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詩經(jīng)讀書心得篇一
“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生存的社會條件下,聳立著由不同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觀構(gòu)成的上層建筑。”在《詩經(jīng)》產(chǎn)生的年代,我們的先人在自然條件相當艱苦的黃河流域以宗法制度為核心建立起一個農(nóng)業(yè)社會。這個社會為了生存發(fā)展,需要強大的集體力量,需要內(nèi)部秩序的穩(wěn)定與和諧,而相應地需要抑制其社會成員的個性自由和與之相聯(lián)系的浪漫幻想。正是在這種“生存的社會條件下”,形成了《詩經(jīng)》的思想和藝術(shù)特色。并且,由于中國——尤其中原社會的基本特點維持甚久,作為中國文學重要起點、又被奉為儒家經(jīng)典的《詩經(jīng)》,其特色對于后代文學的影響,也就非常之深遠。
《詩經(jīng)》是以抒情詩為主流的。除了《大雅》中的史詩和《小雅》、《國風》中的個別篇章外,《詩經(jīng)》中幾乎完全是抒情詩。而且,從詩歌藝術(shù)的成熟程度來看,抒情詩所達到的水準,也明顯高于敘事詩。而與《詩經(jīng)》大體屬于同時代的古希臘的荷馬史詩,卻完全是敘事詩。正如荷馬史詩奠定了西方文學以敘事傳統(tǒng)為主的發(fā)展方向,《詩經(jīng)》也奠定了中國文學以抒情傳統(tǒng)為主的發(fā)展方向。以后的中國詩歌,大都是抒情詩;而且,以抒情詩為主的詩歌,又成為中國文學的主要樣式。
《詩經(jīng)》里大量運用了賦、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加強了作品的形象性,獲得了良好的藝術(shù)效果。所謂“賦”,用朱熹《詩集傳》的解釋,是“敷陳其事而直言之”。這包括一般陳述和鋪排陳述兩種情況。大體在《國風》中,除《七月》等個別例子,用鋪排陳述的較少;大、小《雅》中,尤其是史詩,鋪陳的場面較多。漢代辭賦的基本特征就是大量鋪陳。雖然從《詩經(jīng)》到漢賦還間隔許多環(huán)節(jié),但說其原始的因素源于《詩經(jīng)》,也未嘗不可?!氨取?,用朱熹的解釋,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对娊?jīng)》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變化。如《氓》用桑樹從繁茂到凋落的變化來比喻愛情的盛衰;《鶴鳴》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來比喻治國要用賢人;《碩人》連續(xù)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膚,“瓠犀”喻美人之齒,等等,都是《詩經(jīng)》中用“比”的佳例?!百x”和“比”都是一切詩歌中最基本的表現(xiàn)手法,而“興”則是《詩經(jīng)》乃至中國詩歌中比較獨特的手法?!芭d”字的本義是“起”?!对娊?jīng)》中的“興”,用朱熹的解釋,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為所詠之內(nèi)容作鋪墊。
《詩經(jīng)》表現(xiàn)出的關(guān)注現(xiàn)實的熱情、強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識、真誠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被后人概括為“風雅”精神,直接影響了后世詩人的創(chuàng)作。
總之,《詩經(jīng)》的語言形式形象生動,豐富多彩,往往能“以少總多”、“情貌無遺”(《文心雕龍·物色》)。但雅、頌與國風在語言風格上有所不同。雅、頌多數(shù)篇章運用嚴整的四言句,極少雜言,國風中雜言比較多。小雅和國風中,重章疊句運用得比較多,在大雅和頌中則比較少見。國風中用了很多語氣詞,如“兮”、“之”、“止”、“思”、“乎”、“而”、“矣”、“也”等,這些語氣詞在雅、頌中也出現(xiàn)過,但不如國風中數(shù)量眾多,富于變化。國風中對語氣詞的驅(qū)遣妙用,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性和生動性,達到了傳神的境地。雅、頌與國風在語言上這種不同的特點,反映了時代社會的變化,也反映出創(chuàng)作主體身份的差異。雅、頌多為西周時期的作品,出自貴族之手,體現(xiàn)了“雅樂”的威儀典重,國風多為春秋時期的作品,有許多采自民間,更多地體現(xiàn)了新聲的自由奔放,比較接近當時的口語。
