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我有一個夢想教學反思篇一
xx月xx日下午我們語文組的老師聽了我的一堂公開課,從課后老師們的評價來看,我的這節(jié)課是比較成功的,體現(xiàn)了新課改的精神。
作為一名課改大潮中的新青年教師,面對《新課程標準》,在教學工作中應該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為課改貢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F(xiàn)將本課教學過程中的幾點反思總結如下:
1、總體來說這堂課的教學效果良好,三維目標和教學重點都得以落實。
2、本課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在這節(jié)課中,我始終貫穿一切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充分、有效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指導作用。在課前讓學生自主查閱有關資料和預習質疑,在課上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進行全班交流,讓學生充分展現(xiàn)他們的個性和思維,給學生以充分的發(fā)揮空間,讓他們暢所欲言,使他們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3、本課教學思路清晰。我首先為學生設置了一個問題:如果同學們面對本文的文題時,你們將從哪些角度來寫夢想呢?學生的回答是:“夢想是什么”、“為什么有這樣的夢想”、“怎樣實現(xiàn)這個夢想”。這是學生的思路,我沒有按照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思路來分析課文,而是按學生的思路來分析課文,并讓學生在文中找出所對應的段落并加以概括馬丁.路德金的夢想是什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夢想?怎樣實現(xiàn)這個夢想?學生自己出結論后,也就理清了作者的演講思路。
我有一個夢想教學反思篇二
根據(jù)學校的安排,我于5月份在我校高一(1)班開設了一堂活動展示課,與高一的同學共同學習了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
1。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演講稿,是馬丁路德金的成名作品,在世界文學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作者通過激情揚溢的演講,希望能喚醒數(shù)以萬計的備受白人壓迫而不敢反抗,精神麻木的黑人,引導他們?yōu)榱藸幦∽约旱恼?、合法權力而進行不斷地斗爭。所以我在課前準備帶領學生去分析演講稿的寫作特點,并領略馬丁路德金充斥于字里行間的強大號召力和感染力。欣賞里面的語言特點和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2。學情分析:
由于是借班上課,對高一同學的認知水平了解程度不夠深刻,所以課前讓該班級的任課教師帶領學生反復朗讀了本文。先從直觀上對本文有一個客觀的了解。
剛進入課堂時,由于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教師,學生表現(xiàn)有些拘束,所以打開僵局顯示尤其重要。于是,我采用教師范讀的方式,讓學生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并要求學生在文中圈劃出重點。了解本文作者的寫作意圖。然后讓同學讀朗自己所圈劃的重點。學生情緒得到有效的調動,班級氣氛開始活躍起來。接著能過對比分析的方法,欣賞文章中比喻、排比、對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及表達效果。讓學生初步了解演講稿的語言特點及各種修辭手法的妙用。
對學情掌握程度仍有所欠缺,學生對文本的熟悉程度仍不夠,所以在教學推進的過程中,不夠順暢。此外,自己在面對這種復雜情況的處理方式仍不夠自然,有待改進。
我有一個夢想教學反思篇三
12月28日下午我們語文組的老師聽了我的一堂公開課,從課后老師們的評價來看,我的這節(jié)課是比較成功的,體現(xiàn)了新課改的精神。
作為一名課改大潮中的新青年教師,面對《新課程標準》,在教學工作中應該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為課改貢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F(xiàn)將本課教學過程中的幾點反思總結如下:
1、總體來說這堂課的教學效果良好,三維目標和教學重點都得以落實。
