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又黄毛片,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在线观看,国产男同GAYA片大全,一二三四视频社区5在线高清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最新宜昌概況導游詞(實用8篇)

最新宜昌概況導游詞(實用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9-17 10:45:16
最新宜昌概況導游詞(實用8篇)
時間:2023-09-17 10:45:16     小編:琴心月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宜昌概況導游詞篇一

雙休日,爸爸媽媽準備帶我到宜昌的兒童公園里去玩,我高興極了。

今天,我們都早早的起了床。梳洗好了,吃了早點,就出發(fā)了。我和爸爸媽媽坐了一個小時的車,終于到了宜昌,我和爸爸媽媽一下車就看到了寬廣的停車場,里面停著大大小小的汽車,走到停車場外,我看到了寬寬的馬路,馬路邊擺放著美麗的鮮花、整整齊齊的,人行道上沒有一點垃圾,干干凈凈的。

我們來到兒童公園的大門前,公園的正中央擺著許許多多的鮮花,五顏六色,非常漂亮;兩旁栽著我叫不出名字的樹木,長得十分茂盛,郁郁蔥蔥。

走到公園,我一眼就看到了鴿子,有白色的,有黑色的,有粉色的……看著好多小朋友在那兒喂鴿子,我也躍躍欲試。爸爸見了,買了包玉米遞給我,我從玉米袋子里拿出幾粒,放在手里,幾只鴿子朝我走來,用尖尖的嘴啄著玉米粒兒,我感覺到手癢癢的,真好玩。

喂完了鴿子,我們朝前走著,突然,我看到了又高又大的摩天輪,我對爸爸媽媽說:“我想玩摩天輪,你們可以陪我一起玩嗎?”

“可以呀?!卑职终f。

媽媽買來三張票,我們走到了摩天輪前,有工作人員把我們送到了車箱里,我們坐在車箱里,車箱慢慢地升高了,我從窗戶往外望,“好高??!”我叫了起來,我又從上往下望,看到了草坪,許多人在草坪上玩耍,車箱升到了最高外,我簡直不敢往下望了,心都快掉出來了,我緊緊拽住爸爸的手,生怕掉下去,還好,車箱又慢慢地下降了,我們走出車箱,我都有點站不穩(wěn)了,頭暈暈的,不過我覺得很好玩。我想:如果再來的話,我還會玩摩天輪。

我們還玩了沙畫、打汽球、碰碰車……公園里還有很多很多好玩的呢!

一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傍晚,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公園。

今天真是快樂的一天。

宜昌概況導游詞篇二

大家好,一路辛苦了,首先歡迎各位來到世界水電之都----宜昌市,我是今天大家的導游小趙,緊隨著汽車的步伐,我們踏上了宜昌之旅,很高興在這個緣分的天空下和我一起漫游宜昌,預祝大家在這里玩的開心,讓美麗的宜昌永遠留在您的記憶里。

在素有“千湖之省,魚米之鄉(xiāng)”的湖北省西部,是三國古戰(zhàn)場,是楚文化發(fā)祥地之一,如今的宜昌是全國新興的工業(yè)和旅游城市,是全國知名的水電城!長江三峽的西陵峽峽畔有著這樣一顆璀璨的明珠:她土地富饒,風光旖旎。這顆明珠正是“此地江山連蜀楚,天鐘神秀在西陵”的宜昌,位于湖北省西部重慶市東部,聞名中外的長江三峽西陵峽畔,因而譽為峽口明珠,她上控巴蜀下引荊襄,素有川鄂咽喉,三峽門戶著稱,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因為它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江,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三國時吳蜀的夷陵之戰(zhàn)就發(fā)生在宜昌。

宜昌市共轄五縣三市五區(qū),有415萬人口,全市面積2.1萬平方公里,城區(qū)面積4249平方千米,城區(qū)人口133.8萬,市內有三條主要干道,東山大道,夷陵大道,沿江大道,自北而南貫穿整個城區(qū),市內橫跨長江兩岸,宜昌交通便利,可謂水路,公路,鐵路,空路,路路皆通。長江黃金水道橫貫宜昌237千米,宜昌港是長江八大港口之一。焦柳鐵路和宜萬鐵路在宜昌交匯。三峽機場是三峽地區(qū)最大民用機場也是國際備降機場。以宜黃高速,滬蓉高速和318,209,055三條國道為主干的公路四通八達。

宜昌在兩千多年前就有了縣治,曾有過夷陵,宜州,峽州,東湖等十幾個名,用的最長的是夷陵,有2400多年的歷史,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的山川形勢而得名。它的意思是說:“山至此而陵,水至此而夷”也就是說奔騰咆哮的長江一到宜昌,江面變的開闊,兩岸的高山也逐漸成為丘陵,清朝雍正年間,朝庭認為這個夷犯了忌諱,因為漢人們把他們稱為夷族,所以改名宜昌,為什么叫宜昌呢?宜昌有順應天時宜于昌盛的意思,一直沿用至今。又因地扼長江三峽之口,故有峽州之稱。清朝雍正改稱為宜昌取于“宜于昌盛”之意。更因位于長江中上游的結合部“上控巴蜀,下引荊襄”于是又有著“川鄂咽喉”“三峽門戶”的美稱。

夷陵千年滄桑話,距今20萬年前,清江流域就有“長陽人”的活動。境內數十處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fā)現,證明早在五六千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在戰(zhàn)國時期為楚邑,是楚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楚拔郢燒夷陵于此,夷陵之名始見于史。東漢建安十三年(2)的吳魏夷陵之戰(zhàn);三國時期著名的夷陵之戰(zhàn)發(fā)生于此地,三國時期,劉備為關羽報仇,率領幾十萬大軍,大舉進攻吳國。吳將陸遜僅有五萬人,退入夷陵一線,等蜀軍“兵疲意詛”反攻條件成熟,命令以火攻蜀,大火燒了四十座營寨,蜀軍大敗,劉備連夜退入白帝城。這就是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的故事。夷陵大戰(zhàn)后三國鼎立的局面一去不復返。