詩經(jīng)讀書心得篇二
《詩經(jīng)。考槃》,隱逸詩的鼻祖,是謳歌士大夫的重要選擇?!?。
自古以來,文人往往走兩個極端,一個是當官。第二,仕途受挫后隱居山林,寫詩寫畫,成就較高者著書立說。“達到目標,造福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為什么只走兩個極端?因為它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因為自己的軟弱,以各種工作為恥?不,不是。看似客觀正確的問題,并不能回答中國傳統(tǒng)學者的骨氣問題。
現(xiàn)在的學者有更多的中道可以選擇:做生意、參軍、自由職業(yè)等等。這當然是時代的進步,但是傳統(tǒng)學者總是迂腐地選擇一個極端,他們用畢生的熱情去熱愛和創(chuàng)造的東西。所以其中的佼佼者,不斷登上人類某一領域的巔峰,成為不朽的大師,比如李時珍、曹雪芹,一生只寫了一本書。相比之下,當代著名藝術(shù)家頂多算個能工巧匠。
所謂“至善有德,立功次之,言第二”——,即內(nèi)圣外王,得言。內(nèi)圣立德,外王鞏俐,實際上并不能推動帝王的仕途,只有推賢之道,才能退而言之。寫書是最后一本,不是后面一本。突然明白了相聲大師馬這個簡單名字的深刻內(nèi)涵。
“窈窕淑女,君子坦蕩蕩”,“一日不見,如三秋xi”,“牽你手,與子偕老”。我常常流連于詩經(jīng)中這些醉人的詩句。《詩經(jīng)》,名為《詩》,是中國最早的詩集,被儒家列為經(jīng)典之一?!对娊?jīng)》是春秋時期編的,共305篇。詩的形式主要由四個字組成,運用賦、比、興的手法。其優(yōu)美的篇章生動,語言簡潔優(yōu)美,聲音自然和諧,充滿藝術(shù)感染力。
《詩經(jīng)》中,我們看不到古代人的孤立、愚昧、保守,應該說她的純愛、過人的智慧、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對現(xiàn)實的滿足、對未來的憧憬,完全超越了現(xiàn)代性和時空!
讀《詩經(jīng)》就夠安靜純粹了:《詩經(jīng)》語言簡單,思想簡單,沒有現(xiàn)代人的浮躁和躁動。看完《詩經(jīng)》,你會被文中的純粹所感動。當我心煩意亂的時候,看了幾章,就可以靜下心來,安心學習工作了。
讀《詩經(jīng)》就夠踏實用心了:《詩經(jīng)》教會我腳踏實地的走每一步,注意生活中的每一滴,珍惜現(xiàn)在,努力工作,堅持久了就有錢,專心學習就成功。
閱讀《詩經(jīng)》足以回歸原著:《詩經(jīng)》就像東方圣經(jīng),記錄著農(nóng)業(yè)文明最古老的輝煌?!对娊?jīng)》里的人住在離造物主最近的地方。門前的元夜、山石,都是創(chuàng)作者最原始的作品。人們聽著大自然古老的聲音和人類年輕的聲音,充滿了感激。他們遠離了充滿欲望和擴音器的現(xiàn)代生活。這正是現(xiàn)代人所缺乏的。
詩經(jīng)讀書心得篇三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這三個古國的文明早已衰落并消失,只有古中國的.文明保留了下來,并得到了發(fā)展,在經(jīng)過長期的歷史積后淀形成了今天的中華文化,因此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在這無邊的中華文化大海中,有一顆金子之重在閃閃發(fā)光,不曾黯淡,那就是——《詩經(jīng)》。
《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經(jīng)總集?,F(xiàn)存的《詩經(jīng)》共收錄詩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都春秋中葉共500余年的名歌和朝廟樂章,傳統(tǒng)上分為風、雅、頌三類。西周到春秋中葉的民風較為開放,人們一般都用詩歌直白的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情感,因此從《詩經(jīng)》中可以窺得當時的民風民情。其中最為人們所喜歡的是他的愛情詩。
