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射雕英雄傳讀后感篇一
小時候便已經(jīng)把根據(jù)金庸老先生所著書籍翻拍的電影看了個七七八八,《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神雕俠侶》等電視劇皆讓我十分著迷,但卻從來沒有看過同樣經(jīng)典的《射雕英雄傳》,于是去圖書館借閱此書暢讀一番,閱后感想頗多。
讀完之后深感《射雕英雄傳》這本書像一瓶醇厚的老酒,初嘗略感無趣,仔細讀下去興趣漸增。
《射雕英雄傳》的一大特色就是與歷史緊緊相扣,重現(xiàn)愛國情懷、俠義江湖的時代、北宋末期南宋起始,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彎弓射大雕的情節(jié)讓人心胸開暢;有軟弱無能的南宋朝廷,有咄咄逼人的金國勢力,混亂的局勢,英雄輩出,是一個精彩絕倫的故事背景,讓人驚嘆不已。
前段時間被《明朝那些事兒》引起了對歷史濃厚的興趣與求知欲,如今再次品讀武俠與歷史相結(jié)合的書籍著實令人興奮,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讀完后倍感舒暢,書中的每個人物都刻畫的極其生動。
書中每個人都具有著兩面性,和現(xiàn)實生活也相當吻合。桃花島島主雖手段毒辣,愛遷罪于旁人,但也大體上明是非,重視親情,視女兒黃蓉為珍寶,愛護自己的門徒。歐陽鋒算是一個典型的反面人物,但也有可愛的一面,書中有幾處對歐陽鋒武俠宗師之風的描寫也令我暗贊不已。
然而書中人物形象刻畫的最為生動的私以為是楊康(完顏康)。我在這里舉一個楊康和完顏洪烈的例子,試想如果有人突然告訴你養(yǎng)了你十八年的人不是你的親爹,你的親爹現(xiàn)在回來了,讓你認親。你什么感受(重點是你的一直不知道養(yǎng)你的人不是親的但還對你特別好就像親的一樣,如果是我會更愛那個養(yǎng)了我18年的人吧)當然了得知養(yǎng)父是怎么把母子倆弄過來的那就是另一碼事了,楊康在歸云莊得知真相后憤恨交加,立誓報仇(誓不能多立,不幸言中)。他與郭靖結(jié)拜確實出于真心。到了寶祠堂,“父子”相見,撥刀相向。楊康用匕首指著他,他伸手將匕首推入自己胸膛,手上傷疤讓楊康想起虎口救子一事,心理防線徹底擊破~“我一生最激動的時刻,是你出生的那一天。整個王府充滿了喜氣。我,完顏洪烈,終于有兒子了……”看到這里我捫心自問,雖然書中的主流聲音(正面人物的說法)極力要求楊康為生父報仇,但擱到我身上恐怕也是更對養(yǎng)父具有感情甚至親情。
我想每個人身上都有兩面性,我自身也具有壞的一面與善的一面,我們不必過多苛責自己,只要大體上是在向一個正確的方向走著,不愧于內(nèi)心便可,我不高尚,但一直在追求高尚。
射雕英雄傳讀后感篇二
上周日閑來無事,也看厭了論文材料,欲找書解悶。想來還有甚么比金庸小說讀來更能打發(fā)時間的?當即在圖書館尋了《射雕英雄傳》,結(jié)果一連四天,一口氣讀完了三卷。眼看這一周竟要一事無成,空耗在書中。恰逢館中新版的最后第四卷已被人借走,歸期尚久,而舊版書頁泛黃破舊,下不去手,便給自己放幾天假罷。
誰料周五對著電腦,竟心思煩悶、精神混沌,一整天就草草過去了。今日起個大早,徑直奔去書架,管他新版舊版,撿來一通亂讀,方覺心頭大爽。細細算來,拋去瑣事雜務,竟是一日一卷,全然不似看論文時的水磨工夫。忽然想起父母當年沉迷金庸的事跡云云,心道這書果然法力無邊,直教人陷進去。