歷史悠久的宜昌文化源遠流長,作為楚文化的搖籃,巴文化的發(fā)祥地。一些特有的風俗如土家族的“哭嫁”被約定成熟的沿傳下來。

所謂巴楚山水育英才,宜昌人杰地靈。著名的"長陽人"在一二十萬年前就在此活動,七八千年前,宜昌的先民就繁衍生息于此,相傳中華民族始祖的軒轅黃帝的正妃嫘祖娘娘就是宜昌人,她輔佐皇帝,開創(chuàng)了中華基業(yè)?!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宜昌走出了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宜昌孕育了民族和睦使者美人王昭君。詩仙李白、武圣關羽、茶圣陸羽以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等歷史名人都在宜昌留下了他們的足跡,以及明末率土司兵勇赴國難的巾幗英雄秦良玉,清代著名學者楊守敬等許多歷史文化名人都誕生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

宜昌歷史悠久,自秦漢以來,宜昌就是歷代的州府所在地。在夏、商、周時代為古荊州地。蜀漢章武二年(222年)的吳蜀夷陵之戰(zhàn)均發(fā)生在這里。明、清時期,為夷陵州治和宜昌府治。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1876年簽訂的《中英煙臺條約》中宜昌就被辟為通商口岸,英美法德意日等國先后在這里設立了領事館。1949年以宜昌縣城區(qū)及近郊設市。宜昌在1949年前經濟非常落后。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在宜昌興建了30多家企業(yè)和一批重點企業(yè)。1994宜昌被國務院批準為沿江開放城市并被列入長江三峽經濟開發(fā)區(qū)。今日宜昌涌現了一批龍頭企業(yè)如宜化集團,稻花香酒業(yè),興發(fā)集團。

西陵山水天下佳。宜昌屬于丘陵地貌,地處秦巴山脈和武夷山脈向江漢平原過渡地帶,地勢西高東低,地貌復雜多樣。市內有大小溶洞,如白馬洞,三游洞,龍泉洞,乃古代地下水溶蝕作用而形成,洞幽奇特,不失為旅游的好去處。宜昌不僅有山色之美,而且還有水鄉(xiāng)之秀。宜昌的水系為外流水系,以長江為主脈,河流眾多,河網密集,水量豐富。除長江,清江外,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9條。由于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為開發(fā)水能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宜昌水能可開發(fā)量達3000萬千瓦,占全國可開發(fā)量的8%。游客們可能要問了3000萬千瓦是什么概念呢?我們通常用“萬馬奔騰”形容聲勢浩大,力量恢弘,三峽的水能相當于4000多匹馬做功的能量,而且是只做功不吃草的馬,是永遠奔騰不息的駿馬!建成的世界最大水電站-三峽工程,裝機26臺,年發(fā)電量達847億度。除三峽工程外,宜昌還擁有葛洲壩電站,隔河巖電站等大小水電站。在方圓直徑不到100公里的范圍內,擁有如此豐富的水電資源和如此充分的開發(fā)程度,宜昌是世界上是僅有的,因此宜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水電基地,真可謂是世界水電之都。

近代的宜昌,由于葛洲壩的興建,帶來了宜昌的第一次振興,實現了由小城市向中等城市的跨躍,而三峽工程的興建給宜昌插上了第二次振興的翅膀,宜昌正在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邁進,當然宜昌的發(fā)展離不開國家的支持,在1994年,宜昌被國務院批準為沿江開放城市,在長江經濟帶中宜昌東接武漢,西連重慶,是東部經濟科技與西部豐富資源的結合部,是西部大開發(fā)的東大門,也是湖北大角戰(zhàn)略的一個支撐點。

宜昌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在13-18度,是非常適合人居住和旅游的城市,宜昌物華天寶,資源富集,具代表性的有水能,礦產,生物,旅游四大資源。

那么在這里呢,我就說說咱們宜昌的水能資源,市域內江河縱橫,除長江、清江外還有10公里以上的河流99條。水能可開發(fā)量3000萬千瓦,宜昌有全湖北最大的水電站----清江隔河巖水電站,有亞洲最大的水電站-----葛洲壩水電站,以及舉世聞名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此外還有300多座星落密布的中小水電站,擁有如此豐富的水電資源,如此充分的開發(fā)密度,世界上是僅有的,宜昌由此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水電基地,世界水電之都。

宜昌礦產資源也相當富集,市域內探明的礦種53種,大礦床14處,磷是全國6大磷礦之一,石墨礦是全世界四大優(yōu)質石墨礦床之一,煤礦、金、銀,銅等都有極大的工業(yè)開采價值。

宜昌市氣候宜人,優(yōu)質的土壤為柑桔、茶樹各種植物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因此宜昌也被譽為“柑橘之鄉(xiāng)”“茶葉之鄉(xiāng)”。唐代茶圣陸羽在《茶經》就曾提到此地是茶葉種植發(fā)展的“最適宜區(qū)”。宜昌茶葉主要分布在半高山地帶,“高山云霧出好茶,低山丘陵出早茶”,宜昌既有春分“早春茶”,又有秋分“秋香茶”上市,產量居湖北省前列。在五峰后河、宜昌大老嶺等地至今還保存有第四紀冰川期遺存下來的森林群落。尤其是五峰后河原始森林中的珙桐,是第四紀冰川未被滅絕的幸存者,被成為世界植物的“活化石”。

宜昌是全國11個重點旅游城市之一。擁有各類旅游資源747處。以長江三峽畫廊及三峽水利工程、葛洲壩水利樞紐為代表的全國旅游熱線,世界著名。這里還有歷史悠久的巴人遺址和雄風猶存的三國古戰(zhàn)場遺址,被譽為"三楚名山"的玉泉山,"天下四絕"之一的當陽玉泉寺。眾多的山水風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與宏偉的三峽大壩、葛洲壩水電工程交相輝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

今日宜昌,綠樹成蔭,環(huán)境優(yōu)美,宜昌正以她獨特的風采,昂首屹立在長江之濱,朝世界旅游目的地的目標闊首前進。

在宜昌有一個非常幸運的阿拉伯數,從1--9之中,你們猜一猜是哪一個,有人說是“8”,要發(fā);有人說是“6”,要順;其實是“3”!驚訝的你肯定要問,為什么是“3”呢?下面請大家細細聽我道來!

