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篇一
書到用時方恨少!思政課看別人講得輕松,其實需要大量的知識儲備,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無所不包、無所不有。在計算機還沒有廣泛普及的年代,為了儲備知識,我走進圖書館,把書一摞一摞搬回宿舍,如饑似渴般在故紙堆里汲取"營養(yǎng)";為了講課能有更好地時效性,每周必定要購買四到五分報紙和期刊,希望國事天下事能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中,吸引學生上課的興趣;為了彌補教學經驗的不足,我走進的老教師的課堂做起了認真的旁聽生,也真心地接受著老教師們的點評。
成長,快速成長為學生喜愛的思政老師曾經是那么強烈的"彼岸"!
可是,成長好像有點慢,"煎熬"曾是我教學生涯最深刻的體會:備課是煎熬——備不出,上課是煎熬——上不好,甚至與同行交流都是一種煎熬——無法企及同行的深度與高度;現(xiàn)在來品味,煎熬中又伴隨著五年一個臺階、五年一個臺階地慢慢突破。
即便教學成長如蝸牛般慢,可是堅持著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改變在持續(xù)發(fā)酵中:慢慢地改變著今天有課,頭天晚上會緊張得睡不著的狀態(tài);慢慢地會在課堂講故事了,讓枯燥的理論血肉豐滿起來;慢慢地語言變幽默了,課堂有了笑聲甚至掌聲;慢慢地把課堂從老師一個人的獨角戲變成了師生教學相長的新課堂;慢慢地從一種教學手段或方法的簡單運用到多種教學手段與方法的有效結合……
一切似乎都是慢慢的……
"慢一點如果也能到彼岸"那就一步一個腳印好了!結果慢慢地我贏來了收獲期:1、2004年獲學院a類課。2、2005年6月獲公共課部"優(yōu)質課競賽"優(yōu)質課獎。3、2007年6月獲得學院"第三屆優(yōu)質課競賽"一等獎。4、2008年獲學院a類課。5、2008年獲院級先進工作者。6、2009年5月獲得學院首屆"說課比賽"二等獎。7、2009年十月獲學院首屆公共文化課教師說課競賽一等獎。8、2009年12月獲得湖南省高職院校公共文化課教師說課競賽思想政治理論組三等獎。9、2010年10月獲得學院說專業(yè)競賽三等獎。10、2011年12月被評為了2011年湖南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先進個人。11、2011獲院級先進工作者。12、2013年"世界大學城教師個人空間建設"競賽三等獎。
提高課堂的時效性,不斷增強思政課的魅力是思政老師的另一個彼岸!教學中我慢慢摸索著:在本學院內首次將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引入到了思政課的理論教學中去,教學中積極組織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實踐教學:演講、辯論、和諧寢室圖片展、給父母寫封信、校園文化調查、學生業(yè)余兼職調查、社會主義文化舞臺教學匯報演出等,這些實踐教學形式的嘗試與探索為枯燥的理論教學提供了有益的幫扶,教學效果獲得了師生的認可。隨著實踐教學的不斷開展,在收獲心得與經驗的基礎上,也開始逐步嘗試思政課考試的改革,從開卷考到免考,理論上一步步設計著可操作的方案與驗收標準,實際教學中組織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作業(yè)或活動呈現(xiàn)著書本知識的消化吸收與現(xiàn)代多媒體等能力運用的提升;當一組組以教材理論為核心、主題鮮明、時代感強、青春氣息逼人的作業(yè)呈現(xiàn)在師生面前時,除了點贊,唯有點贊!當作業(yè)又被任課老師傳遞給學弟學妹們欣賞與借鑒時,作業(yè)既是榜樣更是做出比他們更好的作業(yè)的動力;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氛圍完成了銜接與循環(huán);師生彼此都獲得了滿滿的收獲。
以教促研,把教學中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再用夯實的理論再次來指導實踐,是高校教師的又一彼岸。從教很久都沒有寫點什么的念頭——在課堂的自我感性認識都還沒到位時,理論的總結與升華也就成了無源之水;但隨著教學與教學改革的摸索與實踐,也逐漸感覺到有話想要說,2007年開始琢磨提筆,2008年引來了厚積薄發(fā)的爆發(fā)期,2008年后在省級以上刊物先后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2篇(包括cssci一篇),主持院級青年課題一項,參與課題數(shù)項,參編教材二本。教研研究的路才剛剛開始,要到達研究型老師的彼岸,估計又是數(shù)個年頭的慢慢"煎熬"!那就熬著吧,為了彼岸!