當然讀起書來也不全是快活,甚至是煩擾為多。凡遇郭靖傻里傻氣、橫沖莽撞,縱使一片赤子之心,也要怪他三分。再到好人得勢時卻優(yōu)柔寡斷,壞人趁機會便痛下殺手,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最怕看到一邊是至親,一邊是師父,卻因一言不合而大打出手,個中誤會冤情,越發(fā)成了死結(jié)。想來這些都是情節(jié)設計,本也不必計較,然而多日相伴,早已與書中人同喜同悲,更兼上帝視角,有苦卻說不出。只恨不能親臨當場,化解了各番危機。排遣之法,唯有強迫自己放下書,散步一會,接水放水,心平氣和再來讀罷。
是以說金庸著實厲害:書中出場人物一雙手一雙腳便數(shù)得過來,武功也一個勝似一個,卻被編排了種種恩怨情仇,難解難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因緣際會之下,嘗遍人間滋味。書中說天地是熔爐,人來世上走一遭自要遭受磨礪。依我看,金庸的筆才是熔爐,書中人和讀者都要乖乖受此劫難。
因此種種,書中最令我喜愛的,唯黃蓉是也。不僅機靈狡黠,還生得一副水晶心肝兒,和其余粗糙武人大大不同。眼珠一轉(zhuǎn),計謀要比十個她爹還厲害;心念一轉(zhuǎn),便原諒了呆子郭靖的癡傻癥狀(我也跟著原諒了)。對大反派西毒歐陽鋒,也不喜愛也不惱恨;對不著調(diào)的老頑童周伯通,是又喜愛又惱恨。江湖上若少了他們?nèi)?,空剩一群滿嘴江湖道義、只知論資排輩、熱衷喊打喊殺的“英雄”,又有甚么樂趣!
再來說英雄。后記中說,“《射雕英雄傳》所頌揚的英雄,是質(zhì)樸厚道的平民郭靖,而不是滅國無數(shù)的成吉思汗”,文中也借全真派丘處機之口點評了東邪西毒南帝北丐,首推行俠仗義、扶危濟困的洪七公。這些評價看似論據(jù)充實,卻都逃不出儒家“仁、恕、誠、孝”的框架之中。饒是厲害如蒙古鐵騎、金庸妙筆,也都隱隱中沿襲了正統(tǒng)。
書讀罷,找了些分析文章來看,卻覺味同嚼蠟。想來讀此書本為圖一樂兒,解個悶兒,又何必分析來分析去?和小學時最討厭的“賞析文章主旨”又有何分別?寫到這里,又覺得自己這一整篇東西不也算枉費口舌么?當下心里施展出了周伯通的左右互搏之術(shù),好不熱鬧。然而興至提筆,總要盡興而歸,略作記錄,權(quán)當胡侃。
射雕英雄傳讀后感篇三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可不是一般的詩句,而是包括了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先生的全部作品。其中,我百看不厭的非《射雕英雄傳》莫屬。
這部長達四卷的經(jīng)典武俠小說,以宋末元初為歷史背景,在刀光劍影中展現(xiàn)了國仇家恨、俠骨柔情:風雪之夜,郭、楊兩家慘遭橫禍、家破人亡。江南七怪萬里追蹤,深入大漠,悉心教導天資愚笨的郭靖。18年后,郭靖奉師命南下,與黃蓉一見如故,進而遍識天下武林高人,使得郭靖的武功、心志、人品不斷與時俱進,終于成了一個為國為民、悲天憫人的俠之大者。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我看了不少,但我最敬佩的人物卻是射雕英雄——郭靖。幼年的郭靖純樸憨厚、木訥愚鈍,小時候被稱為“傻子”,就連他的啟蒙老師江南七怪都曾經(jīng)教得心灰意冷??珊髞硭麉s成了一位擁有蓋世武功的大俠,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郭靖的成長史吧!不受鐵木真手下的威逼利誘,救下哲別,學會了哲別一箭雙雕的本領(lǐng);用善良的心打動了北丐洪七公,使洪七公傾囊相授“降龍十八掌”;因不嫌棄老頑童的瘋癲,從而獲得了老頑童的好感,學會了“雙手互搏術(shù)”;在危急關(guān)頭,救下了南帝,領(lǐng)悟了“九陰真經(jīng)”;又無數(shù)次與西毒拼死搏擊,煉就了一副俠肝義膽。報殺父深仇,消師門積怨,奪《武穆遺書》,率大軍西征;上華山論劍,救襄陽國難,質(zhì)詢成吉思汗何謂英雄……誰敢譏笑北俠郭靖是“傻子”,是愚鈍之人,實乃大智若愚的真英雄也!
