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狀物散文意思篇一
天氣轉暖,春風和煦的撫摸著臉,心情開闊了許多。聽同事說公園里的梨花開了,于是利用早上散步的時間,順道去看梨花。
梨樹群在公園西面的斜坡上,由于其他樹比較多的緣故,梨樹顯得稀稀落落的,這里一棵,那里一株,但這樣更有韻味,比在一起擁擁擠擠好的多。
梨花開了,一樹銀白,白的嬌嫩,白的艷麗。仿佛冬天飄落在樹上的雪花。不,雪花不能和梨花相比的,太陽出來時,雪花會融化掉的,且雪花是在樹上凝固不動的;而梨花在陽光的照耀下,會更加嬌艷妖嬈,濃郁的香味會香飄千里。近處細觀梨花,梨花三個一群,五個一簇的,有的開的正艷,舒張開了五片白白的小手,在風中上下?lián)u擺,中間鮮紅的花蕊里,經(jīng)??梢娦∶鄯?有的還是小骨朵,骨朵頂端還是一抹紅色呢。梨花的下面,伸出了幾片嫩綠的樹葉,葉片上還帶著淡淡的紅暈,這樣更顯的梨花的白了。
想起了天寶的梨花。每年梨花開的時節(jié),四里八鄉(xiāng)的人們都趕往天寶的羅圈崖村,那里的梨花最盛。還是十多年前,騎車奔波了五十多公里,翻山越嶺去看梨花。站在天寶羅圈崖的山頂上,往下面望去,漫山遍野的一片白,如冬季的白雪般鋪滿了整個山谷。信步下山,蒼老的一摟多粗的梨樹隨處可見,錯落有致的分布在田間壩頭,或者小河溝里。有的梨樹高達十米,方圍數(shù)十平米,梨樹從中,隨處可見攜妻拖小的游人,或者觀花,或者拍照,或者孩子們一個驚奇的發(fā)現(xiàn),引起一片笑聲,期間也隨處可見在田間地頭忙碌的農民。倚在樹上小憩,嗅著濃郁的花香,有點沉醉的感覺,真想躺在梨樹下面,在溫暖的陽光懷抱中,在沁人心脾的梨花香味中,美美地的睡一覺。
望著滿樹的梨花,仿佛看見了秋季中,梨樹上累累的果實。
狀物散文意思篇二
我喜歡那國色天香的牡丹,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嬌柔的茉莉……可是我最喜歡那芳香四溢的米蘭!
那美麗的米蘭就放在我家最顯眼的地方——客廳。那是我去年從花市買來的!
米蘭花如米狀,香如蘭香,故名米蘭。米蘭的花小巧玲瓏,呈淡淡,純純的金黃色,它是那樣清純,那樣樸素。小巧的米蘭花,從不像牡丹,玫瑰那么拋頭露面。它開花時,會巧妙的躲在密如繁星的小葉子中,但他的身影卻隱隱約約的閃爍著,惹人注意。
米蘭花一串一串的,雖然不嬌艷耀眼,但樸實無華,四溢的芳香,使你心曠神怡,把一切煩惱都拋開了。
米蘭,你是我生活和心靈上的引路人。你那美麗會永遠永遠在我的心中閃耀。
狀物散文意思篇三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應該都對散文很熟悉吧?散文是一種以記敘或抒情為主,取材廣泛、筆法靈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學樣式。你知道寫散文要注意哪些問題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桐子樹狀物類散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桐子樹,過去在鄉(xiāng)村是極普通到處生長著的經(jīng)濟樹種,而今,卻成了稀罕植物,難以尋覓。