《關(guān)雎》是為人們所主旨的一首詩,“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好的女子是青年的好妻子,為此青年“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結(jié)果“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輾轉(zhuǎn)反側(cè)”。這首是描述了一個男子為追求心愛美好的女子使勁渾身解數(shù),表達了男女之間最為純潔的愛情。類似表達純潔愛情的詩歌還有《靜女》、《木瓜》等,當然愛情不都是美好的,因此也有《氓》這類的怨婦詩。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歸,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這幾句詩出自《采薇》。男子很早就去戍邊守關(guān),邊關(guān)的軍旅生活是艱苦的,性命沒有保障、生活條件差這些都是其次,更為難過的是無邊無際的孤獨,在邊關(guān)沒人慰問、沒人關(guān)心、沒有家人的消息,心是空的!等到終于可以回家時,一切已經(jīng)物是人非,自己也不再年輕,心情是沉重的,開頭的幾句試形容的就是他的心情。這首詩寫出了廣大將士戍邊的辛酸。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這幾句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們都出自《鹿鳴》?!堵锅Q》是一首燕饗詩,帶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主人向嘉賓或君主表達自己的熱情和謝意,以及向人示好,暗示自己的忠誠。因此詩也是一種政治工具。
《詩經(jīng)》中還有其他主題,在此就比一一舉例列舉?!对娊?jīng)》無論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還是歷史、社會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義,是中華文化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鬃釉?jīng)說過,“不學詩,無以言”,因此教育部門應該把,《詩經(jīng)》中更多的詩歌以各種形式編入教材,讓學生們從小學習,讓他們充分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性,提高學生們的思想深度。
詩經(jīng)讀書心得篇四
《詩經(jīng)》這兩個字,仿佛呢喃出了一片青澀的蘆葦,就像泛黃的雪絨般飄飛而來。
不同于任何其他文學作品,《詩經(jīng)》以其自然、親切的風格一直吸引著讀者。其中的“思無邪”,正是反映了其自然、樸實的風格。蘆葦?shù)那酀?、純樸和自然之美就像《詩?jīng)》的寫作風格一樣,是最接近自然,最讓人感受親近的。
在《詩經(jīng)》中,有這樣一句話:“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弊x完這句話,仿佛美麗端莊的莊姜就立即出現(xiàn)在心中。她有著閉月羞花的容顏,有著“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妃黛無顏色”的神韻。讀出字句背后的含義,會驚嘆這句話的深刻與巧妙?!对娊?jīng)》將柔荑草、蝤蠐蝎、瓠犀蟲等自然元素融入人物描寫之中,展現(xiàn)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景象。
又如,“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边@句話如此妙曼,令人贊嘆不已。被這淇水淺灣處的浩蕩綠竹所吸引。綠竹挺拔不倒,強烈的.象征著有道之君。與玉石的切磋琢磨類比,突顯出君子形象的磨礪和錘煉。人與自然相融合,引發(fā)了最古老最樸實的自然之情。
在古人的世界中,他們以最親近自然的心態(tài)去接受自然,敬畏自然,贊美自然,享受自然。在《詩經(jīng)》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對自然深摯的愛戴。讀出這些秀麗的詩句,我們油然而生對自然的熱愛。相較于今天的社會,我們過于追求浮夸、功利,可能就會忘記內(nèi)心對于自然最真實的感受。
