四伏的原生家庭里很小心地保護著自己的潔凈與良善,等著自己有能力了盡快逃離。
“老師”這個身份很沉重,教書育人不能只劃定在自己所帶的班級里。盡你的能力,影響身邊的孩子,先喚醒沉睡在他們身上的自尊自重自愛,才可能讓他們的心觸摸到“陽光”“感恩”“寬容”等等美好的詞兒,而只有他們懷揣這些詞兒了,才會萌發(fā)出對自己對生活蓬勃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