“3”可以說是我們宜昌的一個非常幸運、吉祥的數。因為“3”無處不和我們宜昌相關。

首先,我們看一看工程,宜昌五縣三市內水能可開發(fā)量達3000萬千瓦,大大小小的水電站就達387座之多,而且其中有3個第一:世界第一--三峽工程,裝機1820萬千瓦,年發(fā)電量847億度,將是5.5個葛洲壩、十個大亞灣核電站;亞洲第一--葛洲壩電站,裝機271.5萬千瓦,年發(fā)電量157億度;湖北第一--隔河巖,裝機120萬千瓦,年發(fā)電量30.4億度。而且葛洲壩以前叫三三零工程,因為毛主席1958年3月30日視察該工程;清江與“水布埡--隔河巖--高壩洲”三級梯級開發(fā),同時隔河巖的單機為30萬千瓦。你看,都離不開“3”吧!托“3”的福,宜昌被稱為世界電都。

二是看歷史,宜昌之旅也可以稱為重溫三國故事之旅,因為《三國演義》120回就有46回發(fā)生宜昌。先說桃園三結義的張飛,在宜昌有張飛擂鼓臺,吼斷橋梁水倒流之處;關羽,在當陽有關陵,玉泉寺有顯圣之處,在那兒至今還有三大之謎、三怪,一怪是玉泉山,從山腳到山頂,樹木都是一般高,二怪是青蛙在玉泉寺內不鳴叫,而在寺外鳴,三怪是玉泉寺外小溪不論發(fā)多大的水,始終漫不上玉泉寺。據科學考察,現在已揭開這三怪之謎。其一是因寺內外的氣溫和溫度之差而至。其三是與土壤有關,玉泉寺的土壤極富吸水性,其中有許多極小孔穴,象發(fā)糕一樣,水一浸就向上泡水;劉備在猇亭有火燒連營七百里;三峽有劉備托孤,因此宜昌又如一本厚重的書需要你慢慢品味。

三是旅游和“3”相關的地方太多了,譬如在南津關有三游洞,又分為前三游、后三游,前三游是白居易、白行簡、元稹三人游于此,后三游是蘇軾、蘇轍、蘇洵游于此,就連其中的至喜亭也是分三層,呈“品”形狀;有旅游熱線大三峽、小三峽、小小三峽;宜昌有“三人”--詩人屈原、美人王昭君和神農架的野人;長陽土家文化有“三民”--民俗、民風、民情;如今又熱門起“三大溪”--車溪、泗溪和九畹溪。

宜昌有三寶--柑橘、盆景、彩陶,就連市內的南北主干道也是三條--東山大道、夷陵大道和沿江大道,就連在宜昌開餐館的只要和三帶邊的生意都火爆--譬如山莊大酒店、山野大酒店等等。

在宜昌還有“十三怪”,

站在山的半山腰上,而宜昌火車站就在半山腰。

二是“山山水水在陽臺--假山”。宜昌有“三寶”,其中一寶就是盆景,把山山水水都濃縮在一起,放在陽臺上。

三是“三個棗子一大擔--雪棗”。雪棗就是過年吃的一種食品,用糯米炸的然后裹上白面,一個就有這么大(用手比劃一下),因此雖曰名“棗”卻比棗大得多,所以“三個棗子一大擔”。

四是“四月水中桃花開--桃花魚”。桃花魚是生長在香溪河中的一種水母,它是當桃花盛開時,它生長出來,桃花凋零之時,它就消失了。相傳是王昭君的淚滴化成的。

五是“50萬元懸賞把人賣--野人”,是說在神農架只要拍到野人的照片就可以得到50萬。

六是“電都供電靠外買--用電”,宜昌雖然有亞洲第一大電廠,但宜昌卻用的是清江隔河巖的電。因此“用電要到外面買“。

七是“草根當作下酒菜--節(jié)兒根”,節(jié)兒根也叫做魚腥草,因莖葉有魚腥味而得名。春季大量上市時,以其莖肥嫩者為最佳,加上姜未、蒜泥、醬油、醋、辣椒油、蔥段、味精等,再淋上少許麻油即可。此菜脆香、酸辣、爽口,有清熱、解毒、消炎之功效。因此在宜昌菜席之上是必上的山野小菜,因此“草根當作宴席上”。

八是“蘿卜餃子餡在外--蘿卜餃子”,一般的餃子是外面是皮,里面是餡。但在宜昌最著名的風味小吃蘿卜餃子卻是餡在外,它的做法是用90%的大米和10%的黃豆,浸泡4--5小時磨成漿。蘿卜切成絲拌上辣椒面、花椒粉、蒜苗、蔥、鹽等調料入油鍋中炸至金黃色即可食之外酥內軟,辣而不刺,味鮮可口。所以大家此小吃不得不嘗。

九是“果實在里臍在外--臍橙”。臍橙大家都知道后面有一個小肚臍,因此叫臍橙。

十是“上岸生子回大海--中華鱘”。中華鱘是在金沙江生兒育女,然后順江而下,從上海吳淞口進入大海,雄魚9年成熟、雌魚成熟,然后順江而上到金沙江生兒育女后回到大海。因此叫“上岸生子回大海”。

十一是“石頭當寶藏起來--奇石”。

十二是“喜事當作喪事辦--哭嫁”。

十三是“又唱又跳把人埋--跳喪”。這兩個是土家的風俗,而且這兩個民風民俗也很怪,將喜喪兩事顛倒過來辦。在女兒出嫁之時,一定要哭,不光一個人哭,還得有婚前十個要好的姐妹一起陪著哭,叫“陪十姊妹”,還要哭得越傷心越好,不會哭的女孩是嫁不出去。因為以前在土家族的所在地都是大山,來往交通不便利,往往出嫁后就很難得回趟娘家,因此就難舍難分,邊哭邊唱,“哭父母”--要父母保重身體;“哭哥嫂”--要哥嫂孝順父母等等。在土家族是重生輕死的,當老人走順頭路后,大家覺這是一件好事,人有了一個完美的了結,因此親朋好友還不遠千里趕來送上一程。又因平時很難聚在一起,有機會在一起相聚,就又唱又跳把人埋。

在宜昌還有古八景:

