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又黄毛片,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在线观看,国产男同GAYA片大全,一二三四视频社区5在线高清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贈與合同的撤銷權 房屋贈與的撤銷贈與合同(通用12篇)

贈與合同的撤銷權 房屋贈與的撤銷贈與合同(通用1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29 04:10:04
贈與合同的撤銷權 房屋贈與的撤銷贈與合同(通用12篇)
時間:2023-10-29 04:10:04     小編:書香墨

現(xiàn)今社會公眾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越來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合同協(xié)調著人與人,人與事之間的關系。怎樣寫合同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合同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暮贤瑑?yōu)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贈與合同的撤銷權篇一

原告張某、李某系夫妻,生育有四個子女。被告張丁系原告的四子,兩原告年事已高,需要人照料其生活起居等。10月被告張丁夫妻二人向兩原告承諾對兩原告今后的生活、醫(yī)療及生養(yǎng)死葬承擔一切責任。兩原告在被告的多次勸說之下,于5月將自己座落于縣城的房屋贈與被告并進行了公證。209月15日原告張某生病住院病危,被告張丁在接到通知后去醫(yī)院探望原告。后因原告的醫(yī)療費問題與原告及其他兄弟姊妹之間多次發(fā)生爭執(zhí),在原告還未出院的情況下,被告不辭而別。為此,兩原告在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刺激。由于被告未履行自己所作出的承諾,兩原告認為將房屋贈與被告是重大失誤。為此,原告向公證處,請求依法撤銷所公證的房產贈與合同,被告立即返還原告所贈的房屋產權。

本案雙方爭議的焦點是:贈與合同公證可否撤銷?

第一種觀點認為,本案的被告在得知原告生病住院后,專門趕回探望原告;應當說被告在原告的幾個子女中是最盡義務的,并非如原告所陳述的被告不照料原告的生活起居。兩原告對被告所作出的贈與行為,是原告經過慎重考慮后作出的,并且該贈與行為經過了公證。在贈與財產交付前不得撤銷贈與合同,因為訂立的合同經過公證,表明雙方當事人對簽訂和履行合同是認真嚴肅的,對贈與人來說,有充分的時間和條件,來決定是否簽訂和履行該合同,不存在考慮不周,或情緒沖動等原因。從公證的效力來說,合同經過國家公證機關的公證。所以,這種贈與合同公證不得撤銷。這對于嚴肅國家公證機關的公證力,維護合同的嚴肅性,保證財產權利關系的相對穩(wěn)定是必要的。第二種觀點認為,兩原告與被告所簽訂的贈與合同是附義務的贈與合同;該贈與合同經過了公證,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得進行任意撤銷,贈與人要行使撤銷權,須以符合法定事由的情形出現(xiàn)為條件,只要具備了法定的撤銷事由,贈與人即可以撤銷贈與合同。由于本案的贈與合同系附義務的贈與合同,被告對原告有扶養(yǎng)義務而沒有履行,并且被告沒有忠實地履行贈與合同所附的義務。根據《合同法》第192條的規(guī)定,原告申請撤銷對被告的贈與合同的事由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贈與合同撤銷的法定事由。因此,原告的申請予以撤銷,是合適的。

我們認為本案中所涉及的贈與合同經過公證程序,故當事人不得任意撤銷。原告要行使撤銷權需以符合法定事由的情形出現(xiàn)為條件,只要具備了法定事由,贈與人即享有撤銷權。被告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符合《合同法》第192條第1款第3項的規(guī)定,屬于行使撤銷權的法定事由。原告要求解除公證贈與合同的請求,符合法律之規(guī)定,應當予以支持。

贈與合同的撤銷權篇二

贈與合同的撤銷,是指在贈與合同生效后,因發(fā)生法定的撤銷事由,贈與人或其他撤銷權人撤銷該贈與合同的行為。

贈與合同的撤銷分為任意撤銷和法定撤銷。前者是指贈與人基于其獨立意識而撤銷贈與合同的情況;后者則是指贈與人基于法律規(guī)定而撤銷贈與合同的情況。贈與合同一經撤銷,贈與關系即自始歸于消滅。尚未交付的贈與物無須再交付;已經交付的贈與財產應當返還給贈與人,撤銷權人可以向受贈人要求返還贈與財產。

(一)任意撤銷

《合同法》第186條規(guī)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的規(guī)定?!比我獬蜂N贈與合同應具備下列兩個條件:

1.須在贈與合同生效之后/贈與財產權力轉移之前,作出撤銷的意思表示。

2.須所撤銷的贈與合同不在法律禁止撤銷之列。依《合同法》第186條的規(guī)定,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許贈與人任意撤銷。

(二)法定撤銷

當法定時有發(fā)生時,贈與人或者其他撤銷權人得行使撤銷權撤銷贈與合同。法定撤銷分為贈與人的撤銷和其他撤銷權人的撤銷。

1.贈與人撤銷的法定事由。

(1)受贈人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

(2)受贈人對贈與人有扶養(yǎng)義務而不履行;