我的家鄉(xiāng)門前的一座山的山腳與一塊地的連接處,仍然生長著兩樹高大的桐子樹。每到春天婆娑的枝葉和嬌艷的花朵,坦露出綺麗婀娜的姿態(tài),搖曳著一簇生命的燦爛。只不過,蒼茫的曠野中,僅有的兩棵桐子樹,相互依偎,砥礪并存,缺少了曾有的叢叢簇擁的熱烈,看上去多少有些沉寂的況味。然而,兩棵桐子樹并沒有把一份冷寂落寞放在心上,而是突兀地站在山腳邊,用生存的執(zhí)著,用向往的內蘊,用坦美的意念,展現(xiàn)遺世獨立的靜美,彰顯脫世不俗的風骨。春天里,陽光明亮,桐子樹的嫩綠與山上的樹木聯(lián)袂在一起,共同打造春天青翠的景色;雨霧中,煙霧繚繞,桐子樹以深沉的綠,沖破煙雨的遮掩,將綠搖曳在細雨中;月光下,夜色朦朧,桐子樹靜默清亮,與月影交織著,勾起人們往事如煙的回憶。
桐子樹曾是名聲響亮的樹種,有著很大的經(jīng)濟價值。桐籽榨的油在農耕時代被廣泛使用。年少時,村莊對面更遠的一片山崗上長滿了桐子樹,每到春夏季節(jié),嶺頭上層層疊疊牽連的桐葉展現(xiàn)出桐林的芊綿,猶如天上飄落的一塊厚大的綠云,把整個山頭都襯得濃綠漫漶。到了深春季節(jié),白中帶絲絲淺紅的桐花就從濃綠的樹葉中伸出,綠白相間,別樣好著。我總認為那是山村景物畫中最美的一幀。面對此景,人們會不由得感激陽光雨露的慷慨:對大地上的萬物,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毫不吝嗇,不分彼此,養(yǎng)育得綠肥紅艷,水靈嫩碧。那些高大挺撥、青翠幽靜的桐子樹的葉子更是有著不同的韻味和神采,寬大而厚實,呈現(xiàn)出一般的樹葉無法比擬的豐腴寬宏,大口大口地吸納天地間的雨露。我有時想,桐子樹是靠著寬大的葉子吸收雨露的澆灌才長成如此茂盛的。朝陽里,露水在葉片上晶瑩瑩的滾動著的緩緩流向邊緣,滴落在樹灰白的枝上、干上,進而浸潤到樹的蔸下。到了秋天,桐子樹的葉子凋零了,露水就順著樹光禿禿的'枝丫、皮膚滲透進它的體內。若是少了雨露,世上哪來壯碩婆娑的桐子樹,又哪能結出油汁飽滿的桐籽。秋將闌珊,也就到了收獲桐籽的季節(jié)。人們采摘下桐子,剝去外殼,將油滑溜光的仁兒,曬上幾個時日,就可以換取黃燦燦的桐油。
桐油的用途是涂刷家中木制的用具。臉盆、腳盆、水桶、尿桶、犁、耙等用具涂刷了幾遍桐油,就不易腐爛,經(jīng)久耐用,那些盛液體的就不會滲漏。到了農歷六月,太陽最火辣的時候,人們就會將木制的用具洗凈,放在太陽里曝曬,等完全干燥了,就頂著火辣辣的太陽,將桐油涂抹上去。邊刷,你仿佛能聽得到木料“吃”油的“吱吱”聲響。如果是新置的用具,要涂刷了再曬,曬干了再涂刷,如是反復幾遍,讓它們吃透了桐油,方能使用。這種勞動的場景,凡是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都有磨滅不了的記憶。后來,時代進步了,工廠生產的塑料用具代替了木料制作的,桐油派不上了用場,人們也就不撿拾桐子了。塑料用具的登場,意昧著漫長的農耕時代將要謝幕,一些沿襲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傳統(tǒng)用具黯然地退出了歷史舞臺。工業(yè)化的快速生產,帶來了物資的豐富,源源不斷地補充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所需,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變快了,變便利了,變現(xiàn)代了,但接下來的是工業(yè)的污染,環(huán)境的惡化,生態(tài)的退化,人們的健康受到威脅。桐油沒有了使用的價值,桐子樹也被人們砍伐當了柴火。從此,家鄉(xiāng)的土地上就缺少了桐葉桐花的飄搖。等到這種植物的消失,人們才感到桐子樹與眾不同的濃綠多么的意韻無窮,多少的彌足珍貴。