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仲夏夜之夢讀書筆記篇一
《仲夏夜之夢》以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故事開了頭。美貌的赫米婭愛上了拉山德,卻違背了父親的安排。按照當時雅典的法律,女兒若拒絕服從父親的安排,那等待她的要么是死刑的審判,要么就是做一名修道女孤寂一生。在必須做出決定的那夜,赫米婭和拉山德決定私奔,他們認為只要逃離雅典城,就不用再受雅典律法的約束。在逃離雅典城的那片森林中,精靈給睡著的男女們滴了有魔力的花汁,不可思議的事情發(fā)生了……所發(fā)生的一切,在仲夏夜,在森林中,如同夢幻般倏忽而至,又翩然離去,卻最終成就了兩對戀人的愛情。
如此荒誕的一個故事,為什么還能成為莎士比亞四大喜劇之一?為什么還能歷經時間的篩選而成為經典流傳了下來?我試圖奉上我的答案:林中精靈迫克充滿魔力的語言。
林中精靈在入睡男女的眼皮上滴了“愛懶花”的花汁,他們醒來之后就如同被施了魔法般,毫無緣由地愛上了睜開眼睛第一眼看到的事物。而莎士比亞筆下的句子,也如同被莎翁施了魔法一般,隨處可見的奇思妙想,隨時感到的出乎意料,讓語言充滿了魔力。
仲夏夜之夢讀書筆記篇二
我特意去搜了它的英文名:a midsummer nights dream。不知為何,讀起來沒有那么美。
關于夏夜,我想起辛棄疾的詩:“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寥寥幾句,寫了清風明月、鵲驚蟬鳴。一閉眼,仿佛聽到稻香與蛙聲,寧靜的夏夜在腦海浮現,這首詩就像一幅畫。
這些文字,在莎翁的筆下,仿佛都有了魔力,如同辛棄疾的詩,美麗如畫。《仲夏夜之夢》在后世激發(fā)了很多畫家的創(chuàng)作靈感。喬舒亞。雷諾茲和弗朗西斯。丹比等畫家的畫作里,調皮的小精靈,月光下起舞的仙人,看著美輪美奐,就像莎士比亞的文字所表達的一樣。
由此說來,文學與繪畫、甚至與音樂,都有相通之處,因為他們都在追求與表達“美”的意境——這一點可能跨越文化,也不限地域。
最后說一說,《仲夏夜之夢》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劇中劇。
說起這伙人的表演,你可以說愚蠢,也可以說質樸。公爵府里掌管戲劇的官員說,“全劇之中,沒有一個字用得恰當,沒有一個演員支配得恰如其分,那本戲很悲哀”。具體的表演我就不贅述了,總之是笨拙好笑的表演。
這出戲讓我想起,最近在論壇上看到一話題:你人生中有哪些沉痛的領悟?有網友留言:“如果別人說,飯就做好了,等下在這吃。千萬別當真,人家只是客套一下?!庇腥嘶貜退骸跋雴枂?,在懂得這個道理之前,你已經在別人家吃了多少飯?”這些網友真是皮,把我看樂了。
而這一戲謔的劇中劇,也給了我這樣類似的歡樂。我喜歡看到,沉重的話題被無厘頭化解。公爵想必也有同感,他說,“這出粗劣的戲劇卻使我們不覺間打發(fā)了冗長的時間”。
莎士比亞的劇我看過幾部,目前最愛《仲夏夜之夢》,喜歡其浪漫與戲謔,喜歡她“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美。
仲夏夜之夢讀書筆記篇三
莎士比亞是人類歷史上非常有份量的作家,對于莎翁的作品之前也讀過不少,這本《仲夏夜之夢》是朋友強烈推薦給我的,讀完以后讓我感受非常多。在我們的印象中莎翁的悲劇作品非常有名,《仲夏夜之夢》是莎翁青春時代創(chuàng)作的喜劇作品。趁著有空偷偷看了一下這部作品。
我喜歡莎士比亞的文字,《仲夏夜之夢》的故事情節(jié)安排很好,故事講的時古希臘時期,兩個男青年,拉山德、狄米特律斯,他們同時愛上了女青年赫米婭,可是赫米婭只喜歡拉山德,她的好友海麗娜又喜歡狄米特律斯。赫米婭為了反對包辦婚姻和情人私奔,來到了約定的森林中,海麗娜也將這個消息告訴了狄米特律斯他們一起來到了森林。
在森林里有一對仙王和仙后和一直小精靈。小精靈有一種魔汁,如果這種魔汁滴到睡的人的眼睛的時候,無論男女,醒來的人都會愛上他。后來魔汁地道了拉山德的眼睛上,看醒來看到的時誤闖進來的海麗娜,他瘋狂愛上海麗娜。而狄米特律斯醒來的時候一眼也是看見被精靈引來的海麗娜。這樣兩個男人都愛上了海麗娜。
這樣的情況讓有人非常驚喜,有人非常傷心。
不過最后小精靈知道實情后解除了魔法,最后大團圓解決。兩對戀人也在同一天舉行婚禮。
《仲夏夜之夢》是一部集中體現文藝復興精神和人文主義思想的喜劇。赫米婭為了真愛與父親的包辦婚姻頑強抗爭,莎士比亞通過對古希臘人物感情的描寫反映出資產階級新女性爭取自由戀愛和婚姻自主的權力,并通過現實情感與魔法森林的對比以及現實人物與森林仙王的共存,表達了人與人平等相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人文主義理想。
《仲夏夜之夢》有些光怪陸離。卻不會讓人無法接受,我強烈推薦莎翁的這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