(3)受贈人不履行贈與合同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贈與人撤銷權的除斥期間為1年,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計算。

2.其他撤銷權人撤銷的法定事由。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致使贈與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銷贈與。

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銷權的除斥期間為6個月,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計算。

贈與合同的撤銷權篇三

我國《合同法》將贈與的撤銷明確區(qū)分為任意撤銷和法定撤銷,并對任意撤銷的行使及限制,法定撤銷的法定事由作了明確規(guī)定。法律確立贈與合同任意撤銷權對平衡受贈雙方利益,最大程度保護贈與人的合法權益有重要意義。但是,我國贈與合同任意撤銷權的立法規(guī)定存在一些不足,應借鑒國外的一些規(guī)定和其它撤銷權的有關規(guī)定,對其加以完善。

一、贈與合同任意撤銷權內涵釋義

贈與,謂因當事人之一方,以自己之財產為無償給與他人之意思表示,經他方允受而生效力之契約。我國《合同法》第185條規(guī)定:“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所以,贈與合同本身是一種契約,須雙方達成合意才可成立。從贈與合同的性質來看,贈與合同是雙方民事法律行為,必須有雙方共同的意思表示,符合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尊重雙方當事人的自主選擇。然而,作為一種單務合同,在贈與關系中,僅有贈與人負擔給付的義務,而無受贈人承擔相應對價的義務。

贈與人的任意撤銷權,是指贈與人在贈與合同成立后,基于自己的意思而撤銷贈與?!逗贤ā返?86條規(guī)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guī)定?!痹陉P于贈與合同為諾成合同還是實踐合同,學界也存在著一些分歧。持諾成合同說的學者認為,我國《合同法》規(guī)定的贈與合同為諾成合同,與傳統(tǒng)觀念和司法實務作為實踐合同有質的差別。其理由大致為,合同法沒有像保管合同那樣將贈與合同明文規(guī)定為實踐合同,也沒有將以贈與物的交付為準的司法解釋精神納入。依據《合同法》第25條“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及第44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的規(guī)定,贈與合同采納了諾成合同說。而持折衷說的學者認為,我國合同法對于贈與合同性質的規(guī)定,既不同于德國、日本民法的有關規(guī)定,也不同于前蘇聯(lián)東歐國家民法典的有關規(guī)定,而是采取了一種新的折衷方式以平衡贈與人與受贈人之間的利益。有人認為,目前一些人將我國贈與合同解釋為實踐合同,是受到了德國民法典的影響,而又沒有考慮立法者在贈與合同上的劃分。德國民法并非將合同劃分為書面贈與合同與口頭贈與合同,而是將贈與合同劃分為:(1)普通贈與合同(包括一般書面贈與合同和口頭贈與合同);(2)具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3)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將普通贈與合同規(guī)定為實踐合同,將后二者規(guī)定為諾成合同。

二、我國任意撤銷權存在問題

贈與合同的撤銷權篇四

法定撤銷權可以撤銷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而任意撤銷權不可以撤銷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法定撤銷事由即包括不履行撫養(yǎng)義務。

退一步說,即使法定撤銷權行使不了,也可以以情勢變更條款對抗,即:贈與人的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

生活

的,可以不再履行贈與義務。

案例一:白某常年在外,家鄉(xiāng)四間平房由其妹妹管理。去年平房要拆遷,妹妹建議他將其中兩間贈與自己,不用辦理過戶,只要公證一下贈與合同,拆遷時他就可以分兩套房子,將來再還給他,這樣將來他的兩個兒子就可以一人一套了。白某覺得妹妹想得很是周到,就按照妹妹的意思辦理了公證贈與。

后拆遷辦因其房產證未予變更最終還是僅分給了白某一套房產,可是妹妹卻拿著公證的贈與合同要求他履行贈與,將其分到的房產分給自己一半。這時候白某才意識到這是個嚴肅的法律問題,遂到石景山區(qū)廣寧司法所咨詢自己是否有權撤銷贈與合同。

甲將房屋贈與給其大兒子乙,并辦理了公證。乙憑贈與公證將該房屋過戶到其名下。房屋到手后,乙某拒不履行對甲的贍養(yǎng)義務,采取了對甲不管不問的遺棄行為。甲現(xiàn)反悔要求撤銷房屋贈與協(xié)議,將房屋收回。

爭議焦點

一、甲認為乙房屋到手后,拒不履行對其贍養(yǎng)義務,依法應撤銷房屋贈與協(xié)議,收回房屋。

二、乙認為房屋贈與協(xié)議已經過公證,不可撤銷。

律師評述

(二)項規(guī)定的贈與人撤銷贈與的法定事由。因此本案甲的主張正確。乙以辦理了公證的贈與合同不能撤銷,顯然是對法律規(guī)定的誤解。

贈與合同的撤銷權篇五

乙方:_____

甲乙雙方經協(xié)商一致,現(xiàn)就撤銷贈與一事達成協(xié)議如下:

甲方于20xx年10月25日以乙方某某名義購買了大連圣島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開發(fā)的位于大連市某某區(qū)某某街道某某小區(qū)4號樓1-6-2號154.03平方米住宅,首付款315840元,向銀行辦理按揭貸款元,已經向銀行償還兩期貸款元,均系甲方支出。

甲方在辦理購房手續(xù)之后,以乙方在甲方開辦的某某公司任職盡責為條件將該房產贈與給乙方,并以未完全盡職為條件作為撤銷贈與的附條件。雙方雖然未簽訂贈與協(xié)議、也未辦理贈與公證,但雙方對甲方以附條件可以撤銷贈與的約定予以確認。

因甲方承諾的附條件贈與協(xié)議在履行協(xié)議過程中,可以撤銷贈與的附條件已經成就,經雙方協(xié)議,決定由甲方撤銷對乙方上述房產的贈與,本撤銷協(xié)議自雙方簽字時生效,上述房產產權權利屬于甲方,其房產所有權權屬有效期限自購買時起有效。因乙方未在該房產中有任何投資,甲方收回產權,乙方無條件同意。

因全部購房手續(xù)和相關文件自購房日起均由甲方保管,甲方有權以乙方名義繼續(xù)償還銀行貸款,在貸款清償完畢后以乙方名義辦理產權登記,并有權以乙方名義出售房產。乙方須無條件地提供身份證件配合甲方從事上述產權處置行為。

乙方應向甲方出具授權委托書,授權甲方償還銀行貸款、辦理產權登記和出售房產。同時甲方應向乙方提供身份證原件,在產權登記和產權出售結束后,甲方將乙方身份證返還。

本協(xié)議一式三份,甲乙雙方各執(zhí)一份,見證律師一份。

甲方:_____乙方:_____

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贈與合同的撤銷權篇六

而首先取決于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是否承擔了“依法”的義務。依法的合同,其成立與生效完全統(tǒng)一;不依法的合同,既未成立又未生效。

我國《合同法》仍然是把合同成立與合同生效截然分開的?!逗贤ā吩诓煌胤椒謩e使用了合同成立與合同生效兩個概念,第二章“合同的訂立”規(guī)定的是合同的成立及成立要件,第三章“合同的效力”規(guī)定的是合同生效及合同生效的要件。由此可見,我國合同法對合同成立與合同生效是嚴格區(qū)分的,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判斷合同成立與否解決的是意思表示內容的一致性,判斷合同生效與否解決的是意思表示的合法性。在大多數情況下,合同成立與合同生效時間是一致的,但也有不一致的情形,如附條件、附期限合同以及要物合同等。

[作者簡介]胡曉軍(1970-),男,山西太原人,山西財經大學研究生處

贈與合同撤銷權問題研究德國、日本等國的立法則規(guī)定贈與為諾成合同,我國臺灣地區(qū)亦規(guī)定為諾成合同。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28條規(guī)定“:公民之間贈與關系的成立,以贈與物的交付為準。贈與房屋,如根據書面合同辦理了過戶手續(xù)的,應當認定贈與關系成立。未辦理手續(xù)的但贈與人根據書面贈與合同已將產權證書交與受贈人,受贈人根據贈與合同已占有、使用該房屋的,可以認定贈與有效,但應令其補辦過戶手續(xù)?!庇纱丝梢?我國司法實踐中傾向于認可贈與合同為實踐合同,且標的物交付注重受贈人的實際占有。

諾成性合同是指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為成立的合同。實踐合同與諾成合同是以合同成立方式不同作為標準的,劃分標準的。點,:具有社會公益、公證的贈與合同不得撤銷。此類合同于成立時生效自無旁議,但對除此之外的贈與合同,贈與人可以在財產權利轉移之前撤銷贈與,對這類合同性質的認識學術界存在分歧。有的學者認為,此類可以任意撤銷的贈與合同屬實踐合同,則只有贈與物權利轉移時合同才成立。多數學者則認為屬于諾成性合同,成立時即生效。如果規(guī)定贈與合同為實踐性合同,這與“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的基本理念相違背,并造成對贈與合同的人為肢解。贈與合同在立法構建中的基本價值判斷就是平衡雙方當事人利益。贈與是單方行為,認為贈與合同為諾成性合同,成立即生效,則贈與人不能任意撤銷合同,于贈與人甚為不公。如果允許贈與人任意撤銷合同則與合同效力的一般內在要求相去甚遠,在實質上帶有了實踐合同的特征。就連主張贈與合同諾成生效的學者也不得不認為“:法律規(guī)定諾成合同的撤銷,可以彌補對贈與人不公的缺陷,起到與實踐合同不交付則不成立不生效的異曲同工之效?!薄百浥c人可以任意撤回,使贈與合同的效力溯及既往地歸于消滅,從而不受贈與合同的約束??梢娊Y果與實踐合同的效力極為相似,有準要物行為之觀?!?/p>