《詩經(jīng)》就像青澀的蘆葦,要真正把它理解與領略必須擁有一顆蘆葦般的心,才能真正感受到每一字每一句背后那種最確切的自然之美。
詩經(jīng)讀書心得篇五
其實印象最深的還是《蒹葭》這首歌。
“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邊……”《蒹葭》一開始給人豐富的想象,很像現(xiàn)在的朦朧詩派,朦朧,不懂什么意思,智者見智。所以幾千年來,每個人對這首詩的理解都不一樣?!耙磺€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蒹葭》也是。“任意”是誰?幾千年來,人們給出了上千個答案。
現(xiàn)在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是一個捕夢網(wǎng)?!俺跎俨慌禄ⅰ保覀冞€有激情。我們想成名成仙,我們?nèi)匀挥行判囊磺卸疾皇菃栴}。這是未來所在,也是人生最好的方向。即使每天斤斤計較每一個成績,即使感嘆功課,還是有理想的。問大家以后想做什么,很少有人不寫一個字就撓頭很久。每個人都年輕又堅強。人們會追逐自己的夢想。
但是現(xiàn)在,以后還會堅持嗎?會不會有人即使路被堵死,路被打破,也不會放棄追逐夢想?我想到了現(xiàn)在很火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終于彎成功了,也是唯一一個堅持走自己想走的路的人。我不能說堅持下去就能成功。我只能說,堅持原來的夢想,就能成功。成功的定義是什么?做自己想做的事,做出一定的成績,我感到滿足和快樂。我覺得是成功。我覺得是最理想的職業(yè)狀態(tài)。那么,堅持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生活就像一把無情的雕刻刀,改變了我們的外表。
會不會還沒開花就枯萎了?我做了一個夢。"。
很多年后的歌詞我也不想唱得有很深的共鳴。也許我唱啊唱,會流淚。我這輩子就這一次去。我當時為什么不掙扎?如果我嘗試失敗了,我仍然會感到滿意。那么,現(xiàn)在是什么?直到現(xiàn)在都不是一個美好的結(jié)局。我真的不想這樣。
我對自己說:
那么,請堅持。
詩經(jīng)讀書心得篇六
如在情人節(jié),你收到的不是玫瑰花,而是一捧草,那草是城市里的人很難看到的蘆葦。蘆花輕揚,隨風搖曳。啊,親愛的,先別忙著皺眉疑惑,你耐心找找,在那捧柔韌的草莖處,應該會有一張寫了字的紙:“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陛筝纾堑?,你收到的蘆花就是那最著名的愛情草。這草在花店里是買不到的,甚至在城中都很難發(fā)現(xiàn)它的影子。兩千多年的那個癡情男子早就告訴我們了,那是生長在河岸旁的一種迷離的植物,如同生長在愛情和理想的彼岸。如果,如果,你真的收到了它,那就給他一個微笑吧,哪怕你也如水之湄的那個女子,雖然并不一定愛,但在他的追求中你自有了不同尋常的美。這就是愛情的力量,它可以讓所有平凡的事物煥發(fā)神采,如同讓一株蘆葦變成古往今來最風致最耐人尋味的植物,只要我們是以愛的名義?!拜筝缙嗥?,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陛筝鐑蓚€字的發(fā)音是那么平靜淡然,但有了后面的蒼蒼,凄凄,瞬間把感情渲染得一片水意氤氳,山高水長。這個男子似乎不同于《詩經(jīng)》中其他人,他是詩意的理想的,那水中央的夢中伊人比之具體的愛戀對象,更象心中的一個美好境界。
在《詩經(jīng)》《楚辭》這兩大中國文學的發(fā)端鼻祖中,我們很少看到后世詩人們最常愛的花,而只是草木。自由生長的草木猶如大地伸出的觸角,曲折蜿蜒,綿延不息。歌之詠之如同古人自然的生活。《楚辭》是士大夫所作,詠物言志寄托情懷,他們不需親自下田,只把農(nóng)人采摘下來的香草制成的香囊配帶在身上,香草美人喻君子,雜草惡木似小人,但詞意深奧,如果破不了文字障,詩人的內(nèi)心很難親近。相比之下,《詩經(jīng)》中的草木要來得自然生動得多,勞作中的人們身邊有什么就唱什么。草木在這里更多地被真實地還原,自然地詠唱。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你在那邊遠遠的山上采葛草嗎?藤莖蔓生糾纏不解,就如我一日不見你啊,好象過了三年。