二是東山圖畫,山勢蜿蜒為宜昌屏障

三是爾雅明月,已毀

四是五龍煙收,五峰連峙,蜿蜒起伏,如游龍飛騰云霧之中

六是赤磯釣艇。已毀

七是黃牛棹歌

八是靈洞仙歌

宜昌概況導游詞篇三

三峽大瀑布是中國十臺甫瀑之一,瀑高102米,寬80米,是國度4a風光區(qū)。整個景區(qū)占地600多畝,是集迷人風物,名風尚文化,水上娛樂,觀光探險等多種休閑成果于一體的神奇峽谷。一起上,都是綿延不絕的山峰,陡峭的山壁和奇形怪狀的石頭。

終于到了景區(qū),映入眼簾的是一條古色古香的林間小道。小道左側是嘩嘩流淌的小溪,溪水清亮見底,或湍急,或舒緩,不斷的演奏著美好的音符。引得嬉戲的孩子在溪水里跑來跑去。抓小魚,撈螃蟹。一不警惕摔一跤,給這個酷熱的炎天帶來無窮的清冷。小道右側緊貼山壁,山壁上長滿了各類百般貴重的花卉樹木。傳聞樹木深處還糊口著很多獼猴呢!

在各人都沉浸在路邊的美景之中時。溘然遠處傳來了“霹靂隆”的響聲,有人大呼:“瀑布,瀑布”我放眼望去,一匹龐大的白布高高的掛在山上,直垂谷底。我不禁想起李白的名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闭媸谴藭r的真實形貌??拷俨?,兩條小彩虹和一條大彩虹給瀑布開了三道七色的拱門,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我穿上雨衣,朝瀑布飛馳而去,水花木倉林彈雨般打擊著我們,我絕不躊躇的向前沖著?;[龍吟般的巨響,山崩海嘯樣的地勢也阻止不了我。我在瀑布中穿來奔去,穿來奔去……感受本身完全與她融為一體了。

游完瀑布,我們都釀成了一只只剛出水的“落湯雞”但臉上依然掛著開心的笑臉。這是我第一次見彩虹,也是我第一次見瀑布,更是我影象最深刻的一次觀光。

瑰麗神奇的三峽大瀑布,我會永久記著你!

宜昌概況導游詞篇四

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一路辛苦了,首先歡迎各位來到世界水電之都————宜昌市,我是今天大家的導游xxx,緊隨著汽車的步伐,我們踏上了宜昌之旅,很高興在這個緣分的天空下和大家一起漫游宜昌。預祝大家在這里玩的開心,讓美麗的宜昌永遠留在您的記憶里。

宜昌古稱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改稱“宜昌”,取“宜于昌盛”之意。全市現轄5縣3市5區(qū),國土面積2。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415萬。

宜昌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宜昌是一座擁有2400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城,是巴楚文化的發(fā)祥地,是世界歷史文化名人屈原和中國古代民族團結使者王昭君的故里。神奇的土家歌舞、激昂的峽江號子、壯闊的歷代戰(zhàn)事、原生的端午祭祀,共同構成了宜昌深厚的文化源流。

宜昌是長江中上游的重要交通樞紐。全市已形成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立體運輸體系。焦柳鐵路、宜萬鐵路、滬蓉高速公路、滬渝高速公路在宜昌交匯。長江黃金水道橫貫宜昌230多公里,宜昌港是全國內河28個主要港口和長江8大港口之一。三峽機場已開通直達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等地的國內航線和至香港、日本的國際包機航線,是國家對外開放的重要航空口岸。

宜昌環(huán)境優(yōu)美。城區(qū)群山擁抱,長江穿城而過。雄偉的三峽大壩和葛洲壩橫鎖長江,西陵長江大橋、宜昌長江公路大橋和夷陵長江大橋等三座現代化的大橋將宜昌的南北北兩岸緊緊地連在一起,天塹變成了通途。綠蔭環(huán)繞、山水相依、大壩雄姿、三游古洞、白馬仙蹤、東山圖畫、桃花新村、兒童公園、濱江畫廊、廣場夜景、宜昌天然塔、鎮(zhèn)江閣等城市景觀勾畫出“人在城中、城在林中”美麗勝景。全市森林覆蓋率超過55。3%,城區(qū)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優(yōu)良天數達到349天。

宜昌地質構造復雜。距今25億年前的元古界到百萬年前的新生界之間的各個地質時代的地層均有分布,且發(fā)育完整,出露齊全,被譽為“天然地質博物館”。其中震旦系、奧陶系、志留系的剖面,是中外地質學界研究的標準剖面之一。

宜昌概況導游詞篇五

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一路辛苦了,首先歡迎各位來到世界水電之都----宜昌市,我是今天大家的`導游**,緊隨著汽車的步伐,我們踏上了宜昌之旅,很高興在這個緣分的天空下和大家一起漫游宜昌。預祝大家在這里玩的開心,讓美麗的宜昌永遠留在您的記憶里。

宜昌古稱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改稱“宜昌”,取“宜于昌盛”之意。全市現轄5縣3市5區(qū),國土面積2.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415萬。

宜昌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宜昌是一座擁有2400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城,是巴楚文化的發(fā)祥地,是世界歷史文化名人屈原和中國古代民族團結使者王昭君的故里。神奇的土家歌舞、激昂的峽江號子、壯闊的歷代戰(zhàn)事、原生的端午祭祀,共同構成了宜昌深厚的文化源流。

宜昌是長江中上游的重要交通樞紐。全市已形成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立體運輸體系。焦柳鐵路、宜萬鐵路、滬蓉高速公路、滬渝高速公路在宜昌交匯。長江黃金水道橫貫宜昌230多公里,宜昌港是全國內河28個主要港口和長江8大港口之一。三峽機場已開通直達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等地的國內航線和至香港、日本的國際包機航線,是國家對外開放的重要航空口岸。

宜昌環(huán)境優(yōu)美。城區(qū)群山擁抱,長江穿城而過。雄偉的三峽大壩和葛洲壩橫鎖長江,西陵長江大橋、宜昌長江公路大橋和夷陵長江大橋等三座現代化的大橋將宜昌的南北北兩岸緊緊地連在一起,天塹變成了通途。綠蔭環(huán)繞、山水相依、 大壩雄姿 、三游古洞、白馬仙蹤、東山圖畫、桃花新村、兒童公園 、濱江畫廊、廣場夜景、宜昌天然塔、鎮(zhèn)江閣等城市景觀勾畫出“人在城中、城在林中”美麗勝景。全市森林覆蓋率超過55.3%,城區(qū)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優(yōu)良天數達到349天。