己的要約承諾隨意撤銷,合同生效以后當事人必須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合同?;诖?筆者認為除具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以及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之外的贈與合同均于承諾時合同成立,于財產權利轉移時合同生效。《合同法》第186條之任意撤銷權應視為對承諾生效所生拘束力的撤銷。如此則既不違背業(yè)已為各國法學界所公認之違約責任理論,也能有力保護贈與人利益,亦符合合同成立的一般理論。

二、具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的撤銷問題

1998年夏,,,法律對此無,為、教育和拘束那些企圖虛假贈與沽名釣譽的人和單位《合同法》,第186條第2款規(guī)定“: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guī)定?!睂τ诤螢椤吧鐣妗睂W者們有不同理解,有人認為公益事業(yè)僅指對不特定多數人的行為?!冬F(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為“:公益,公共的利益(多指衛(wèi)生、救濟等群眾福利事業(y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yè)捐贈法》第3條規(guī)定“:本法所稱公益事業(yè)是指非營利的下列事項:(1)救助災害、救濟貧困、扶助殘疾人等困難社會群體和個人的活動;(2)教育、科學、文化、衛(wèi)生、體育事業(yè);(3)環(huán)境保護、社會公共設施建設;(4)促進社會發(fā)展和進步的其他社會公共福利事業(yè)?!鄙鲜鰧Α肮媸聵I(yè)”的立法解釋可以準用于《合同法》第186條第2款之“社會公益”內容的確定。由此可得出,對公民個人的公益性捐助亦屬于“社會公益”性質贈與的范圍。贈與合同為諾成性合同,合同的成立以雙方合意為必要。但在公益性質的贈與中,受贈人往往為不特定的人,如為災區(qū)捐款、治理污染、向紅十字會獻血而為的贈與等,在這些贈與中因受贈人意思表示的欠缺,對合同的成立往往難以認定。鑒于這類贈與受贈人無法承諾(如災區(qū)災民)、難以承諾(如大范圍受污染的地區(qū)居民),對這一問題的解決,可適用“默示”推定,即受贈人除非明示表示反對接受贈與則推定其同意。

《合同法》第188條規(guī)定“: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交付贈與財產的,受贈人可以要求交付?!痹摋l是對贈與強制交付請求權的規(guī)定,但對其適用范圍的確定值得加以研究。

三、關于目的性贈與的撤銷問題

同撤銷權問題研究所謂目的性贈與是指為了幫助受贈人達到某一具體目的而為之贈與。目的性贈與合同適用贈與合同的一般規(guī)定,即在贈與財產交付之后,非有法定原因贈與人不得撤銷贈與。但對所給付之標的于目的實現(xiàn)后尚有剩余時,應另當別論。如乙患有先天性腎衰竭,甲愿出資100萬幫助乙完成腎臟移植手術,并已實際支付,結果乙只用了60萬元就治愈,甲于是向乙要求返還其余40萬元。根據《合同法》的有關規(guī)定,甲不得向乙請求返還多余的款項,如此結果,于贈與人甚為不公。目的性贈與中,贈與人要求受贈人將其所贈與財產用于特定的用途,這一“特定用途”既是對贈與財產用途的要求,也是對受贈人義務的要求,受贈人不按贈與人要求的特定用途使用或者不能按贈與人要求的特定用途使用,屬于不履務,,返還,。實踐中,該撤銷權的行使應具備以下要件:(1)在訂立贈與合同中含有明確的目的性約定;(2)目的已實現(xiàn);(3)先行給付之贈與財產在目的實現(xiàn)后尚有剩余。

四、贈與合同撤銷權責任之承擔

贈與人行使撤銷權時,如沒有特別約定,即使給受贈人造成經濟損失,一般也不承擔賠償義務。有的學者主張受贈人可基于信賴利益,要求贈與人賠償損失。從各國的立法來看,對此亦持肯定態(tài)度。《德國民法典》第122條規(guī)定“:意思表示無效或被撤銷時,表意人對信其意思表示有效而受損害的相對人或第三人,負賠償責任?!?/p>

英美法上,為避免受贈人因贈與人允諾受損害的不公平現(xiàn)象發(fā)生,引入了“允諾禁反言”原則。“允諾禁反言”乃契約法上“未經交付之贈與,不得請求強制執(zhí)行”,于允諾相對人有“依賴損害”“:允諾,,該允諾有拘束力。其違反允諾的救,以達公平者為限?!?/p>