你在那邊遠遠的山上采蕭艾嗎?濃郁的香氣在山間蔓延,就如你的氣息啊,讓我懷念。采摘通常應該是女子的事情,那么想念的人應該是一個男子了。葛是那時候一種最常見的經(jīng)濟作物,人們拿它織成葛布做成衣服。但葛藤最是纏綿,長的可達十多米,莖葉交錯攀爬,《楚辭》中也有“葛蔓蔓”的說法。蕭艾在古詩中經(jīng)常被一起提到,那是一種極易蔓生的帶著濃郁香氣的草,古人常采集它的枝葉,曬干后混合動物的油脂,做成今天寺廟中燃的香燭一樣的東西,用于祭祀。勞動和生活就是這樣密不可分,他們的感情不是水上的浮萍,不是天邊的游云,是生長在山間的藤蔓,摘不完剪不斷;是彌漫在周圍的每一縷味道,呼吸空氣就是呼吸你。顧隨先生說,《詩經(jīng)》中寫愉快少,寫憂傷多。離亂之音中慌年懷人,更是有別樣的心憂。
詩經(jīng)讀書心得篇七
“淑女,君子好。”這句永恒的好句子讓我第一次知道《詩經(jīng)》??赐曛?,我不禁被它清新、優(yōu)雅、和諧、神秘的氣質(zhì)所吸引。
“一天不見,就像三秋。”是戀愛中人的典型心態(tài);“牽著兒子的手,和兒子一起變老?!边@是一個厭倦戰(zhàn)斗的妻子士兵的內(nèi)心獨白?!澳悴换貋韱??它被用作歌曲來思考你的母親?!笔钦鞅鴮Ω改傅纳钌钏寄?;“誰叫河廣,一蘆葦杭?”是衛(wèi)國宋人的思鄉(xiāng)之作;“所謂伊拉克人,在水邊。”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某種可望而不可尋求的理想的追求。
聰明、安靜,是詩人的性格,含蓄、簡單、精致,是詩歌的語言,詩人以詩歌的形式,表達了他們不平靜的心。對愛的獨立追求,對自由的渴望,對正義的崇拜……每一種感覺都是那么強烈,那么真實;每一顆心都是那么善良,那么虔誠。
讀《詩經(jīng)》,我看不到古代人的封閉、無知和保守。我看到的是智慧、自然、希望、陽光和愛。所有精致的詞匯,美好的事物,純粹的情感……每一首詩都充滿了。那么和諧,那么執(zhí)著,那么崇高,那么圣潔,每一首詩都是一首美麗的歌,每一首詩都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每一首詩都有一個美麗而高貴的靈魂。
每當我浮躁疲憊的時候,坐在陽臺上,拿著《詩經(jīng)》隨意閱讀,總會有令人驚訝的精神詞匯映入眼簾。我讀了一首詩,想象了一個故事。有時候我不自覺的默念,好朗朗上口,一遍又一遍,手都放不下。如果你在一座高廟里,俯瞰人民的.痛苦會發(fā)生什么;如果你踏上戰(zhàn)場,家里有家人不愿意放棄怎么辦;面對國家的興衰,你應該如何面對才華橫溢或流離失所的人的命運?……想了很多,浮躁的心漸漸平靜下來,因為我從詩經(jīng)中的各種詩中讀到了愛、自由和正義。當我們有愛、自由和正義時,我們可以平靜地面對生活中所有的挫折。
清新優(yōu)雅的詩歌講述了感人的故事。我似乎被帶到了一個遙遠的國家,歷史再次出現(xiàn)在我面前:恍惚,隱約,神秘而遙遠。我仿佛聽到了古代的聲音,隱約,斷斷續(xù)續(xù),仿佛要告訴我什么,也許是歷史,也許是故事,也許是未來,也許是其他的渴望和希望。
愛、自由、正義是《詩經(jīng)》永恒的主題,也是生命永恒的主題。閉上眼睛,靜靜地傾聽,你可以聽到來自古代心靈的呼喚。
詩經(jīng)讀書心得篇八
幾千年來,華夏大地孕育出了燦爛的詩歌文化。秦漢之時,漢賦辭藻極盡華麗,樂府敘事蕩氣回腸。唐宋之際,有謫仙人的浪漫瀟灑,也有杜少陵的憂世傷民,有蘇東坡的豪氣萬丈,也有柳三變的醉心繁華,淺酌低唱。華夏文明里,詩書代代相傳,而這一切,都有一個共同的源頭:《詩經(jīng)》。兩千多年前,中原人煙稀少的曠野中,純樸的先秦百姓的興之所至,放聲高歌;嘉賓集聚的歡樂宴席上,所奏之樂悠揚清雅;伴隨著繁瑣周禮的肅穆頌歌在莊重古樸的廟堂奏響。他們所歌之詞便是《詩經(jīng)》的來源。周代的先民們把漢字的音韻之美以詩的形式傳之后世,同時傳承的,還有那精煉文字中深厚的文化土壤。