宜昌地質構造復雜。距今25億年前的元古界到百萬年前的新生界之間的各個地質時代的地層均有分布,且發(fā)育完整,出露齊全,被譽為“天然地質博物館”。其中震旦系、奧陶系、志留系的剖面,是中外地質學界研究的標準剖面之一。

宜昌地形復雜多樣。地勢西高東底,西北部是大巴山,中部是巫山,西南部是武陵山。宜昌城以東的宜都、枝江、當陽、遠安屬丘陵山區(qū)和平原;宜昌城以西的興山、秭歸、長陽、五峰等縣屬于山區(qū),境內有山區(qū)、平原、丘陵,大致構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

宜昌的水系為外流水系,以長江為主脈,河流眾多,河網密集,水量豐富。除長江,清江外,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9條。由于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為開發(fā)水能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宜昌水能可開發(fā)量達3000萬千瓦,占全國可開發(fā)量的8%。除三峽工程外,宜昌還擁有葛洲壩電站,隔河巖電站等大小水電站。在方圓直徑不到100公里的范圍內,擁有如此豐富的水電資源和如此充分的開發(fā)程度,宜昌是世界上是僅有的,因此宜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水電基地,真可謂是世界水電之都。

宜昌在長江經濟帶中,東接武漢,西連重慶,處于南北經濟文化交往、東西資源要素對流的交匯處和過渡地帶,歷來是重要的商品物資集散地。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由沿海向內地梯次推進,長江開放開發(fā)、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的實施和三峽工程的興建,宜昌處于承東啟西的戰(zhàn)略部位,是重慶和武漢之間重要的區(qū)域性中心城市。

宜昌有六大農業(yè)特色產業(yè):即以柑橘為特色的水果產業(yè)、以草食動物為特色的蓄牧產業(yè)、以庫區(qū)特種養(yǎng)殖為特色的水產業(yè)、以無公害反季節(jié)為特色的蔬菜產業(yè)、以優(yōu)質綠茶為特色的茶葉產業(yè)、以烏紅天麻為特色的中藥材產業(yè)。同時有六大工業(yè)優(yōu)勢產業(yè):即以發(fā)電和輸配電為特色的水電產業(yè)、以綠色健康食品為特色的食品產業(yè)、以磷化工為特色的化學產業(yè)、生物工程及新醫(yī)藥產業(yè)、以新型建材為特色的建材產業(yè)、航天工程及海洋探測產業(yè)。有五大出口基地:即以船舶及零部件為主的機電產品出口基地;以五鈉為主的磷化工產品出口基地;以棉紗棉布為主的紡織出口基地;以活性酵母和水果罐頭為主的農產品出口基地;以化成箔為主的電子元器件出口基地。

宜昌市是全國11個重點旅游城市之一;是全國首批公布的40佳旅游城市;2000年進入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行列;目前正在向中國著名的旅游名城邁進。宜昌境內擁有三峽大壩和三峽人家等2處5a級景區(qū),有西陵峽口、三峽竹海景、石牌要塞、三峽觀壩旅游區(qū)、九畹溪、柴埠溪大峽谷、車溪、三游洞、清江畫廊和三峽大瀑布等10處4a景區(qū),還有3a景區(qū)14處。全市已開放的旅游點350多處,享有盛譽的有100多處。長江三峽畫廊及三峽水利工程、葛洲壩水利樞紐為全國旅游熱線,世界著名。長江三峽四百里畫廊在1985年被列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1991年又榮登“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榜首。三峽之一的西陵峽,位于本市境內,其奇峽險灘,令人嘆為觀止,有“西陵山水天下佳”之稱。這里有歷史悠久的巴人遺址和三國古戰(zhàn)場遺址,有被譽為“三楚名山”的玉泉山,有“天下四絕”之一的當陽玉泉寺。宜昌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我國愛國詩人屈原的誕生地,也是中國古代民族和的友好使者王昭君的故鄉(xiāng)。千姿百態(tài)的五峰、著名的三游洞、金獅洞、白馬洞、龍泉洞、長生洞、燕子洞等迷宮奇觀,風采各異,美不勝收。眾多的山水風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與宏偉的三峽工程、葛洲壩工程、隔河巖水電工程交相輝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

宜昌風清氣正,團結和諧,務實創(chuàng)新,政通人和。近年來,宜昌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緊緊抓住中部崛起、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承接沿海產業(yè)轉移等重大機遇,著力實施開放先導戰(zhàn)略和沿江突破戰(zhàn)略,全面推進區(qū)域性經濟中心、交通中心、科教文化中心和三峽旅游龍頭“三個中心一個龍頭”建設,主要經濟指標已位居全省前列,綜合實力躋身全國百強城市行列。宜昌先后榮獲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wèi)生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中國十佳宜居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等榮譽稱號。

再次歡迎各位游客光臨宜昌,希望美麗的宜昌給您留下美好的記憶。

宜昌概況導游詞篇六

女士們,先生們:

長江三峽旅游,可以從重慶順流而下,快鏡頭地觀賞三峽奇特風光,也可以從上海、南京或武漢逆流而上,慢節(jié)奏地飽覽長江沿途美景。然而,從長江三峽門戶宜昌出發(fā),暢游神奇美麗的長江三峽,是長江三峽旅游最佳起始點。

長江三峽東起湖北宜昌南津關,西至重慶市奉節(jié)縣白帝城,由西陵峽、巫峽、瞿塘峽組成,全長193公里。它是長江風光的精華,神州山水中的瑰寶,古往今來,閃耀著迷人的光彩,無數中外游客為之傾倒。朋友,讓我們開始神奇壯麗的三峽之旅吧......