于是,鐘情桐子樹的鄉(xiāng)人,帶著對它眷戀,在山邊邊種下了兩棵桐子樹,讓屋場前長久地飄動著桐子樹的身影和樸素的桐花芬芳,緩解人們對桐子樹的念想。那兩棵桐子樹不負鄉(xiāng)人所望,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在歲月的磨礪中,丟棄煢煢孑立的孤單郁悶,不改變以往的秉性,依然以葳蕤蔥郁,樹葉婆娑,深綠如黛的昂揚姿態(tài)佇立在貧瘠的土地上,孤獨中顯出堅毅和執(zhí)著,靜穆中展現(xiàn)熱烈和向往,深沉中坦露不屈和孤傲,以不蔓不枝的端莊形象示人。它如特立獨行的物種,在自然的懷抱中張揚著生命的活力。你看,那葉子依然犖犖大方地生長著,在春天里不亢不卑地唱著昔日的歌謠,搖曳出大而質樸的深綠;那花兒依然從容自信地綻開著,吐露著幽幽芳香,展示出含蓄的秀美和不一樣的別致;那青果依然密密地掛于枝頭,不顯半點無人問津的自卑,豐厚而沉重,自信地做著肥沃腳下土地的夢想。桐子樹的熱烈、執(zhí)著、自信,以及漠視被遺棄的冷傲,頂風冒雨的頑強,成了這塊土地上仍然留守的人們精神的象征——他們在寂靜的鄉(xiāng)村里,守望著熟悉的土地和風物,守著已往的舊夢,在冷清中沒有半點怨言。
我第一次認識桐子樹,是在春天家鄉(xiāng)的那片桐樹林里,它們以挺撥茂盛的模樣走進我的記憶。打那時起,我就喜歡上了桐子樹青秀的樹形,喜歡上了它寬厚的樹葉和淡雅的花朵,喜歡上了它葉片上晶瑩的露珠。后來,我還喜歡那桐籽榨出的金燦燦的耐看的桐油,喜歡看大人們聚精會神往用具上涂刷桐油的悠然動作。盡管在歲月匆匆的腳步中桐子樹被時代的進步淘汰了,被一些人忽視、忘卻了,甚至遭到了遺棄的命運,但我卻深深記得這種不事聲張的樹種,記得它的樸實無華,淡雅清秀;它的獨特清幽,如畫如靈;它的孤傲靜穆,如夢如訴,記得它給人們帶來的青翠、嬌艷和實惠。
狀物散文意思篇四
不知哪年開始,我無意在花卉市場看到米蘭,便為這個開著小米樣細碎黃花,卻清香怡人,有著圓潤油綠干凈小葉的喬本花木傾倒,愛的不行,隨即買回一盆。
從此,二十年來,米蘭成了我陽臺的經(jīng)久???。
即便,明白鄭州花卉市場比老家大得多,但是,搬家時我還是毫不猶豫地把這盆米蘭帶到鄭州,我是一個戀舊的人。
在老家,每到春天我便到市場買回一棵,放在露天的陽臺,每次回來,隨著風,滿園的幽香,心清神爽!而到冬天,我即便是用舊棉衣包裹,放在臥室,還是無法阻擋她被凍死。來年再買,再買,再買!
在鄭州,因為有暖氣。米蘭冬天還會蓄滿小蕾,甚至清香滿溢,正午,把她移至陽臺,在冬日柔和的暖意里,她便悠悠地香撫著我的孤獨,我的夢境。
米蘭花期很長,如果溫度適宜,她會從春和景明的早春一直到白雪融融的初冬,一期接著一期次第,就這樣,悄悄地孕育,悄悄地綻放,她總會在夜晚淡淡的月光下,輕悄悄地一點點地沁進心脾,給人暖暖地撫慰。
十年別離,十年長寂,米蘭是我最好的陪伴。
這一陪伴便是二十幾年!
我喜歡她的優(yōu)雅,她的恬淡,她風輕云淡的內斂和悠然怒放的清閑。
去年秋天,正待米蘭再一次吐蕾綻放,卻發(fā)現(xiàn),一半的花枝枯萎,葉片變黃,我剪去細枝,施些草木森林肥,相信來年春天她會繁茂如初??墒?,春天到了,她徹底地枯死。
想著可怕的病毒,我收拾好凌亂的心情,把枯死的半只拔去。
直到后來一個特別靈秀的女友提示:我方記起:在米蘭半枝枯死的同時,家里養(yǎng)的小錦鯉死了一條,搖錢樹也莫名其妙地枯死了兩支……這是一種征象!
從此,我相信一切都是命定!
如今,這半枝的米蘭矜持而繁茂地開著,她的清香依然是我空寂夜晚最好的撫慰。
在米蘭悠悠的清香里,我明白傷害是不得已的愛!我明白世事無常,對親情倍加珍惜,我明白在時間的流里,陪伴,不論長短都是欽定的緣分,都值得感恩!