這本書中,《錦囊密令》一章最讓我感動。這個章節(jié)講述了郭靖與母親因拆開成吉思汗南下攻宋的密令被抓。當成吉思汗逼迫郭靖進入兩難之地時,母親教導郭靖:“人生百年,轉(zhuǎn)眼即過,生死有什么大不了?只要一生行事無愧于心,也就不枉了在這人世走一遭。倘若別人負了我們,也不必念他過惡?!闭f完,母親便自盡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他們?yōu)榈恼遣回搰?、不負民族的大義!
真正的大俠當如郭靖,腳踏實地,先好好做人,才能好好做事!
射雕英雄傳讀后感篇四
金庸本名查良鏞,浙江海定人。曾任報社記者、翻譯、編輯,電影公司編劇、導演等。先后撰寫武俠小說十五部。他的作品集有英法意等十幾種譯本。
初讀《射雕》以為是類比于當代的架空文,那種天馬行空,不受時空、社會等因素限制。讀后才知道,這部小說大部分的歷史背景是嚴格按照宋末元初時期的史實而作。參考了中外關(guān)于元史的11種書籍。書中附錄還概述了成吉思汗的家族背景和全真教的歷史情況。哪些地方做了篡改和添加故事情節(jié),都逐一列明。不看內(nèi)容,單看這些附錄就已對老一輩藝術(shù)家的態(tài)度肅然起敬。即使是娛樂,也不能使后人混淆歷史。這是一個真正意義的文學大家。
金庸老先生解釋小說,是寫給人看的,內(nèi)容是寫人的。寫一個人,幾個人,一群人或成千上萬的人的性格和感情。從橫面的環(huán)境中反映出來,從縱面的遭遇中反映出來,從人與人的交往中反映出來。小說是創(chuàng)造人物,創(chuàng)造出的人物與讀者心靈碰撞,你會有感情反饋出來,喜歡或者厭惡,作者都非常開心。說明這個人物已然鮮活起來。
小說是種藝術(shù)形式,藝術(shù)都蘊含著廣義的美,小說的美是文筆之美和結(jié)構(gòu)之美。
讀了《射雕》知道什么叫行云流水。文章的結(jié)構(gòu)揮灑自如。跟著作者的思路根本停不下來,自然的銜接過渡,一件又一件事情的發(fā)生,和描寫人物的轉(zhuǎn)換,就在一眨眼之間,你完全不會懷疑是不是編的,感覺事情就是應該這樣來發(fā)展。
讀這部小說的時候讓我想起了幾年前廢寢忘食看完的《盜墓筆記》,同樣也是讓人愛不釋手,但是讀后第一感覺是作者三叔一直在挖坑填坑。也很喜歡但看著很做作。兩個對比起來一個是自然天成,一個是人工開鑿。都是美女,美的感覺不一樣。
讀小說是真的爽,一直讀就一直爽。比讀其它形式的讀本過癮得多,讀這種大家的作品更是恨不得一口氣跟著作者的筆尖從頭到尾的跌宕起伏。因為是長篇小說,人物繁多,又是武林中事,所以不僅是人物內(nèi)心的描寫,拳腳相交的描述也特別多。每個厲害角色都有自己的獨門絕技,就不說上層武功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之間的打斗,單說楊康和穆念慈的比武招親,只是一場打斗非但動作場面寫得很精彩,楊康的個性也突顯得淋漓盡致。