風光綺麗的西陵峽,西起秭歸縣香溪河口,東至宜昌市南津關,全長76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峽谷。因位于“楚之西塞”和夷陵(宜昌古稱)的西邊,故得名。西陵峽以“險”出名,以“奇”著稱,奇、險化為西陵峽的壯美。西陵峽中有三灘(泄灘、青灘、崆嶺灘)、四峽(燈影峽、黃牛峽、牛肝馬肺峽和兵書寶劍峽),峽中有峽,灘中有灘,大灘含小灘,灘多水急,自古三峽船夫世世代代在此與險灘激流相搏。“西陵峽中行節(jié)稠,灘灘都是鬼見愁”。隨著葛洲壩工程的建成蓄水,回水白里,水位上升,險灘礁石永睡于江底,加上解放后的航道整治,西陵峽中灘多水急的奇觀、船夫搏流的壯景不復見了。今天我們沿途可欣賞博大恢弘的三峽工程及西陵峽兩岸的美妙景色。

這就是南津關,長江三峽的起始點,長江上游的分界線。這里有著名的西陵峽口風景區(qū),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省級旅游渡假區(qū)。主要景點有嫘祖廟、桃花村、白馬洞、三游洞、下牢溪、龍泉洞、仙人溪和五洲休閑樂園等景點。穿過南津關后,江面由2000多米驟然左右變窄到300米,展現在你眼前的便是色彩斑斕、氣象萬千的壯麗畫卷。

過南津關西行約10公里,就到了燈影峽。燈影峽又名明月峽,峽雖不長,但景致不凡,可謂“無峰非峭壁,有水盡飛泉”。峽壁明凈可人,純無雜色,如天工細心打磨而出。當這明凈的峽壁被明凈的天空映襯著時,酷似一幅水墨國畫,崖壁映入江水中,靜影澄碧;江水瑟瑟,更添明麗之趣。若晚間過此,月懸西山,月光之下的山光水色形成的那種 “凈界”,難以言喻,所謂“明月峽”,由此得名。燈影峽得以以形取景,船左方(南岸)的馬牙山上有四塊奇石,酷似《西游記》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高興歸來的生動形象:手搭涼蓬、前行探路的孫悟空;捧著肚皮、一步三晃的豬八戒;肩落重擔、緊步相隨的沙和尚;安然座騎,合掌緩行的唐僧。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妙不可言。每當夕霞晚照,從峽中遠望。極似皮影戲(當地人叫燈影戲),故名燈影峽。

船繼續(xù)西行不久,在江北可見一跨徑15米,寬僅1米有余的天然石橋,這就是仙人橋。這里是欣賞西陵秀色的最佳點,站在仙人橋上俯視,上下百里的西陵峽里大半盡收眼底,但見,云卷細浪,霧散輕煙,千輪萬舟,形如柳葉,使人仿佛置身天上。傳說有一樵夫為仙女所愛,但仙凡路隔,難結連理,仙女乃拋下裙帶化為仙人橋,引渡樵夫登臺而上。宋代詩人田鈞有詩云:“仙人橋上白云封,仙人橋下水洶洶,行舟過此停橈問,不見仙人空碧峰!”

乘船繼續(xù)西上約10公里,翹首南望,便可于彩云間見一排陡峭的石壁,絕壁下九條蜿蜒下垂的綠色山脊,宛如九龍奔江,氣勢十分雄偉壯觀。那橫空出世的石壁便是黃牛巖,巖下河谷便是黃牛峽。

黃牛峽中亂市星羅棋布,犬牙交錯。其間,河道似九曲回腸,泡漩如沸水翻滾,水急礁險,號稱黃牛灘。古歌謠發(fā)出了:“朝發(fā)黃牛,暮宿黃牛,三朝三暮行太遲。三朝有又三暮,不覺鬢成絲。”這反映了以往木船上水的艱難,因為這段江流,不但水急,暗礁也多,木船上水,十分吃力,又要時刻小心,所以行駛緩慢。

感慨黃牛一名由來,貫穿著夏禹開江治水的神話故事。相傳玉帝降生夏禹到人世來治理洪水,同時又派遣天神下界來協助他。當他率民開鑿到現在的黃牛峽,天神化為神牛前來協助。一日,天剛麻亮,有一民婦送茶飯給治水的民夫。她來到江邊,猛然看到一頭巨大、雄壯的黃牛,身繞霞光,揚蹄騰越,憤怒地以角觸山,頓時天崩地裂,響聲如雷鳴。民女嚇的瞠目結舌,大聲呼喊起來。喊聲驚動了神牛,便一下跳下山巖。從此把影像留在石壁間。傳說諸葛亮撰寫的《黃陵廟記》也有這樣的記述:熟視于大江重復石壁間,有影象現焉,鬢發(fā)須眉,冠堂宛然如彩畫者。前豎旗旌,右駐以黃犢;前面還有塊巖石呈黑色,吉人牽牛壯。“策牛者何人,爾行何日也?”這是人們對征服大自然的美麗想象,黃牛象征人民改造河山的偉大創(chuàng)造力。黃牛助禹開江有功,古人便在山下修了黃牛廟來四時祭祀;今日,在這里投資 3。9億元的國債支持項目黃牛巖生態(tài)旅游區(qū)正在抓緊建設。

船過西陵長江大橋,就到了三峽大壩壩址。這里原來是個長方形的小島,成為中堡島,是周恩來親自選定的大壩壩址。中堡島是個神奇的島,歷史上不論發(fā)生多大的洪水,都淹不了這個小島。 1870年的特大洪水淹了位置比中堡島高的多的黃陵廟,卻沒能淹沒中堡島,這中“水漲島高”的奧秘,至今還沒有令人信服的科學解釋。

船駛過三峽大壩后,再西行約10公里,便駛入了一個險峻的峽谷之中,這就是三峽中著名的崆嶺峽。崆嶺峽峭壁聳立,如斧削刀劈一般。此峽又稱空冷峽,全長約2。5公里。據《輿經紀勝》描述,它:絕崖壁立,湍流迅急,挽舟甚難,務空其(船),然后得過。兩岸絕壁之間,夾一天下聞名的險灘———崆嶺灘。這里水流湍急,大小礁石密布水中。因而有所謂:青灘泄灘不算灘,崆嶺才是鬼門關”的民謠流傳千年。峽中原有一塊突出水面的礁石,上刻三個打字“對我來”。航船經過這里,必須直沖著這塊礁石駛去,便可借著流水的回沖力,安全地擦石而過;如果想要躲開它,反而會被它撞沉。1900年,有一艘外國輪船開進峽江,船長不知其中奧妙,又不聽峽江水手告誡,結果被礁石撞沉。解放后,經過多次航道整治,炸掉了這塊礁石。葛洲壩建成后,水位抬高,險灘也不復存在。航船到這里安然無虞,只是少了一處夠刺激的景觀。