在米蘭潔凈的清香里,我學會了取舍,懂得隨緣自適!
狀物散文意思篇五
對一個地方思念久了,就有一種隱隱作痛的感覺,好像那里是前世,魂牽夢繞的傣家村寨,那是我曾經(jīng)工作生活八年的地方,每當想起那美麗的村寨,便有一種柔軟的牽掛。
山風吹動晨霧,像一條條白緞,輕輕地,慢慢地,把錯落有致的村寨,纏繞上一層薄薄的柔紗。一幢幢別致、風情獨特的竹樓,被寨邊大榕樹、芒果園、椰子林隱掩,滿眼望去,這里的一切都染成了翠綠。
寨邊的木棉,張開舒展的雙臂,綻放著紅色的花蕾,等不及綠葉的陪襯,就將激情點燃。多情的桃花,似粉紅的云霞,印染在綠樹之間,好似嬌羞少女臉上飛出的紅暈,增添了幾分柔情。稻田伸向山邊,在竹樹間綻放,在阡陌間勾勒,一絲靈動與飄逸,溢滿了濃濃的詩意。春天的稻田更讓人著迷,勤勞的傣族兒女把秧苗插到山邊的同時,也為稻田賦予了格外的美麗。錯落有致的稻田裝滿了清洌的山泉,如散落在哀牢山間的奇幻魔鏡,將七彩的云霞,絢爛的彩虹,將天地萬物都倒映其間,將天下最美的景致都折射其中。陽光灑在水面,放射出粼粼波光。一分蒼茫的安然和沉靜,一樣斑駁流溢的倒影,就像一幅山水畫卷,撐起了渾厚凝重的一線藍天??恐趭^和才智,傣家在這里創(chuàng)造出了光輝燦爛的文明印記。一片片稻田,把傣家的村寨,山野和大自然那么和諧的連在了一起。
踏著竹做的小橋,繞過水氣彌漫的小溪,沉浸在一個古老的夢里。天空中飄著蒙蒙的雨絲,只聽見雨落芭蕉的聲音,只看見那輕盈的雨滴,落在新發(fā)的綠葉紅花上,便使得這天然的綠和紅,顯得那么的嬌嫩。細雨纏纏綿綿,整個村寨都被潤濕,這縈繞著綠色的雨霧,像是一層輕薄的白色面紗,遮蓋了村寨的譎奇,卻也給這原本的美麗風景增添了幾分神秘。
站在蔑芭鋪就的竹樓上,壩子的盎然綠意涌來眼底。椰林追著綠云,甘蔗溢出醇甜,茶葉飄蕩清香,無處不醉人。到處是密密莽莽的青,到處是潮卷浪翻的綠。遙望天盡地邊,偶爾才露出一抹空明的山影。綠浪中,垂蔭覆地的大榕樹,蔥蘢的鳳尾竹,碩果累累的檳榔,裝點著風情萬種的傣家竹樓。
流過竹樓間小河靜靜流淌,拍打著竹樓千古的幽夢。寨子里一片靜謐,竹林深處,傣家少女挑水走過,長長的筒裙,隨著阿娜的身軀一起擺動。傣家少女是水做的妖姬,水是傣家的靈魂。竹樓有水相伴,泉音叮咚,增添了一種悠閑,一種淡雅,一種從容,何況這里的水,還有竹樓相伴。自然和諧,古樸而清麗的竹樓,傳承著水的溫柔,春的永恒!