我國合同法上并無英美法上的相應規(guī)定。筆者認為,合同成立后,生效之前,贈與人自然不負實際履行之拘束。但合同成立是承諾生效之結果,故應受承諾生效之法律約束。《民法通則》第57條規(guī)定:“民事法律行為從成立時起具有法律效力。行為人非依法律規(guī)定或者取得對方同意,不得擅自變更和解除?!贝怂^法律效力有以下三方面的含義:(1)當事人享有期待權;(2)在生效前除法定程序外各方不得變更和解除;(3)一方擅自變更、撤銷的,另一方有權主張其行為無效并且對所受損害請求賠償。贈與合同成立后贈與人依法享有撤銷權,受贈人不得請求贈與人實際給付。贈與人亦不承擔合同無效責任,因為法律排除了贈與人行使撤銷權致使合同無效的非法性。贈與人撤銷權是法律基于贈與的單務性、無償性,為了尋求雙方當事人之間的公平而設立的權利,故贈與人依法行使撤銷權在一般情況下應以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為原則。但依誠實信用原則,贈與人行使撤銷權構成“權利濫用”或者對受贈人行為有合理預見時,仍應承擔因撤銷贈與而給受贈人造成的損害賠償責任,賠償總額以不超過履行利益為限。

贈與合同的撤銷權篇七

房屋

贈與合同

可以撤銷嗎,房屋贈與合同撤銷方式有哪些?下面一起來看看!

房屋贈與合同是指贈與人與受贈人就無償轉移房屋所有權而達成的協(xié)議。根據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的規(guī)定,除了帶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和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一般的贈與合同在贈與財產權利轉移前可以撤銷。即在財產轉移之前,除法律規(guī)定的情形外,贈與人享有任意撤銷權,《合同法》規(guī)定一般情況下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了就不得撤銷贈與合同,對一般的財產贈與通常是以財產是否交付來認定財產權利是否轉移,但對于房產的贈與,因房產是以進行房產登記確認所有權,所以房產的權利轉移以是否進行過戶手續(xù)為準,也就是說在房屋尚未登記過戶時,贈與人享有任意撤銷權。

在房屋贈與合同經過公證或者已經過戶以后,贈與人在下列幾種情況下可以撤銷贈與:

1、附義務的贈與,贈與附義務的,受贈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受贈人沒有按照約定履行義務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2、贈與合同的法定撤銷權。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二條規(guī)定,受贈人如果有以下三種行為中的一種:(1)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贈與人近親屬;(2)對贈與人有扶養(yǎng)義務而不履行;(3)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贈與人就可以撤銷贈與,而不論贈與財產的權利是否轉移。

3、贈與人的經濟狀況顯著惡化的,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五條規(guī)定,贈與人的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贈與義務。

贈與合同撤銷權約束的都是受贈人的行為,也就是說在受贈人不履行義務,對受贈人之外的任何人沒有約束力。贈與人想要以經濟狀況顯著惡化來主張撤銷贈與合同的,應當提交其經濟情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的相關證明,且必須得達到嚴重影響的程度,一般性影響不在此列。

贈與是轉移所有權的民事法律行為,是實踐性法律行為,因此,贈與行為生效的時間與財產所有權轉移時間有密切聯(lián)系,財產所有權轉移的時間,就是贈與行為生效的時間。根據民法通則第72條規(guī)定:“按照合同或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財產的,財產所有權從財產交付時轉移,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狈课菟袡噢D移時間是民法通則第72條所規(guī)定的例外情況之一。根據1983年國務院頒布的《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條例》第6條:“房屋所有權轉移或房屋現(xiàn)狀變更時,須到房屋所在地房管機關辦理所有權轉移或房屋現(xiàn)狀變更登記手續(xù)?!钡?條:“辦理城市私有房屋所有權登記或轉移、變更登記手續(xù)時,須按下列要求提交件:……(三)受贈的房屋,須提交原房屋所有權證,贈與書和契證。”根據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28條:“公民之間贈與關系的成立,以贈與物的支付為準。贈與房屋,如根據書面贈與合同辦理了過戶手續(xù)的,應當認定贈與關系;未辦理過戶手續(xù)的,但受贈人根據書面贈與合同已占有、使用該房屋的,可以認定贈與有效,但應令其補辦過戶手續(xù)?!?/p>

顯然,房屋贈與,一般情況下,只有到房管機關辦理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xù)方為有效,也就是說,房產贈與的所有權轉移時間應以房管機關辦理了房產轉移登記手續(xù),受贈人領取了房產證之時為房屋所有權轉移時間,該時間即為房產贈與行為生效的時間;特殊情況下,當事人雖未辦理過戶手續(xù),但受贈人根據書面贈與合同已占有、使用該房屋的,房屋交付時間也算房屋所有權轉移時間,即房產贈與行為生效時間。理由是:一方面有利于加強人民群眾的法制觀念,以促使人民群眾在進行房產贈與行為時,不僅注重實際占有、使用房屋,而且要重視并及時地辦理房屋產權的登記手續(xù)。