出崆嶺峽,行不多時,便進入了牛肝馬肺峽。全長4。5公里。在九畹溪入長江處,對岸(北岸)懸崖峭壁上,有幾片重疊下垂黃褐色的巖石,形如牛肝,在它旁邊還有一塊肺狀巖石,叫做馬肺,因而這段峽谷就叫牛肝馬肺峽。其實都是地下水中的碳酸鈣沉淀而形成的鐘乳石。

大家看,牛肝石還保持原樣,而馬肺下半部殘缺不全,這是清光緒26年侵入西陵峽的英帝國主義軍艦炮轟兩岸巖石,打掉了馬肺的下半部,同時也留下了帝國主義侵略我國大好河山的罪行。郭沫若詩留下:兵書寶劍存形似,馬肺牛肝說寇狂的詩譴責這個罪行。

船過新灘,便到了兵書寶劍峽。在峽谷北岸陡崖石縫中,看去好似放著一個象書卷的東西,傳說是諸葛亮的“兵書”兵書石的下面突起一根上粗下尖,豎直查向江中,酷似下面浮雕的一柄寶劍的石頭。

經過考古學家實地考證,所謂兵書乃是半山腰古代懸棺葬的遺物。寶劍石是絕壁上突出的巖塊,是石灰?guī)r沿著垂直發(fā)育的節(jié)理崩塌跨落而形成的。

此段峽谷還有兩段傳說:其一說諸葛亮將他一生的用兵經驗寫了一本書,有一次他得了重病,環(huán)顧周圍的人都不配授予,又怕后人生吞活剝,照本指揮作戰(zhàn),死守老本,便選了險要之地把這部書放在難于攀登的峭壁上,讓后世有才智的人去取。另一說是秦末張良的兵書。

船行出西陵峽不久就到了香溪寬谷。在這綠水悠悠的香溪之濱,歷史上曾出現過兩位著名人物:一位是偉大愛國詩人屈原,一位是漢代的王昭君。傳說有一天,昭君在溪邊洗臉,無意中把頸上項鏈的珍珠散落溪中,從此溪水清澈,水中含香,故名香溪。香溪河似一條流香溢美的.彩帶,她架起了通向充滿神奇的神農架原始森林的橋梁。三峽工程蓄水后,游船可從長江直到昭君村,中途也可達到屈原故里———樂平里。

宜昌概況導游詞篇七

從小到大,爸爸媽媽帶我欣賞過無數的景觀,在這些美不勝收的景點中,要數古潮音洞讓我記憶最深刻。

記得那天清晨,媽媽早早地叫醒了美夢中的我,說要帶我到一個神奇又美妙的地方玩。媽媽神秘的樣子勾起了我心中無限的好奇,一骨碌翻身起床,手腳并用,三下兩下就穿好了衣服,來不及洗漱,一溜煙下樓了,留下媽媽在身后擔心地叫著;“慢點慢點,注意安全……”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爸爸把我們帶到了一處山清水秀的地方。我四處張望,也沒發(fā)現神奇之處。這和我去過的地方差不多啊,我心里嘀咕著,別提多失望了。媽媽拉著我,沿著鵝卵石小道往山腳下走,我心不在焉地晃著。突然,我發(fā)現了有意思的事:順著蜿蜒的小道,間隔一段距離,就刻畫著當地特有的方言,還配有各種圖畫,很吸引人。我來勁了,那一幅接著一幅的神奇圖畫讓我停不下腳步。難道這就是媽媽所說的“奇妙”?但是媽媽告訴我:“這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更神奇更壯觀的風景,等你去欣賞。

這一次我沒有懷疑,面對眼前崎嶇、又陡又窄的山路,我沒有退縮,反而更有勁了。山路兩旁的參天大樹和千年古藤在向我招手,各種參差不齊的花草在向我微笑,棲息在樹林里的小鳥在為我伴奏,我踏著節(jié)奏,伴著汗水,一鼓作氣,爬上了山頂。迎面吹來陣陣涼風,讓人心曠神怡。映入眼簾的是卻是一個巨大的石洞,洞里飄出陣陣霧氣,像進入了人間仙境。我迫不及待地闖進了石洞,石洞的空間比我想象的大了許多,有一根巨型石柱支撐著它。石柱上長滿了千姿百態(tài)的鐘乳石,像巍峨的高山,像枝繁葉茂的花卉,像成熟的玉米,像飽滿的花生,像圓圓的蒜頭,像尖尖的辣椒……我驚呆了,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媽媽告訴我:這是中華第一柱!它還有一個意義深遠的名字“五谷豐登柱”,象征著農民伯伯的豐收呢!

我們順著石洞往里走,溫度越來越低,卻聽見了波濤洶涌的水流聲,我很納悶,難道是聽覺有問題?媽媽笑了,說聽力沒問題,讓我自己找答案。我四處看,豎起耳朵打探方向,那澎湃的水流好像從腳下流過,又像在很遠的地方,一會兒在左側,一會兒又在右側奔騰。我一直走到了洞盡頭,也沒有探出究竟。真讓人奇怪啊!媽媽給了我答案,這就是地下河發(fā)出的聲音,此處正是地下水匯集的地方。哦,原來如此,我茅塞頓開。

此次旅游,我不光見到了神奇的美景,還學到了許多新知識,真是不虛此行啊!