石斛花香飄滿竹樓,仙人掌圍成的籬笆開滿鮮花,鳳尾竹颯颯搖響,芒果伸手可觸,壓彎枝條的柚子,敲打著竹樓的房檐。走進竹樓,溫柔似水的傣家姑娘會姍姍地走來,送上一杯糯米香茶,輕輕將茶放下,然后嫣然一笑。彩色的筒裙,芳馨的氣息,淡淡的茶香,嫣然一笑,猶如一支曼舞的孔雀。走進寧靜祥和的竹樓,就有了那種前生今世之感。這感覺,仿佛是穿越古老的時空,等待了千年,在心靈間飄動。
晚霞漸漸被綠色溶盡,夕陽披著淺綠亮麗的`婚妙,緩緩的牽引著山后的圓月。蟬羽的月色從屋頂滑向陽臺。高大的蕉葉姍姍地把皓月托起,傣寨的月亮,品味著綠色的夜空,感受著歲月的滄桑。雨林風柔濕潤,椰樹亭亭玉立,鳳尾竹脈脈含情。坐在竹芭鋪就的陽臺上,笑語拂去疲憊。這個時候,竹樓滿充滿溫馨,吉祥與幸福。
在茶的芳香中,月光撥枝踏葉而來,漫進人們的心湖。竹林中流水潺潺,此刻映著月光,顯得格外的清涼。清風徐來,夜空彌漫幽香,令人心動起來,頓升隔世之感。竹樓前蔥蘢的鳳尾竹林里,傳來小卜冒情意綿長的歌聲,伴和著唧唧蟲鳴,隨晚風飄得很遠很遠。
喂喂啊羅——
阿妹的月亮掛天上
阿哥把蘆笙吹響
抬頭看這月色朗朗
竹樓旁邊有鳳凰花香
還有阿妹銀鐲叮當
月影在波光中蕩漾
心兒飛出鳳尾竹旁
心兒就快(要)飛到天上
啊喂啊喂啰外
柔婉的歌聲,流淌著傣家氣息,軟軟柔柔,像一只撥弄你心弦的手,那原汁原味的傣家韻味,永遠纏綿在心中。這時,月亮變得嫵媚而清麗,正在河邊沐浴的傣家姑娘,沐出一懷愜意,沐出一臉羞怯,沐出一陣銀鈴笑聲。輕快的鼓點,悠揚的鑼聲飛來耳畔。循聲而來的傣家少女,走向如癡似顛的小伙,舞步輕盈踏月,歌聲流水行云。姑娘們用流蜜的雙眸,瞻望自己的情郎,雙眼里閃現(xiàn)著七彩的陽光。雙雙隱蔽于大榕樹下,或坐在芭蕉叢里,花香正馥郁,月光正融融,兩顆相愛的心,化作傾訴衷腸的千言萬語。帶著些許的欣慰,風中的竹樓在慢慢沉醉。
月光下的竹樓分外妖嬈,而這竹樓是永遠的見證,它映照出柔情,也映照出滄桑,在這樣的月夜,靜靜地坐在竹樓窗前,夜風吹動了竹林,月光與歌聲交匯,這時候,悄悄地有了一片心情的寧靜,溶在人生如夢的感慨里。
月光下的竹樓,風中的竹樓,也成了我柔軟的牽掛。月還是令人充滿幻想的月,人已隔了千山和萬水,卻是一樣的思念深深。
狀物散文意思篇六
我家住在一樓,后面有一個小院,小院里經(jīng)常長滿各種不知名的花草。今年的春天,我打算種一些向日葵。
于是,媽媽幫我買來種子,我翻開小院里鋪砌的磚塊,開出一小塊土地來,松松土,把事先浸泡過的葵花種子,小心翼翼的埋在土里。由于種子泡過后剛剛冒出小丫尖,很嬌嫩,我真擔心它們活不了呀。于是我每天放學都會去看它們。一天、兩天、三天,怎沒還沒長出來呀,可是第五天一大早,我跑到院里一看,呀!我的向日葵長出來了,小芽兒彎彎的,還帶著瓜子殼呢,好可愛啊!
我學著媽媽澆花的辦法,每天用收集起來的淘米水給小向日葵澆水,它們生長的很快。又細又長的嫩芽慢慢變粗、變壯,終于長出了第一對小葉子,嫩綠嫩綠的?;ㄇo越來越高,葉片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我種的向日葵們一片生機勃勃,真是令人興奮!當向日葵的葉子長到手掌那么大時,花桿頂端長出了一個小小的花頭,有核桃那么大,緊緊地包著,花桿和葉子上長滿了細密的、白色的小毛刺,有點扎手。再過些日子,花桿更高了,葉子也更大了,花頭也像一個小碟子那么大了,棋盤一樣的花盤上,開滿了小黃花,花盤外圈是長長金黃色的花瓣,開花了!