“百善孝為先”,孝之道,源遠流長。尋根溯源,《詩經(jīng)》中便有很多相關(guān)詩句?!掇ぽ防铩鞍ОЦ改?,生我劬勞?!薄坝麍笾?,昊天罔極”,道盡了孩子對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體察與感激。《凱風》中“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眲t以吹自南方的和暖之風起興,把尚在幼年的孩子比作“棘心”即幼小的酸棗樹。小棗樹在南風的吹拂下茁壯成長,就像母親用溫暖的愛撫育我們長大一般。如今,當我們吟詠起這優(yōu)美的詩句,腦海里也不禁會浮現(xiàn)這樣的畫面:蹣跚學步的幼兒身邊,總少不了父母溫暖而有力的大手保護;成長的路途中遇到挫折,總少不了父母的安慰與鼓勵;當孩子長大,即將遠行,總少不了父母的擔憂與叮囑。光陰荏苒,孩子從柔嫩的樹苗長成參天喬木;歲月如梭,卻也使父母滄桑了臉龐,花白了鬢發(fā)。自《詩經(jīng)》始,歷經(jīng)千年,一代代的父母對他們的子女付出無私的愛,歷經(jīng)千年,一代代的中華兒女亦在感嘆:“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詩經(jīng)》中父母子女間的溫情體現(xiàn)了先民們對世間美好情感的歌頌。然而許多美好不能長久,因為它總被罪惡打破——那便是戰(zhàn)爭。
詩經(jīng)讀書心得篇九
中谷有蓷,暵其干矣。有女仳離,嘅其嘆矣。嘅其嘆矣,遇人之艱難矣!中谷有蓷,暵其脩矣。有女仳離,條其嘯矣。條其嘯矣,遇人之不淑矣!中谷有蓷,暵其濕矣。有女仳離,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詩經(jīng)《國風·王風·中谷有蓷》。
魯迅說,人的悲歡并不相通。但是如果單單從表面上看,也許人們會有感到相互理解的時候,而不必產(chǎn)生對于對方煩惱的煩躁和厭惡感。
大多數(shù)的解釋對于中谷有蓷這首詩的看法是,一個女人遇人不淑,遭人遺棄,只得在山中感嘆不已。
但是也許事實并不如此,因為并不是人被打倒了就單純是被打倒了,痛苦也有其他的意義,比如說,詩經(jīng)中有眾多的女子都是被遺棄了,那也不意味著消極,痛苦并非僅僅是摧毀,有的人反而勇敢對糟糕的過去說不,這也是相當好的經(jīng)歷。
在詩經(jīng)中,我們看到過很多女子都是被拋棄,有“氓”里面的女子勇敢地告別過去,還有“谷風”中女子也是被始亂終棄。
但是有一點相同的是,如果是要展現(xiàn)一個人的悲傷,心境的變化,這兩處都是從“我”的角度來寫的。
這里的說法并不是在胡亂解讀,因為從前兩首中,一個女子的喜悅,歡快,漸漸生出的緊張,哀痛,都是明顯可見的變化,但是在中谷有蓷這里,只是從另外一個人的角度看,他看到一個女子在那里,似乎有什么悲傷的事,他知道那女子發(fā)生了什么,但是他似乎無法真正地走近那女子,他不能隨便地去安慰,不能隨便地引起她的注意。
因為她的憂愁在那里,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所要面對的事情,而那女子的經(jīng)歷終歸是她自己的經(jīng)歷,也許從這首詩角度,看過去的人“我”也正面臨了自己的困境,左思右想無法想出結(jié)論,于是就只能到山谷中躲起來,想要自己一個人安靜一下。
這樣看來,這首詩就沒有那么消極了,一個女子離婚了,她或許曾經(jīng)有過美好的向往,或許對未來有過信心,總之,她正剛剛擺脫了一段不怎么好的經(jīng)歷,現(xiàn)在正躲在山里,想要仔細思考這件事,也許沒有思考,但是不怎么想和其他人交流,因為必然會帶上自己的情緒。
在我看來,詩經(jīng)的每部分應該都是相互聯(lián)系的,而“王風”里面的詩歌全部都是從“我”的角度去看的。那么即使說的是女子的嘆息,也離不開“我”的存在。
在開頭所說,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把這句話放在這里,也許會產(chǎn)生非常好的反應。
兩個不認識的人,或者可以說完全沒有相同經(jīng)歷的人,因為自己遇到了悲傷的事,發(fā)現(xiàn)了人的孤獨無法被同伴了解的事,于是想要躲避,想要逃避人世,可是在這種情況下,遇到了那個也是有著相同想法的人,也是想要躲著不見其他人,于是,人與人之間的親切和愛反而產(chǎn)生了。
人們在孤獨之中又重新發(fā)現(xiàn)了相似,而且構(gòu)造了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真是不可思議,人在最本質(zhì)上,的確就是這樣相似的。
詩經(jīng)讀書心得篇十