2、本課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在這節(jié)課中,我始終貫穿一切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充分、有效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指導作用。在課前讓學生自主查閱有關資料和預習質疑,在課上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進行全班交流,讓學生充分展現(xiàn)他們的個性和思維,給學生以充分的發(fā)揮空間,讓他們暢所欲言,使他們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3、本課教學思路清晰。我首先為學生設置了一個問題:如果同學們面對本文的文題時,你們將從哪些角度來寫夢想呢?學生的回答是:“夢想是什么”、“為什么有這樣的夢想”、“怎樣實現(xiàn)這個夢想”。這是學生的思路,我沒有按照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思路來分析課文,而是按學生的思路來分析課文,并讓學生在文中找出所對應的段落并加以概括馬?。返陆鸬膲粝胧鞘裁??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夢想?怎樣實現(xiàn)這個夢想?學生自己出結論后,也就理清了作者的演講思路。
4、讀寫結合運用較好。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感受排比句式的表達效果,應用到寫作中去,提高表達能力。所以在課上我讓學生通過比較誦讀領會作者傾注在所述夢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實現(xiàn)夢想的堅定新念,在誦讀中體會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和表達效果。正如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師曾說的:“精彩片段,不惜重錘敲打,直到打出火花?!彼灾攸c段落我讓學生讀了兩遍。學生能體會到全文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和排比句式的效果和妙處,順水推舟,引出課堂練筆,出示四幅圖片,讓學生以“我有一個夢想”為題,當堂訓練寫一段排比句,表明自己對治理環(huán)境的渴望,5分鐘后讓學生讀自己的作品,然后師生共同點評。讀寫結合使學生學得有針對性,有實用性。
本課教學有以上優(yōu)點外,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不足之處是學生回答問題不夠積極踴躍,我分析原因有如下三點:
1、學生課前預習不夠充分,所以害怕答錯問題。
2、我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有些短,學生還未思考好,我就提出問題。
3、我所設置的個別問題過難,學生很難回答。比如:讓同學們用排比句的形式來評價馬?。返陆鸬膲粝耄鶄€排比句),提示:可以從文采、表達效果、結構等方面進行評價。經過我的提示學生只能回答出表達效果,其它的根本回答不出來。
如果再次施教,我將會把有些問題設置的更有趣味性,這樣更能有助于學生對本文的理解,并且多給學生一些思考問題的時間,讓他們能更好的思考并回答好問題。對于個別過難的問題我決定改變題型來提問,比如:讓同學們用排比句的形式來評價馬?。返陆鸬膲粝耄鶄€排比句),提示:可以從文采、表達效果、結構等方面進行評價。這個問題我打算改成填空題來出現(xiàn),并且給出文采方面的評價,這六個排比,(文采)如長虹貫日、瑰麗絢爛;其它兩方面的評價用填空的形式來完成,(表達)如、;(結構)如、;相信再次經過這幾方面的改正,我的這堂課一定會更加完善的。
我有一個夢想教學反思篇四
今天學習了《過秦論》的前兩段,在了解了組要戰(zhàn)國的歷史背景以及有關事跡的基礎上,對聯(lián)縱的失敗也有了初步判斷能力。不過鄙人在這并不想多費一點周折,我大概概括幾點:用人失當、戰(zhàn)略失策、私心作怪等等。
劉老師問我們目前有什么想法,我有所思卻不知何以言明,周圍的同學被一個個叫起,道著大同小異的看法。我不問自答:“要做到絕對信任這是不可能的事,當他們在聯(lián)合攻打秦國時一定會量著打敗秦國以后自己怎樣才能吃掉這個大肥肉?!?/p>
當時心里還有別的話,不過不善言語,所以作罷了。
先說說看滅秦失敗的見解吧,以鄙人對戰(zhàn)國時期各國的恩怨模糊的記憶,和個別諸侯國主上的失策,可以斷定“合縱締交”的戰(zhàn)略是終歸失敗的。若不是齊人私下撤軍,亦不至于其他國家的軍隊失敗退場;若不是互相猜疑,亦不至于“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函谷關)”;若不是私心作怪,思想不宜,亦不至于“從散約敗”!說到底,“從散約敗”的原因僅說是私心作怪導致的也不足為過。