因為作者做過編劇導演,在小說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有一些情節(jié)處理不知不覺地運用了很多戲劇體??催^《射雕》的人都知道黃蓉幫郭靖在牛家村密室療傷7天7夜的片段。因為墻上有一個洞,所以外面發(fā)生的事情他們都看得清清楚楚,這一段的描寫就是舞臺劇中的描述形式和人物調(diào)度方法,你方唱罷,我方登場。
小說的主要內(nèi)容,以郭靖這個傻小子的成長史為主線,后期是他和精靈古怪的`黃蓉產(chǎn)生感情后一起闖蕩江湖行俠仗義的所見所聞。主人公郭靖性格憨厚,天資不夠聰穎,但勤學刻苦,為了替父報仇誤打誤撞中練就了一身天下無敵的武功,當他武功蓋世時,開始對戰(zhàn)爭的殘忍,鐵木真的嗜血侵略產(chǎn)生質(zhì)疑,人生出現(xiàn)迷茫,后又被師傅洪七公以身正行的點醒,開始為了大宋保疆守土。
這部小說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他在黃蓉的幫助下守住了城池,贏了這場戰(zhàn)役,也和鐵木真進行了交心長談。但我們知道,宋朝終是滅亡了,那郭靖和黃蓉有什么樣的結(jié)局呢?作者很狡猾地說,他在《神雕俠侶》的小說里寫到了這些。關(guān)于《神雕》我連完整的電視劇都沒有看過,所以下一部就要繼續(xù)和金庸老先生一起行俠仗義,快意恩仇了。
小說里有一部《九陰真經(jīng)》算是從頭至尾的實物線索,其中有一段重要的心經(jīng)全是漢字卻怎么也讀不懂,后來說是梵文,由南帝一燈大師的師弟翻譯出來的。
作者并不是自己杜撰的這個情節(jié),而是他讀書的時候親自讀過一本書。這本書非常難得。名字叫作《忙豁化紐察脫必赤顏》,名副其實是一本有字天書。經(jīng)過全世界數(shù)不盡的學者研究。終于解開了整部書的內(nèi)容,“忙豁化”就是蒙語中的“蒙古”,“紐察”就是”秘密“,”脫必赤顏“是”總籍“,所以這本書就是《蒙古秘史》。此書保存在元朝皇宮之中,是蒙古皇室的秘典,絕不外傳,因為當時蒙古還沒有文字,所以此書最早應該是漢音直接撰寫的。它后來經(jīng)過很多學者先翻譯成古蒙語,再譯成現(xiàn)代蒙語,最后才又翻譯成漢字的。所以這么一本書寫的時候就不容易,永樂大典能夠把它收錄又是極大的不易,最后還要經(jīng)過層層翻譯而后我們才可以讀懂。感覺不讀一下,都對不起和這本書有關(guān)的許許多多的人。
我一直覺得讀書是一種光明正大地剽竊別人知識的行為,且越竊取越快樂。讀書使我快樂,我需要一直快樂!