朱熹曾經(jīng)為《詩經(jīng)》作序,在序中,他問過一個問題:“《詩》何為而作也?”而他思考后的結(jié)論是:“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則不能無思;即有思矣,則不能無言。既有言矣,則言之所不能盡,而發(fā)于咨嗟詠嘆之余者,必有自然之,音響節(jié)奏而不能已焉。此《詩》之所以作也?!彼J為人生來就是靜的,這是人之天性,同時能被物體感動,這是人自身的需求。人既然有需求,就肯定不是沒有思想的;人既然有思想,就肯定不會不表達;既然要表達,那么言語所無法表達,而贊許詠嘆的其他部分必然帶有自然的聲音與節(jié)奏而不停歇。《詩》的內(nèi)容可以說豐富而又多彩,雖只有寥寥幾千字,但這幾千字卻撕開一道口子,后人能夠窺伺到周朝的的政治、生活的各個方面。在閱讀的過程中,就如朱熹所說,《詩》取自人的生活體驗,我能感受到那些佚名的作者在生活的起伏中的種種情感,酸甜苦辣一應俱全,這些情感滿溢出來就變成了詩歌的語言,在千年之后仍然熠熠生輝,歷久彌新。
《狡童》這首詩歌來源于《鄭風》,取材于年輕人之間的愛情故事,描寫了一位姑娘大膽追求另一個男子的故事。這首詩歌以一位姑娘的口吻,講述了面對難關(guān)時甜蜜而又酸澀的心情,她大膽直率的向著對方表露了愛意,抱怨著自己由于愛情食不下咽,寢不能安。當然在閱讀其他研究文獻后,有部分學者認為這首詩也有可能是在描寫一對情人之間愛情的波瀾。在這篇詩歌中,姑娘熱烈地稱呼愛人為狡童,狡童狡童,一個美貌的滑頭少年的形象一下子就展現(xiàn)在了我們的眼前。本詩也并不長,一共兩章,每章四句,通過循序漸進的結(jié)構(gòu)方式引導讀者,使得讀者在閱讀時候猶如和千年前的姑娘對話:“你這個滑頭小子,為何不和我說話?你這個滑頭小子,為什么不與我一起用餐?”濃烈的情感鋪面而來。結(jié)尾戛然而止,有種意猶未盡之感,讓人忍不住想要和姑娘一起質(zhì)問狡童,又或者恍然之中自己就成為了那位姑娘,在千年前的鄭地發(fā)出疑問。
接著我讀到《大雅·下武》,就如朱熹所說《大雅》也是取材于生活的詩歌。眾所周知《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是周王畿內(nèi)樂調(diào),其中的經(jīng)學者推算,《大雅》莫約寫成于西周初年,主要歌頌周王朝先祖甚至武王、宣王的功績。本詩結(jié)構(gòu)嚴謹,層層遞進,有條不紊一共六章,每章兩句,每句分為兩小句,每小句由四個字組成,工整對稱,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音韻美。從題材可以知道這首詩是在大型宴會上唱的雅歌,目的是為了贊頌歷代周王的統(tǒng)治和賀喜于當今紂王。贊頌詩大體意思是說周朝世代出明君,前面的三位先王都十分英明,他們在天之靈指導著后人繼續(xù)繼承這些美好的品德,周武王和周成王治國有功,能效仿現(xiàn)任,繼承祖德,四方諸侯前來祝賀?!断挛洹返囊繇嵜酪彩鞘趾币姷模\用了頂針的修辭手法,非常巧妙地將所有的贊頌內(nèi)容串聯(lián)起來,避免了普通贊頌詩落于俗套的結(jié)果,令讀者在閱讀時候仍能耳目一新。有學者評論這種結(jié)構(gòu)可以上下維系,有如連環(huán),這種刻意營造的巧妙結(jié)構(gòu),是幾乎是空前絕后的,其韻律節(jié)奏流美諧婉,有效地避免了因廟堂文學歌功頌德文字的刻板而造成的審美負效應。在美學這門學科中,結(jié)構(gòu)就作為一個重要部分而被學者們研究和重視,康德的完形結(jié)構(gòu)就提到,在主客體同構(gòu)的時候,兩者之間能發(fā)生情感的交流。正如其所言,《下武》的結(jié)構(gòu)美迎合了中國人的審美需求,時至今日我們依舊仿佛能感受到在那個宴會上禮官歌頌起贊歌,向周王送上祝福的場景。
《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在祭祀上不僅有配樂,還有相應的舞蹈。它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而接下來的這篇就選自于《周頌》,《昊天有成命》這首詩是祭祀周成王的樂歌,它講述了周代開始的三位王對周王朝的貢獻,其中周成王被重點贊揚,歌頌了他為完成先王事業(yè)所做的各種努力。詩歌大意是:上天有命令,文王和武王收到了上天的指令,成王不敢貪圖享樂,日日夜思考著如何讓百姓安居樂業(yè)。這是一種多么光明和輝煌的行為,認真經(jīng)營只為履行天命,讓國家太平民眾安寧。我在閱讀資料時了解到,這首詩的題目是《詩》中最長的,但是有趣的是,正文的篇幅是所有詩歌中最短的。因此在閱讀的時候也能明顯的感受到本詩語言干練之美,沒有什么多余的修飾詞,這有可能是因為頌歌的功能是告神,既然是與神對話,那么語言上就不能大加修飾,吹噓自己的功績,而是應當謙虛地陳述自己的所作所為,因此本詩“義必純美”語言質(zhì)樸,高度概括。透過這首詩我們可以窺伺到一絲周朝的政治和文化生活,試想象在千年前的祭祀典禮上,人民恭敬地唱起對周王的頌歌,向上天傳達著希望擁有美好生活的愿景。