我大膽做一個假設:假設六國滅秦以勝利而告終,結果又會如何?在那時候,秦國已有巴、蜀以及其他“膏腴之地”,可謂地大物博。這塊大肥肉的主人不在了,其它的外來者會怎樣對待它,我們可想而知!必定是強健者居多,弱者得少,更有甚者絲毫不擁絲毫。戰(zhàn)國時弱小者如中山國、衛(wèi)國和楚國等,這些小國命中注定被欺負,不論孰勝孰敗。如齊國和趙國,這類能與秦國抗衡的強國無疑是獲利最多的。當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壯大自己以后,固然走秦國的路——“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假設齊、趙中一國舉兵天下,而各諸侯國又恐懼,又“會盟而謀弱‘齊(或趙)’”,我想這次的“以多欺少”未必像打秦國那樣是哪里了。畢竟兩家都在亡秦的時候占據(jù)了肥饒之地。因此,統(tǒng)一天下者要么是齊國,要么是趙國了。
回到史實中來,在“從散約敗”以后,各國居然“爭割地而賂秦”,簡直可笑之極!難道那些“肉食者”都不知道這是喪權辱國、慢性自殺的行為嗎?我想并非如此。畢竟締雖敗,士然在。明智之士一定知道這是不行的,我想問題出在諸侯國的君王身上。他們只想著自己的安全和衣食住行,根本不把國土和人民考慮在內。
不論是誰統(tǒng)一天下,都是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奮進和發(fā)展?!胺志帽睾?,合久必分”,這是中國古代史的循環(huán)法則。
我有一個夢想教學反思篇五
進一步了解演講詞的特點
結合背景資料理解演講目的及意義
理清演講思路,體會其強大的邏輯性,體會全文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并學習運用到寫作中去,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本文是應用文,我主要采用誦讀法與討論法。通過誦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潛移默化地積累語言知識,體會作者文句中蘊含的感情,領會演講的魅力及排比句式在演講中的獨特效果。對難點的突破主要采用討論法,通過設計問題,以啟發(fā)引導的.方式,讓學生開展積極的討論,自己去分析,去感悟,最后由教師補充點撥歸納。領會作者傾注在所述夢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實現(xiàn)夢想的堅定信念。
教學中最成功地案例簡述環(huán)節(jié)八:拓展訓練:出示四畫面。水污染、空氣污染、垃圾成山、沙塵暴。讓學生也以“我有一個夢想”為題當堂訓練寫一段排比句,表明自己對治理環(huán)境惡化的渴望。
幾分鐘后指定兩生讀自己的作業(yè),師讀自己寫的。
這是我聽課時隨手寫的課堂作業(yè):
我有一個夢想,讓所有的沙漠都變成綠洲,再也沒有鋪天蓋地的沙塵暴,遮擋我們的雙眼;
我有一個夢想,每一條河流都清澈見底,不再泛起骯臟的白沫,讓每一條魚兒快樂的嬉戲;
我有一個夢想,每一片天空都碧藍如洗,不再涂抹滾滾的濃煙,讓每一只鳥兒自由的翱翔;
我有一個夢想,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不再有垃圾堆積成山,讓每一個孩子在綠樹下草地上健康的成長。
我有一個夢想教學反思篇六
課后我進行了深刻反思。我卻在具體執(zhí)教中犯下了前置性作業(yè)與教學設計“兩張皮”現(xiàn)象和課堂缺失讀聲等錯誤。自責至今,反思如下:
首先,教學設計和前置性作業(yè)“兩張皮”現(xiàn)象,令我追根溯源。
課的設計應當是和前置性作業(yè)一致的,目標達成樣題的檢測也應與之前的兩項相互照應。集體備課的時候,我的前置性作業(yè)設計方案里就因為沒考慮課文的預習,而是重在啟發(fā)對夢想這一話題的思考與交流,而受到了批評。陳珂老師及時明確前置性作業(yè)設計的三個原則:一針對讀準確文章,通過查字典讀準字音弄懂詞意上設計題目一;二是針對文本主要內容的挖掘,課文主要問題的思考與解答上設計;三是拓展延伸,或者發(fā)掘文本內涵。如今想來那樣確實太天馬行空了,背離了文本教學的主旨將不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明確目標,我重新設計了前置性作業(yè),后經陳柯老師電話指導,刪繁就簡確定下的前置性作業(yè)和目標達成樣題就切實可行了。
然而,我對前置性作業(yè)的認識還不夠準確,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上我才橫生出許多枝節(jié),以至于搶奪了學生朗朗書聲的空間,混亂了學生的思路,這就是我自責最深的地方。