同時,也更有利于房管機關對私房的管理,保護房屋所有人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我國長期以來法制不健全,不少群眾對房屋所有權的轉讓,只注重實際占有、使用房屋,而不進行房產登記,如不考慮歷史狀況,一律以辦理房產登記時間為房屋所有權的轉移時間,為房產贈與行為生效的時間,那么,實踐中,許多房產贈與行為也就成為無效的行為,也會發(fā)生在房屋交付后至房產轉移登記之前這段時間的所有權仍屬房產贈與人,房產受贈人在此期間對該房屋所為的占有、使用、收益、處分行為為無效行為,這將不利于房產權的相對穩(wěn)定和社會安定團結。當然,對實際生活中,那種為分散財產,或出于逃避或其他法定義務的履行,或純屬封建的子襲父業(yè)的思想而借用他人名義辦理了房產權過戶登記手續(xù)的,不應認定贈與成立,更不能認定辦理房產權過戶登記手續(xù)時間就是房產行為生效時間。如我市張某于1999年辦廠期間為逃避債務,將己有的一套房屋無償贈與給其弟,并單方寫了贈與書后申辦了公證,但未辦理過戶手續(xù),也未交付房屋,20xx年7月,張某與其弟為其他事發(fā)生沖突,張某要收回贈與的房屋,其弟訴到法院,法院判決此贈與未成立。

贈與合同的撤銷權篇八

原告劉老漢與被告劉某均認可,劉某取得該房屋的前提是照顧父母的日常生活。劉老漢與劉某雖然簽訂了《武漢市存量房

買賣合同

》,但該合同并未約定具體付款時間,且20xx年4月劉老漢將房屋過戶至劉某名下,劉老漢及其他子女在長達5年的時間內并未提出異議;劉某實際已各支付5萬元給其哥哥弟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guī)定,“贈與可以附義務。贈與附義務的,受贈人應當按約定履行義務?!眲⒗蠞h與劉某的約定未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因此,簽訂的《武漢市存量房買賣合同》名為買賣合同,實際系附義務的贈與合同,合法有效。

那么,劉老漢能否行使撤銷權呢?

劉老漢主張劉某未按約定履行照顧父母生活的義務,請求撤銷雙方之間的贈與合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guī)定,受贈人有下列三種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對贈與人有扶養(yǎng)義務而不履行;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劉老漢對劉某未依約履行照顧父母生活負有舉證責任。但劉老漢未能提供證據,且還認可劉某自20xx年至20xx年12月照顧父母生活的事實;之后原被告雖因生活瑣事發(fā)生矛盾,但不能因此認定劉某不盡照顧父母生活的義務。劉老漢要求撤銷雙方之間的贈與合同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法院對其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原告張某、李某系夫妻,生育有四個子女。被告張丁系原告的四子,兩原告年事已高,需要人照料其生活起居等。20xx年10月被告張丁夫妻二人向兩原告承諾對兩原告今后的生活、醫(yī)療及生養(yǎng)死葬承擔一切責任。兩原告在被告的多次勸說之下,于20xx年5月將自己座落于縣城的房屋贈與被告并進行了公證。20xx年9月15日原告張某生病住院病危,被告張丁在接到通知后去醫(yī)院探望原告。后因原告的醫(yī)療費問題與原告及其他兄弟姊妹之間多次發(fā)生爭執(zhí),在原告還未出院的情況下,被告不辭而別。為此,兩原告在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刺激。由于被告未履行自己所作出的承諾,兩原告認為將房屋贈與被告是重大失誤。為此,原告向公證處,請求依法撤銷所公證的房產贈與合同,被告立即返還原告所贈的房屋產權。

本案雙方爭議的焦點是:贈與合同公證可否撤銷?

第一種觀點認為,本案的被告在得知原告生病住院后,專門趕回探望原告;應當說被告在原告的幾個子女中是最盡義務的,并非如原告所陳述的被告不照料原告的生活起居。兩原告對被告所作出的贈與行為,是原告經過慎重考慮后作出的,并且該贈與行為經過了公證。在贈與財產交付前不得撤銷贈與合同,因為訂立的合同經過公證,表明雙方當事人對簽訂和履行合同是認真嚴肅的,對贈與人來說,有充分的時間和條件,來決定是否簽訂和履行該合同,不存在考慮不周,或情緒沖動等原因。從公證的效力來說,合同經過國家公證機關的公證。所以,這種贈與合同公證不得撤銷。這對于嚴肅國家公證機關的公證力,維護合同的嚴肅性,保證財產權利關系的相對穩(wěn)定是必要的。第二種觀點認為,兩原告與被告所簽訂的贈與合同是附義務的贈與合同;該贈與合同經過了公證,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得進行任意撤銷,贈與人要行使撤銷權,須以符合法定事由的情形出現(xiàn)為條件,只要具備了法定的撤銷事由,贈與人即可以撤銷贈與合同。由于本案的贈與合同系附義務的贈與合同,被告對原告有扶養(yǎng)義務而沒有履行,并且被告沒有忠實地履行贈與合同所附的義務。根據《合同法》第192條的規(guī)定,原告申請撤銷對被告的贈與合同的事由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贈與合同撤銷的法定事由。因此,原告的申請予以撤銷,是合適的。