閱讀《詩經(jīng)》,我們能夠得到什么?我們可以通過這些文字了解周代的歷史、政治、文化,《風》帶我們?yōu)g覽各地的民謠,靠近百姓的日常生活,有關(guān)于纏綿悱惻的愛情,有艱辛勞動,也有懷念故土的,細細讀來一個個周代百姓的形象仿佛就躍然紙上;《雅》更是被認定為中國上古時期僅存的史詩,記載了周歷代各王的所作所為,與別的文物材料相互印證中國文明史的源遠流長。
詩經(jīng)讀書心得篇十一
《詩經(jīng)》中的三百零五篇詩被分為風、雅、頌三部分。我最喜歡“風”,因為?!帮L”的意思是土風、風謠,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謠?!帮L”可是包括了十五個地方的民歌呢,共有一百六十篇。?!把拧笔钦曆艠?,是正統(tǒng)的宮廷樂歌。被分為“大雅”和“小雅”,一共有一百零五篇?!绊灐笔羌漓霕犯?,以前用于宮廷宗廟祭祀祖先,祈禱和贊頌神明,現(xiàn)存共四十篇??鬃右苍唬骸啊对姟啡?,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p>
我認為“國風”在《詩經(jīng)》中最無邪,最淳樸,“國風”中最無邪,最淳樸應該是《關(guān)雎》。它唱出的是百姓的心聲,唱出的是對生活真實體驗的實實在在的道理。它的動人之處是道出了凡胎肉身的我們都能體驗到的人生經(jīng)歷和道理,它的光輝使文人的矯柔造作和酸腐之氣顯得蒼白貧血和令人作嘔。他不是華麗的,而是跟老百姓的話一樣,樸實、真切,一針見血,有血有肉。自古以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千古不易的真理,自然的法則。雖然我們還小,但是我們也會明白,如果我們不能正確認識,那會帶來偏見。
和古人相比,這是我們的幸運,還是不幸?
詩經(jīng)讀書心得篇十二
在我讀來,《詩經(jīng)》里更多的是對于自我思想的表達,更注重本體的情感抒發(fā),包含著一種小家情懷,它讓我隨著它的訴說感受到了與它同樣的情感,也讓我更愿意去表達,去感受。
都說愛情是文學永恒的主題,而《詩經(jīng)》中最多的便是情詩了?!榜厚皇缗?,君子好逑”是對溫柔賢淑的美人的思念,“豈不爾思,畏子不奔”是女子對于愛情的大膽追求,“士與女,殷其盈兮”是愛戀時成雙成對的美好,“士如歸妻,迨冰未泮”是待嫁女子的焦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是新娘的笑靨,“琴瑟在御,莫不靜好”是婚后琴瑟和鳴的和諧景象,“百歲之后,歸于其室”是妻子對死去丈夫的悼念。至此,你會發(fā)現(xiàn),這些詩歌多是女性為主角,而我剛剛陳列出來的,是我拼湊出的一個古代女性最美好的一生了,那些離別愁緒,求而不得的壞情緒便沒有包含在里面。在古代,女子在家中,操持著那溫馨的小家,她們的情懷,也就是小家情懷了,所以《詩經(jīng)》里情詩占了大半,情詩又大多出自于女子,也就不難理解了。
眾多情詩中,讓我最敬佩不已的,是身處于現(xiàn)如今開放時代的我所沒有的,那些女子的直接與坦蕩。不只是對于愛情的直接追求,以及內(nèi)心想法的對外傾訴,還有對于婚姻自由的據(jù)理力爭?!缎新丁分戌H鏘有力的“雖速我訟,亦女不從”當真震撼到了我,雖處弱勢,也毫不懦弱,不但不懦弱,簡直就是一位自尊自強堅貞不屈的烈女!而現(xiàn)在,每個人都是自由的個體,有權(quán)決定自己的生活了,卻也無形地多了些羈絆,想得太多,能做敢做的太少。我有時候會自責自己沒有那種無畏的勁頭,卻也會想著其實平平淡淡的也很好,或許我會找到那個平衡點吧。
最讓我覺得能與當今時代接軌的,是有關(guān)大齡青年相親的一首詩——《摽有梅》。初讀時,我有些驚喜,古代也有大齡剩女,也有相親?而且在很直白地“求我庶士”,一派歡樂場景。但第二遍讀來,我注意到了那紛紛墜落的梅子,讓我聯(lián)想到了《氓》里桑的變化,有些傷感了,想到那些大齡女子,看到此情此景,大概會敏感一些吧,時光無情,梅子落了一筐,依然只是孤身一人,在渴望著愛情。從古至今,好像什么都沒有變,仍然有著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情感。
當然,《詩經(jīng)》里不止這些,還有遭誣陷的臣子,開明的君主,短暫生命的蜉蝣,思歸的戍士……但最讓我有代入感的,便是這些了,在此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