射雕英雄傳讀后感篇五
《射雕英雄傳》里面塑造了許多人物形象,有狡猾奸詐的歐陽峰,有認賊作父的楊康,有行俠仗義的江南七怪,有貪吃美食的洪七公,有慈悲為懷的一燈大師,有兇殘成性的梅超風和陳玄風……每一個人物形象都是那么的栩栩如生。
首先,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男女主人公——郭靖和黃蓉。郭靖雖然有些愣頭愣腦、不善言辭,但是他純樸善良,能吃苦,并且有一顆愛國的心。郭靖在各類武林高手的指導下,武功越來越厲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洪七公教的“降龍十八掌”,這和郭靖剛正的性格正好吻合,使郭靖這個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而女主人公黃蓉,聰明伶俐,活潑可愛,能燒一手好菜,還有一肚子的鬼點子。
郭靖和黃蓉的師傅洪七公在眾多武功高手中,是天下五大武功高手之一的存在??蛇@位堂堂的丐幫幫主卻有一個改不掉的毛病——貪吃。而另一位高手周伯通,是個不折不扣的老頑童。他雖然年紀已大,但依然像個小孩子一樣喜怒無常,好奇貪玩。但這位老頑童也是武功一流,還自創(chuàng)了一套無敵武功:左右互搏,讓我甚是敬佩。
書中最精彩的一段是在桃花島上。島上的主人名叫黃藥師,是黃蓉的父親,島上種滿了桃花,整個島被一片粉色籠罩著,景色如夢幻中的仙境一般,神神秘秘,令人如癡如醉,黃蓉就在這猶如仙境的地方長大。這一天,郭靖和歐陽克爭著要娶黃蓉,便展開了一次妙趣橫生的“比武招親”。別看郭靖樣子呆呆傻傻的,連話都不會說,但他的武功水平卻不錯,仗著他扎實的武功,連勝四局,把歐陽克打得是落花流水,真是大快人心!郭靖從而也贏得了黃蓉的喜愛,結(jié)為夫妻,生兒育女。
在蒙古和宋軍交鋒時,郭靖夫婦領(lǐng)兵保家衛(wèi)國,憑著他的勇敢,堅持的精神,將金兵打得節(jié)節(jié)敗退。金兵已然大傷元氣,無力南攻,襄陽城得以保太平。
作者金庸筆下的眾位高手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講誠信,就算是歐陽鋒這樣的大壞蛋,答應過的事也從來不反悔。再看看今天的社會,到處是詐騙、偽造,和書中的人物真是不好比,真是時代變了,人也變了。所以,我們也要像小說里的人物一樣,好好做人,講誠信。
射雕英雄傳讀后感篇六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做【射雕英雄傳】。它是我國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先生寫的。我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我對那本書的喜愛。盡管那本書已經(jīng)很破舊了。
主人公郭靖的父親郭嘯天被一個名叫段天德的壞人害死了。郭靖的母親帶著他四處奔波,被成吉思汗收留。郭靖開始學武的時候,他的師父是被稱為江南七怪的七個英雄好漢。但郭靖資質(zhì)太差,練武功總是練不會。后來丐幫幫主洪七公教他聞名天下的掌法降龍十八掌,自此武功大增。又學會了周伯通可以雙手互搏的左右互搏術(shù),年紀輕輕就成了武林高手。郭靖也為成吉思汗立下了汗馬功勞,被蒙古人成為金刀駙馬??墒撬⒉幌矚g成吉思汗的女兒華箏,心里只有黃蓉一個人,最后終于和黃蓉在一起。
郭靖為人很具有正義感,喜歡幫助別人。這一方面我一定要向他學習,樂于助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話說的一點也不錯。郭靖父親郭嘯天結(jié)拜兄弟楊鐵心的兒子楊康,因為他母親無以為楊鐵心死了。被金國王子完顏洪烈所收留,并且做了王妃。楊康也順理成章的做了小王爺。最后知道真相并沒有改過,所以最后不行慘死。
勤能補拙。郭靖雖然資質(zhì)很差,但是他練武勤奮,有著比別人多付出的精神。所以最終武功很高,成為了金刀駙馬。
郭靖的妻子黃蓉很聰明,總是在郭靖危難時想出法子幫助他??梢哉f黃蓉是郭靖心愛的人,更是他的軍師。我們也要向黃蓉一樣,要多動一動自己的腦子。
射雕英雄傳讀后感篇七
一口氣讀完《射雕英雄傳》,我忍不住羨慕起了郭靖,“郭靖那么笨,卻傻人有傻福,真不公平!”