帶著疑問我上網(wǎng)查閱了資料,資料上說:葵花結籽一般靠蜜蜂和風力授粉,干燥的天氣有利于蜜蜂授粉,多雨的天氣卻對授粉不利,容易空殼,一般在百分之四十以上,但可以人工授粉,把兩個花盤互相摩擦就可起到授粉的作用,每兩天一次,有三五次又會有很好的效果。啊,原來如此,看來沒有點種植知識就不會有好收成?。棵髂?,我還會種向日葵,不僅有種植的辛苦,還有收獲的喜悅和增長的知識呢!
狀物散文意思篇七
讀書筆記
最大的麥穗
人們常說,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說的與《最大的麥穗》中蘇格拉底告訴弟-子的一樣。 古希臘大學者蘇格拉底讓弟-子們摘麥地里最大的一個麥穗,只許進不許退,弟-子們總認為機會還很多,不許過早定奪。結果,到了麥地盡頭時,他們每個人都兩手空空。 文章最后一句話說: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讀著讀著,我聯(lián)想到我的表哥。 我表哥讀完大學,考取了本科生。他那時二十多歲,正是志高氣昂的時候,他準備以他寒窗苦讀十多年學來的東西在社會上打拼出一片新天地。他積極地找工作、面試、他認為他是一個工程師,這門技巧可是很多人沒有的,建筑公司搶著要呢!他總嫌人家待遇差,一連找了兩年工作,面試了幾十家公司,姨媽經(jīng)常勸他說,找一份好一點的工作就算了,從低層開始,后來表哥終于開竅接受意見了,四年后的.今天,他的年薪已是六位之數(shù)。 做人和拾麥穗一樣,機會便是其中一個個大大小小的麥穗,就象做作業(yè),做作業(yè)是見識試題的機會,看課外書是獲得知識的機會,做家務是鍛煉獨立能力的機會…… 我們不能好高騖遠,要懂得把握住眼前的機會,人生路的確很長,但是這是一條只進不退的路,路上的機會每個人均等,懂得珍惜機會的人才能大展鴻圖。相反,那些不懂得把握時機的人只能在他沒有珍惜的機會面前抱怨自己不幸運,沒有機會。
散文
我一直以為以前的傷已經(jīng)很深,很痛了
我一直也以為自己不可能會再有愛人的能力了
我一直更以為自己從此以后不會再相信世界上的真愛了
直到遇見你
讓我明白了原來我還可以有笑容
讓我知道了原來我仍可以擁抱春天
大家都說男才女貌
都羨慕我們的默契
都流傳我們的故事
一直心想是一種奇跡
并堅信這個奇跡可以一直延深
于是,我對著老天道感謝
感謝他讓我碰到了一個好男人
感謝他讓我離開了郁悶的昨天
感謝他讓我走出了人生的低谷
可是,為何會這樣
原來我的痛還不止以前那樣
上天跟我開了一個更大的玩笑
我已經(jīng)沒有了眼淚
麻木的痛和傷或許只能用無助和凄涼來形容
我甚至想告別這所有的一切
可是太多的責任讓我沒有了勇氣
朋友跟我說活在世上就是一種幸福
為何這種幸福來得如此的辛苦
悼念成了我一天所有的功課
自我解嘲也變成了一種習慣
快樂與不快樂或許無關緊要
緣來緣去原來可以如此簡單
深刻的懂得
人世間的恨
可是又能如何
因為那種恨實在是來得太過心碎
太過心碎
告訴自己忘記昨天吧
告訴自己并沒有做錯什么
或許愛情里面沒有誰的錯與對
他不愛了就是不愛了
何必給自己那么多的苦惱
這么多的痛都過了,這又算什么.
苦笑,只能是苦笑
這么真的情感他都不懂得珍惜
我又何必為難自己呢
真的到此為止了
我不能再這么消沉下去了
輕輕的告訴自己
命運雖如此,還是要做好自己
狀物散文意思篇八
江蘇省蘇州大學文學院夏繼清
江蘇省淮安市第一中學卜平
隨著高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語文課程與教學研究的重心,已轉移到語文課程與教學內容的建設。從教材選文的數(shù)量來看,蘇教版高中的教材選文,尤其是現(xiàn)代散文,幾乎占據(jù)語文教材選文的半壁江山。在散文教學內容的確定上,當今的中學語文課堂上有不少教師仍然不知所以。筆者從黃厚江《葡萄月令》教學內容的確定受到啟發(fā),試著從立足文本、關注學情、文章體式、編者意圖等方面來反思寫景狀物類散文教學內容的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