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明月何皎皎意思 《明月何皎皎》篇一
蒹葭賞析
推薦度:
蘇軾《水調歌頭》賞析
推薦度:
魯迅《吶喊》賞析
推薦度:
魯迅《孔乙己》原文及賞析
推薦度:
經典虎年春節(jié)對聯賞析
推薦度:
相關推薦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如何描寫人物心理,往往是小說家們醉心探討的問題。其實,這對詩人也至關重要。我國古代抒情詩中,就有很細致很精采的心理描寫,這一篇《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就突出地表現出這種藝術特點。
這首詩是寫游子離愁的,詩中刻劃了一個久客異鄉(xiāng)、愁思輾轉、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他的鄉(xiāng)愁是由皎皎明月引起的。更深人靜,那千里與共的明月,最易勾引起羈旅人的思緒。謝莊《月賦》曰:“隔千里兮共明月?!崩畎住鹅o夜思》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睂τ谶@首無名氏古詩中的主人公來說,同樣是這種情緒?!懊髟潞勿?,照我羅床幃?!碑斔_始看到明月如此皎潔時,也許是興奮的贊賞的。銀色的清輝透過輕薄透光的.羅帳,照著這位擁衾而臥的人。可是,夜已深沉,他輾轉反側,尚未入眠。不是過于耀眼的月光打擾他的睡眠,是“憂愁不能寐”。他怎么也睡不著,便索性“攬衣”而“起”,在室內“徘徊”起來。清代朱筠評曰:“神情在‘徘徊’二字。”(《古詩十九首說》)的確,游子“看月”、“失眠”、“攬衣”、“起床”、“徘徊”這一連串的動作,說明他醒著的時間長,實在無法入睡;同時說明他心中憂愁很深。尤其是那“起徘徊”的情態(tài),深刻地揭示了他內心痛苦的劇烈。
s("content_relate");【明月何皎皎的全詩賞析】相關文章:
《明月何皎皎》全詩賞析
06-27
《明月何皎皎》賞析
04-03
明月何皎皎譯文及賞析
03-19
明月何皎皎原文及賞析
08-23
《明月何皎皎》原文及賞析
09-06
明月何皎皎原文翻譯賞析
02-17
明月何皎皎原文、翻譯及賞析
02-26
明月何皎皎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08-14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全詩賞析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