過去的一周里我也用心備課了,卻只是備在自己的思維局限內,如果我懂得舍棄,學生交流的目標將專注,思考的切入點將更準確,是我的天馬行空混亂了這一節(jié)課。在上課中,我一步步迷了路,以至于慌亂。慌亂使我失去了常態(tài)課下的機智靈敏,這節(jié)課不如我常態(tài)課靈動。
其次,生本小組的建設還需努力。
哪里有漏洞,哪里就有發(fā)現(xiàn)。
我對生本理念很有感悟,在實施的過程中卻偷懶取巧,缺失對生本小組組建后的培養(yǎng),總是課堂上隨機點撥,被課堂觀察的狀態(tài)下,我本人已經失去了點撥能力的時候,生本小組研討就缺失了主心骨,課堂研討就會有無效現(xiàn)象,學生傾聽會有游離狀態(tài)的出現(xiàn)。當小組成員用具體詳實的數(shù)據(jù)談課堂中對某小組抽樣觀察后發(fā)現(xiàn)的問題時候,我羞紅了臉。
張瑜老師和王坤老師給出具體對策的時候,我感激萬分,并痛下決心:1、一定要用心培養(yǎng)小組長,使其具備主持交流的能力;2、設計前置性作業(yè)要刪繁就簡,檢查回饋一定要及時,重視對學生作業(yè)的二度加工3、教師課堂用語要有點石成金的妙用,還要通過評價體系進行引領。
痛定思痛,提高語文教學能力迫在眉睫,爭取更多機會歷練,同時期待小組成員任喜梅老師同一課題下的精彩呈現(xiàn),我將虛心學習。
我有一個夢想教學反思篇七
這篇文章已經上過多次,也拿來當過賽課篇目,今日又拿來做公開課,不是我不負責或隨意地把舊日已有的東西拿出來充數(shù),可以說,我更加細心地備課,更加講究設計感和現(xiàn)場感,因為我想要超越兩年前的我。今日的我在新的一輪循環(huán)中,面對不同的學生,怎樣把我已經激情過的文章跟他們再來一次嶄新的碰撞,怎樣才能收到我更期待的效果,這才是我要考慮的。新的嘗試,新的挑戰(zhàn),我要在這種循環(huán)的教學中去尋求新的變化和心的變化!
首先值得我欣慰的是我高一(9)班的學生,我們的準備僅僅限于早讀的時候通讀了兩遍,但是同學們這節(jié)課上的配合,跟著我一起入境出境,可以說已經達到了我的預期,他們的掌聲足以表達他們對自己的肯定和對我們師生合作的滿意。
其次,就本節(jié)課的設計來說,我覺得我應該思考這么幾個問題:
1、掌握基本的演講技巧
演講是技巧性較高的語言表達,還確實不是一節(jié)課內可以讓同學們學會的,只能說在課堂上盡量讓學生有點演講的味道,所以關于演講的技巧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就要不斷地貫徹和練習,讓盡量多的學生能熟悉并掌握基本的演講技巧。
2、了解本文的演講內容
對內容的理解是學習任何一篇文章的先決條件,這篇文章內容簡單,思路也不復雜,我把全文的內容解讀為如下四個環(huán)節(jié):受苦難——來聚集——說夢想——唱自由。其中把聚集的斗爭方式和夢想的內容作為重點來解讀。
3、體會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情感
金的情感在本文有理性的一面,也有激情的一面;有憤怒的一面,也有歡喜的一面。這些情感隨著金的演講用不同的文字表達出來,所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了解是準確把握其情感的基礎。相對應以上內容來說,作者情感也在發(fā)生變化:悲憤——理智——期待——欣喜。其中把對夢想的期待和自由的欣喜作為演講的最高潮。
這節(jié)課怎樣讓學生“入境”,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因為只有學生進入了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氛圍,能跟著他的演講一起心潮起伏,才算是真的“入境”了,但是光憑對視頻文件的觀看和對文字的閱讀是不足以“入境”的,于是我設計了以下環(huán)節(jié)來讓學生“入境”:
1、課前的情境代入法
課前我讓同學們能設身處地,把自己置于這25萬聚集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前,給自己換上黑色的皮膚,作為其中的一員來“切身”體會當時參與聚會的心情。
2、用“我們”的口吻來訴說黑人的生活現(xiàn)狀
我查找相關資料,了解黑人在20世紀中期的真實生活狀況,再讓同學們用“我們”的第一人稱口吻來分條陳述自己的生活現(xiàn)狀,且對同學們的稱呼變“同學們”為“同胞們”,進一步調動大家這種羞辱和悲憤的心理。
這篇演講辭沒有特別難理解的詞句,馬丁·路德·金作為黑人的演講背景同學們在歷史課的學習中已經了解較多,于是很難做到淺文深教,似乎也沒有太大的必要。但是其中我覺得有一個點是值得大家討論一下的:馬丁·路德·金提倡的非暴力反抗方式。因為社會進入到現(xiàn)在,文明程度越來越高,還是存在著許多用暴力方式來解決問題,那么,為了在這堂課上教育大家要善良、要理智、要和諧,更加智慧地為自己爭取權利,這個問題的討論還真顯得比較重要。于是我拋出這個問題讓同學們討論,封林均和吳佳懌同學說出了暴力方式的弊端,陳抒語同學說出了非暴力帶來的好處和受人尊敬,這和金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是直接相關的。這樣比較深度的和有教育意義的討論就自然達到了我的教學期望。