媽媽笑著說:“老天會愛‘笨小孩’,就像現(xiàn)在的人特別喜歡農(nóng)民家養(yǎng)的雞、產(chǎn)的蛋……并把它們稱為笨雞、笨蛋,不僅它們營養(yǎng)又美味,而且無任何生長激素,安全無毒、品質(zhì)好,讓人放心。你打開書再仔細瞧瞧,郭靖就是因為人品好,才會得到命運之神的如此青睞?!比似泛??我?guī)е苫笥址鹆藭嫒绱恕?/p>
郭靖的師傅江南七怪、洪七公都曾稱贊郭靖人品好,因為郭靖不管對什么人都忠厚老實、守信、有責任心,不貪心、不占先、不愛出風頭……書中第五回寫道,鐵木真稱贊郭靖能“一箭雙雕”,郭靖卻不掩師父哲別之功,如實答道:“是哲別師傅教我的?!蔽覀兿耄绻赴压Ψ蛉珨堅谧约侯^上,那么就能得到全部的獎賞,何樂而不為呢?但郭靖沒有,反而飲水思源,知恩圖報,哲別在一旁聽了甚感欣慰,又如何不喜出望外?從此對郭靖更加關(guān)愛。全金發(fā)、周伯通在教授郭靖武功真經(jīng)時,都因受不了他的笨,對他又打又罵。但郭靖不但不記仇頂撞,反而還道歉:“我不聰明,對不起!”弄得兩人反而內(nèi)疚不已,對他產(chǎn)生了憐惜之心。
書中第十二回當黃蓉死皮賴臉纏著洪七公教郭靖降龍十八掌余下來的三招時,因為洪七公有約在先,不能多教,郭靖遵守約定,覺得自己笨,只埋頭苦練前面十五招,一點都不貪心,還擔心“貪多嚼不爛”“欲速則不達”,因此根基反而練得扎實。雖然郭靖很笨,他也有自知之明,當聰明的黃蓉沉思時,他一聲都不敢出,生怕打擾她。但郭靖也是個有原則的人,當碰到他“俠義”的底線時,任何人都要吃他的“閉門羹”。在二十一回中,當西毒歐陽鋒正用力推開壓在他侄兒腿上的巨石時,郭靖拒絕了黃蓉從其背后襲擊的鬼點子,光明磊落,不乘人之危,多次放過了歐陽鋒的性命。正應和了老子《道德經(jīng)》中的“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最后第三十七回,歐陽鋒因為沒能履行“不許強迫黃蓉教他《九陰真經(jīng)》”的承諾,見了郭靖羞愧得掉頭就跑。經(jīng)常出爾反爾的歐陽鋒這次也不自覺地守起了信用,不得不說郭靖人品高啊。以德服人者勝!