宜昌概況導游詞篇八

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到世界水電之都------宜昌市,我是今天大家的導游小李,宜昌,古稱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是三國古戰(zhàn)場,是楚文化發(fā)祥地之一,是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民族和睦使者王昭君的故鄉(xiāng)。宜則興,和則昌。宜昌,這是一個求富,還求活,求美,求和諧,“宜居、宜旅、宜業(yè)”的現代都市、美好家園,讓美麗的宜昌永遠留在您的記憶里清朝改稱“宜昌”,取“宜于昌盛”之意,是一個有著2400多年燦爛歷史的文明古城。

雄奇壯麗的長江三峽在這片崇山峻嶺中綿延了四百余里。從數千米以上的高空俯瞰下去,蜿蜒的峽江猶如一條華貴的玉帶飄浮于群峰與云霞之間。

作為萬里長江的結晶,千古三峽的兒子――宜昌,就是鑲嵌在長江三峽這條華貴玉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宜昌位于長江中上游結合部的三峽西陵峽口,是舉世聞名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所在地。氣吞山河的三峽大壩就橫臥在宜昌市中心城區(qū)的地盤上。它于湖北省西部,地處長江中上游結合部,鄂、渝、湘三省市交界地,素以“三峽門戶、川鄂咽喉”著稱于世。宜昌東接武漢,西連重慶,是進入中國西部的重要入口和中國西部大開發(fā)的東大門,處于承東啟西的戰(zhàn)略部位,是重慶和武漢之間重要的區(qū)域性中心城市。

宜昌歷史悠久,有著2400多年的歷史,從秦將白起攻打楚國開始,史書便有了記載,春秋戰(zhàn)國時期宜昌號稱楚之西塞,是楚文化和巴文化的發(fā)祥地,由于葛洲壩的興建,帶來了宜昌的第一次振興,實現了由小城市向中等城市的跨躍,而三峽工程的興建給宜昌插上了第二次振興的翅膀,宜昌正在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邁進,當然宜昌的發(fā)展離不開大家的支持,在1994年,宜昌被國務院批準為沿江開放城市,在長江經濟帶中宜昌東接武漢,西連重慶,是東部經濟科技與西部豐富資源的結合部,是西部大開發(fā)的東大門,也是湖北大角戰(zhàn)略的一個支撐點。

如今的宜昌是全國新興的工業(yè)和旅游城市,是全國知名的水電城,宜昌下轄五縣三市五區(qū),市內有三條主要干道,東山大道,夷陵大道,沿江大道,自北而南貫穿整個城區(qū),市內橫跨長江兩岸。宜昌的魅力就是水的魅力。

宜昌市市域內江河縱橫,除長江、清江外還有10公里以上的河流99條。宜昌有全湖北最大的水電站-----清江隔河巖水電站,有亞洲最大的水電站-------葛洲壩水電站,以及舉世聞名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此外還有300多座星落密布的`中小水電站,擁有如此豐富的水電資源,如此充分的開發(fā)密度,世界上是僅有的,宜昌由此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水電基地,世界水電之都。

宜昌山青水秀,旅游資源也非常豐富,隨著三峽工程建成,“高峽平湖”的出現,這里將形成一批世界級旅游品牌,以長江三峽為代表的自然風光和以三峽電站為代表的現代工程奠定了宜昌在國內乃至國際旅游中的重要地位,與之相配合的是以詩人屈原,美人王昭君,圣人關羽,學者楊守敬為代表的古代名人文化;以巴人遺風、土家風情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三國古戰(zhàn)場、三游洞為代表的歷史遺跡和以神龍架、大老嶺、柴埠溪國家森林公園等為代表的生態(tài)旅游勝地,構成了:“金色三峽,銀色大壩,綠色宜昌”的城市旅游形象,到宜昌看大壩,游三峽,訪屈原,問昭君,將成為中外游客者的一種時尚追求。

另外在咱們在宜昌有一個非常幸運的阿拉伯數字,從1——9之中,你們猜一猜是哪一個,有人說是“8”,要發(fā);有人說是“6”,要順;其實是“3”!驚訝的你肯定要問,為什么是“3”呢?下面請大家細細聽我道來。

宜昌之旅也可以稱為重溫三國故事之旅,因為《三國演義》120回就有46回發(fā)生宜昌。在當陽玉泉寺那兒至今還有三怪,一怪是玉泉山,從山腳到山頂,樹木都是一般高,二怪是青蛙在玉泉寺內不鳴叫。三怪是玉泉寺外小溪不論發(fā)多大的水,始終漫不上玉泉寺。

旅游和“3”相關的地方太多了,譬如在南津關有三游洞,又分為前三游、后三游,前三游是白居易、白行簡、元稹三人游于此,后三游是三蘇游于此,就連其中的至喜亭也是分三層,呈“品”字形狀;有旅游熱線大三峽、小三峽、小小三峽;長陽土家文化有“三民”——民俗、民風、民情;如今又熱門起“三大溪”——車溪、泗溪和九畹溪。宜昌有三寶——柑橘、盆景、彩陶,就連市內的南北主干道也是三條——東山大道、夷陵大道和沿江大道,就連在宜昌開餐館的只要和三帶邊的生意都火爆——譬如山莊大酒店、山野大酒店和三五大酒店等等。

在宜昌還有十三怪

1、喜事又哭又鬧樂開懷指的是土家女子的“哭嫁”)

2、喪事又唱又跳算悲衷指的是土家的辦喪事)

3、四月水中桃花開指的是宜昌當地小溪的一種“水母-桃花魚”相傳是王昭君的眼淚)

4、用電要到外地買指的是宜昌市民用的電是從十堰丹江口水電站買來的)

5、鱘魚上岸生子回大海指的是修建葛洲壩的原因,中華鱘要人工打撈繁殖)

6、半山坡上設站臺指的是宜昌的火車站是修建在半山腰,宜昌處丘陵城市)

7 、.輪船航行坐電梯指的是三峽船閘)8山山水水在陽臺指的是花草盆景)

9、石頭當寶藏起來指的是三峽奇石)

10、草根當作上席菜指的是學名:魚腥草,可以做中藥,清熱解毒。)

11、蘿卜餃子餡在外指的是油炸的,不是用面粉做的餃子)

12、水果肚臍露在外指的是秭歸的臍橙)

13、登高壯闊天地間,高峽平湖驚世界!

來到宜昌,我們看到萬里長江鑿開上游的崇山峻嶺沖出南津關,展現出“山平水闊大城浮”的美麗畫卷,看到雄踞在城市懷抱中的長江上僅有的兩座大壩三峽大壩和葛洲壩的交相輝映,看到這座承古老傳統、挾三峽長風的世界水電之都的奕奕神采,看到她那如同奔流不息的長江波飛浪涌的強勁發(fā)展勢頭!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