我們認為本案中所涉及的贈與合同經過公證程序,故當事人不得任意撤銷。原告要行使撤銷權需以符合法定事由的情形出現(xiàn)為條件,只要具備了法定事由,贈與人即享有撤銷權。被告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符合《合同法》第192條第1款第3項的規(guī)定,屬于行使撤銷權的法定事由。原告要求解除公證贈與合同的請求,符合法律之規(guī)定,應當予以支持。

贈與合同的撤銷權篇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條規(guī)定:“贈與可以附義務。贈與附義務的,受贈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钡谝话倬攀l規(guī)定:“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二)對贈與人有撫養(yǎng)義務而不履行。

20xx年5月老萬夫婦把自己的一處房產贈與了兒子小萬并簽訂了房產

贈與合同

,合同同時約定:老萬夫婦在其所贈與的房屋內有享有居住權,直至去世。雙方將該份贈與合同進行了公證,此后小萬辦理了房屋產權的變更登記,將該房產權屬登記在自己名下。20xx年8月小萬妻子朱某因瑣事與老萬發(fā)生爭吵,并動手與老萬撕扯;老萬打電話報警,此事經民警調解,暫時平息,但雙方從此心存芥蒂。20xx年10月老萬夫婦思來想去,決定把兒子、兒媳一同告上了法庭,要求撤銷他們與兒子之間簽訂的房產贈與合同。

【審判】法院經審理認為,合法的贈與合同受法律保護。老萬夫婦將其房產贈與兒子小萬,小萬也接受了贈與,雙方簽訂了書面贈與合同,并依法進行了公證、辦理了房屋過戶手續(xù)等相應的權屬變更登記,雙方間贈與合同已經成立并生效,非有法定情形,不得撤銷贈與。原告老萬雖遭兒媳朱某的打罵,但朱某并不是該贈與合同的受贈人,根據合同相對性原理,她的行為不受該合同的約束。贈與合同簽訂后,老萬夫婦一直居住在其所贈與的房屋內,原告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受贈人小萬嚴重侵害了老萬夫婦的人身權、財產權。所以法院作出一審判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評析】本案是一起發(fā)生在父母、子女之間的房屋贈與合同糾紛案件,包含著大量的家庭倫理道德因素。承辦法官曾試圖從維護親情、維護和睦家庭的角度出發(fā),盡力做了大量調解工作,希望可以妥善化解家庭矛盾。但是,由于原被告雙方情緒對立、矛盾尖銳、意見分歧較大,最終未能實現(xiàn)和解或達成調解協(xié)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條規(guī)定:“贈與可以附義務。贈與附義務的,受贈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钡谝话倬攀l規(guī)定:“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二)對贈與人有撫養(yǎng)義務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同時規(guī)定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p>

本案的贈與合同是附義務贈與合同,受贈人小萬的義務是保障贈與人老萬夫婦的居住權。事實上,老萬夫婦亦一直居住在其贈與兒子的房屋內。由于家庭瑣事,老萬與兒媳發(fā)生沖突,遭到兒媳朱某打罵,從情理上講,朱某的做法是不對的。但朱某并不是該贈與合同的受贈人,根據合同相對性原理,她的行為不受該合同約束。原告并未能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受贈人小萬嚴重侵害了老萬夫婦的人身權、財產權。所以,法院判決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同時,法院在判決書中明確地指出,從道德層面上來講,兩被告作為原告的兒子、兒媳,更應該妥善安排、處理好家庭矛盾,兼顧自己的小家庭生活與照顧好長輩的贍養(yǎng)義務,解決家庭矛盾關鍵在于彼此的體諒與寬容。

贈與合同的撤銷權篇十

河北某希望小學地處偏僻山村,師資等條件十分艱苦。經媒體報道后,諸多企業(yè)和社會各界人士積極響應,在一次捐款活動中李某承諾捐贈8萬元給該希望小學以供其改善教學設施。兩個月后,李某卻反悔當初所承諾的捐贈,并聲稱自己有對此次贈與行為的撤銷權,不愿再繼續(xù)履行贈與合同。為此,該希望小學將李某告上了法庭,要求李某履行贈8萬元的承諾。

經過審理,法院根據《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五條規(guī)定:“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辟浥c合同是不要式合同,即雙方口頭約定即有效,且公益性質的贈與合同屬于諾成合同,即贈與合同在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時即告成立,不必再等待交付贈與物,所以該贈與合同成立并生效。