整篇的演講辭,處處都可以作為同學們效仿演講的材料,但是在一節(jié)課內,把哪些內容作為演講的典范,確實需要斟酌和裁定。我選取了四個點,都是經過深思慎取的:
1、黑人對現(xiàn)狀的絕不滿足
這里的黑人現(xiàn)狀需要同學們來演講,因為長期的壓榨使黑人悲憤與不滿與絕不合作的態(tài)度在這里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出來了。
2、大聲說出我的夢想
這里的夢想不是某一個人的夢想,是美國所有黑人的夢想,是馬丁·路德·金演講的核心部分,大家今天就是為了說心中的夢想而聚集起來的,所以必須作為文章的高潮部分來模仿演講。
3、讓自由之聲在每一個角落響起
這個地方很多排比句,作者不厭其煩地把每一個地點拿來做排比,自然有他的用意,這時候的情感也是很熱烈的,作者希望真正的自由在美國的每一個角落,而不是某些地方實現(xiàn)就行了。
4、 一起歌唱古老的“黑人靈歌”
這是比較欣喜的場面,所有的人一起歌唱古老的“黑人靈歌”,能把大家內心的悲憤、羞辱、不滿等負面情緒一齊清掃,這是給所有人希望和解脫的時刻,是內心最大的期待,因為情感也最易表達到位。
當然,我們當初的教學設計都是期待圓滿的,我們的教學反思也會給自己帶來一些思考和進步,我覺得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這節(jié)課會給學生留下什么印象,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會給學生帶來怎樣的記憶和影響,才是我們做到了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我希望自己上的每一課或多或少都能留給孩子們一些印跡吧!
我有一個夢想教學反思篇八
《夢想的力量》一文是五年級人教保準版下冊第四組的課文。本組課文要求“學生抓住感動我們的地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整組課文都是情感性很強的文章,具有深厚的人文內涵。《夢想的力量》這篇課文充滿了濃濃的人性美,小瑞恩的善良、富有同情心令讀者倍受感動。一個6歲的孩子,為了實現(xiàn)“給非洲孩子修一口井,好讓他們有干凈的水喝”這一夢想,而不懈的努力,終于使夢想成真的經過。體現(xiàn)了瑞恩的一顆善良、堅定執(zhí)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教學中,我先借助課件讓孩子們感受美麗的合肥,然后介紹非洲缺水情況,引入話題,然后提出三個問題:“瑞恩的夢想是什么”“瑞恩是怎樣實現(xiàn)夢想的”“夢想究竟有多大的力量”。為了方便學生理解,我簡單地讓學生列出了分三步實現(xiàn):(瑞恩個人的努力;瑞恩的行為感化他人;努力帶去的幸福)。如果我能在課堂上緊緊把握住學生的情感脈絡,多給學生讀書的時間,指導學生深入細致地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就能更深刻體會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質。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就教學而言,精度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度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薄叭绻蛔⒁庥诰龋雎粤寺宰x,功夫便只做得了一半”?!熬x文章只能把它認作例子與出發(fā)點,既熟習了例子,只定了出發(fā)點,就得推廣開來,閱讀略讀書籍?!边@段話葉老精辟地闡述了精度與略讀的關系,精度是略讀的基礎,略讀是精讀的補充,它們都是閱讀的最基本方法,有著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讀與精度一樣重要?!墩Z文課程標準》也指出:“學會多種閱讀方法?!薄凹訌妼﹂喿x方法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度、略讀和瀏覽?!逼鋵?,在信息時代,略讀更能迅速、便捷地獲取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略讀比精讀應用更為廣泛。我應該教給學生更多學法,并指導應用。
本節(jié)課,我認為自己做得不足的是:
1、沒有更好地顧及不同等次的學生,提問時應該多給后進生一些回到的機會。
2、還應該更注重對課文的品析,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3、時間安排不夠好,以后應該合理安排各環(huán)節(jié)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