“敏于行,訥于言”,肯吃苦,不怕吃虧,郭靖笨笨的外表下藏著一顆大大的“善”,像一股暖流,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他們在接受他的同時,也不自覺地釋放著愛,形成了一個“善”的循環(huán)。所以郭靖才能得到高人指點,貴人相助,再加上小人監(jiān)督和自我的不懈奮斗,“得道者多助”,更何況他“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始終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終于成為了一代大俠。
看完這本書,我明白了人要胸懷大志,而且要腳踏實地,不僅需要膽識,更需要很好的人品,這樣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射雕英雄傳讀后感篇八
曾經(jīng)鐘情的是鐵木真草原英雄的豪情,五絕卓絕的武功和郭黃二人極其互補的'性格以及這些性格衍生出的奇妙的感情,固然現(xiàn)在依然覺得這些東西是射雕出彩的地方,但是如果只有這些,射雕只是把奇幻的武和美麗的際遇引入歷史而已了。
蒙古人尚武,鐵木真戎馬一生,開創(chuàng)了一個時代,將武字發(fā)揮到了極致;五絕華山論劍,爭奪天下第一,各趁雄才,獨步武林,被世人稱為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何等卓絕的武;憨厚木訥的靖哥哥遇上機靈俏皮的蓉兒,沒有一字一句說他們相愛,但是卻沒有一言一行不在表現(xiàn)這是何等卓絕的愛。
但是僅此而已,這是我以前所愛的射雕。何謂“武俠”,主體為俠,武只是讓俠更具觀賞性而已,何又謂“俠”,主體為人,但是一個“俠”字給予人的修飾卻遠遠超越了觀賞性的范疇。
射雕中的“俠”的精神我覺得可以總結(jié)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義之所在”的“俠”;第二層次是“為國為民”的“俠”。
金庸在射雕之中從不亂用俠字這個稱呼,縱然武功高如五絕,卻并沒有出現(xiàn)黃大俠、歐陽大俠這些稱呼,反之一個相對而言武功低微的人物卻被冠以大俠的稱呼—柯鎮(zhèn)惡。只為一個承諾,帶領(lǐng)江南七怪遠走大漠,一去十年尋找郭家后人;為人向來不卑不亢,一諾千金,不枉連洪七公都要稱呼一句柯大俠,洪七公何等武林地位,用不著在語言上巴結(jié)任何人,無論黃老邪還是老毒物,一向直呼其號,但是這里一句柯大俠卻足以顯示出柯鎮(zhèn)惡在他眼中確實配得上一個俠字。這就是“義之所在”的俠,大俠并不都需要玉樹臨風、高大威猛,亦不需要卓絕的武功,完美的大俠的形象只是一群凡夫俗子一廂情愿的想法罷了。郭靖正直有原則的性格,一方面是母親的教育,一方面是蒙古人性情的熏陶,還有一方面則是童年能拜柯鎮(zhèn)惡為師,對于幼年喪父的他來說,同時扮演嚴師和慈父角色的柯鎮(zhèn)惡的出現(xiàn)實屬一大幸事。
五絕之中,論武功則王重陽略勝一籌,論綜合見識黃藥師無人能及,洪七公除了丐幫幫主這個名頭,似乎并不是那么搶眼,甚至不如歐陽鋒的毒辣更能給人比較深的印象。然而最后在華山論劍,裘千仞對著眾人說如果誰平生從來沒有殺過一個好人,從來沒有做過一件虧心事,他就引頸就死,絕不皺眉,這句話說完,黃藥師沉默了,段智興沉默了,郭靖黃蓉都沉默了,似乎眾人皆為罪人,故再無資格互相指責對方的過錯。此時洪七公一句“老叫化一生殺過二百三十一人,這二百三十一人個個都是惡徒,若非貪污吏、土豪惡霸,就是大奸大惡,負義薄幸之輩,我們丐幫查得清清楚楚、證據(jù)確實,一個查過,二人再查,決無冤枉,老叫化這才殺他。老叫化貪飲貪食,小事糊涂,可是生平從來沒錯殺過一個好人,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人”,說的裘千仞羞愧難當,再無力反駁??吹竭@里只覺血氣上涌,不禁叫好。一直覺得武功是殺人的伎倆,這是任何美好的說辭也無法遮蓋的事實,但是在洪七公這樣為國為民的俠氣面前,一字一句的力度,讓眾人感覺只要做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國家和人民,就再也不會有困惑。這樣的豪氣,這樣的俠氣,五絕之中無人能及。五絕都有卓絕的個人魅力,但我獨愛洪七公。郭靖幼年從師義之所在的俠,青年則逐漸增添了為國為民的俠,所以注定了他一定會是一個人物。
射雕是金庸第一部寫出自己特色的武俠,將歷史、各種奇幻的武功和俠義完美的結(jié)合在一起,讓人感覺很飽滿,真的回味無窮。金庸自己則是第三層次的“俠”,因為他讓“俠”更成為了一種信仰,這是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