《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撤銷贈與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guī)定?!?在一般的贈與合同中,撤銷權本是法律賦予贈與人的一種權利,以維護其利益從而使贈與人與受贈人的利益趨于平衡。但是有個限定條件,即涉及到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不適用贈與人享有撤銷權的相關規(guī)定。關于公益性質的贈與合同還牽涉到合同法中誠實信用的原則,即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合同法的誠實信用原則之一就是要守信,要言行一致,不能反復無常,也不能口惠而實不至。

法院最終審理認為承諾希望小學的捐款8萬元,雖然當時雙方沒有簽訂任何文字協(xié)議,但是李某的口頭承諾已具有合同效力,因此判決支持希望小學的訴訟請求,要求李某立即向小學支付捐款。

《公益事業(yè)捐贈法》限定了公益的范圍,第三條規(guī)定:“本法所稱公益事業(yè)是指非盈利的下列事項:(一)救助災害、救濟貧困、輔助殘疾人等困難的社會群體和個人的活動;(二)教育、科學、文化、衛(wèi)生、體育事業(yè);(三)環(huán)境保護、社會公共設施建設;(四)促進社會發(fā)展和進步的其他社會公共和福利事業(yè)。所以,此案件中的李某的捐贈合同是屬于公益性質的捐贈,不能以享有撤銷權來對抗合同的履行。

為了維護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法律關系的穩(wěn)定,完成道德義務,《合同法》明確規(guī)定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在交付贈與財產之前可以撤銷贈與的規(guī)定。

但是,并不是說此類贈與絕對不能撤銷,在以下情況下,此類贈與仍然可以撤銷:

一、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

(二)對贈與人有扶養(yǎng)義務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二、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致使贈與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銷贈與。

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六個月內行使。

三、贈與人的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贈與義務。

第一百八十五條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第一百八十六條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guī)定。

第一百八十八條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交付贈與的財產的,受贈人可以要求交付。

贈與行為本身是一種施惠活動,其前提是自愿和無償。但贈與人一旦與受贈人達成贈與合同,這種行為就成為民事法律行為,受法律保護。對于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來說,贈與人不僅負有承諾贈與的法律義務,而且負有賑災扶貧救困的道德義務。具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包括救災、扶貧、資助貧困學生、教育、科學、文化衛(wèi)生事業(yè)、環(huán)保等社會公共事業(yè)興建公益設施或者捐款等。

贈與合同的撤銷權篇十一

訴人(原審被告):_________________縣婁山關鎮(zhèn)某某村民委員會。住所地:_________________省__________縣婁山關鎮(zhèn)某某村。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_________________貴州某某園林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_________________省桐梓縣婁山關鎮(zhèn)。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張某某,該公司經理。

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因確認合同效力糾紛一案,不服桐梓縣人民法院(20__)桐法民初字318號民事判決,現(xiàn)提起上訴。

上訴請求:_________________

1、依法撤銷原審判決,改判駁回被上訴人的一審訴訟請求。

2、本案的一、二審訴訟費用均由被上訴人負擔。

上訴理由:_________________

此呈:_________________遵義市中級人民法院

上訴人:_________________縣婁山關鎮(zhèn)某某村民委員會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付某人,該村委會主任

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贈與合同的撤銷權篇十二

上訴人(一審被告):____________,男,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出生,________族,住________________,聯(lián)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

被上訴人(一審原告):____________,男,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出生,________族,住________________,聯(lián)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

上訴人因勞務合同糾紛一案,不服____________市____________區(qū)人民法院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民初字第________號民事判決書,現(xiàn)依法提出上訴。

上訴請求:

1、請求依法撤銷原判決,依法改判或發(fā)回原審法院重新審理;

2、本案第一、二審的訴訟費由被上訴人承擔。

上訴理由:

一、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判決書中“被告________________辯稱,首先,原告陳述我欠其________________元,________________的情況屬實”與事實不符。

上訴人在一審法院詢問《協(xié)議書》上的簽名是否系上訴人所寫時,只認可該簽名的真實性,但是對于《協(xié)議書》中提到的________________元,上訴人認為該筆錢并非上訴人欠被上訴人的人工費,而是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就整個工程量的確認。因被上訴人并未與上訴人簽定書面合同,故上訴人按照建筑行業(yè)的慣例,與被上訴人就整體工程量進行確認。上訴人在庭審中自始至終都不承認欠被上訴人________________元,故一審法院在判決書中寫“情況屬實”與事實不符。

二、一審判決上訴人給付被上訴人________________元工程款證據不足。

被上訴人的證人________________在庭審中陳述:被上訴人向上訴人所主張的________________元系被上訴人前期作為墊資給工人的錢。被上訴人在庭審中亦表示被上訴人做的是清包,先由被上訴人墊付工人工資,待工程完工后再由上訴人支付給被上訴人。但被上訴人在一審時并未提供給工人墊付________________元工資的任何證據,其證據只有一份內容有爭議的《協(xié)議書》和證人證言,一審法院據此認定上訴人欠被上訴人________________元,明顯證據不足。

此致

________________人民法院

上訴人: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