數(shù)載春秋,褪去青澀,慢慢成長;教師需要到達的彼岸一個又一個,惟愿慢慢努力著抵達一個又一個彼岸……
思政與公共課部
姜黔陽
教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篇二
三年堅守,她用知識和愛心耕耘著70多名孩子的未來。
高原之巔,她用熱情和青春守護著“高原花朵”的成長。
在海拔1800多米的湖北恩施鶴峰縣中營鄉(xiāng),有所高原小學。三年前,大學畢業(yè)不久的來到這里。猶如一朵雪蓮花,她為孩子們帶來了知識和快樂、為落后的高原小學帶來了生機和希望。
2019年8月的一天,鶴峰縣已經很冷,穿過蜿蜒的山路,來到小學報到。
“哇,是個女老師,好漂亮??!”孩子們擠在她的辦公室門口,探著頭,用驚奇和欣喜的眼神望著這位新來的老師。
“我是學校唯一的女教師,也是和學生年齡懸殊最小的老師,孩子們都很歡迎我。”告訴記者,在她來之前,學校只有7名男老師,平均年齡54歲。
除了是高原小學的第一位女教師之外,還為學校帶來了其他“第一”:孩子們第一次開口說普通話、第一次上了英語課、第一次站上了舞臺、第一次吃上了免費午餐、學校舉辦了第一個“六一聯(lián)歡會”、有了第一個澡堂……到來,給高原小學帶來了新氣象。
在學校,當一個班的班主任,帶一個年級的語文、四個年級的英語和全校的音樂課,還兼任了少先隊輔導員和女生寢室管理員。
“鄧老師上的課我們都很喜歡!”孩子們爭著講他們在課堂上的“英雄事跡”。為了培養(yǎng)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和特長,課上,組織演講比賽、故事會比賽、課本劇表演等活動;課下,她教孩子們唱歌跳舞,和孩子們一起游戲。
昔日性格孤僻的山里娃,如今可以在陌生人面前大方地表演。鄉(xiāng)親們說,是鄧老師把愛和快樂的種子種在了娃兒們的心里,改變了孩子們的性格和未來。
到來,為寂寞的鶴峰高原帶來了活力。但令人意外的是,在來到高原小學之前,在武漢有一份月收入4000元左右的工作,令不少人艷羨不已。然而,一心想做一名“純粹”老師的,毅然決然辭掉工作回鄉(xiāng)支教,并且主動申請來到了環(huán)境惡劣、條件艱苦的中營鄉(xiāng)高原小學。
“我也動搖過?!碧钩?,初到時,面對艱苦環(huán)境和難熬的孤獨,她有過后悔。然而,看到孩子們淳樸的笑臉、渴望的眼睛,最終堅定地留了下來,并用更多的愛溫暖著孩子們。
在學生中,有一對聾啞兄弟,父母在外打工,孩子從小被寄放在學校。沒有學過特殊教育的,讓兄弟倆捏住她的嗓子感受震動,用夸張的口型、自創(chuàng)的手語、紙條跟他們交流。在悉心培養(yǎng)下,聾啞兄弟的成績從20多分提高到70多分、80多分。
還特別設計了“我和你們在一起”的手語。當聾啞兄弟哭著想媽媽的時候,當他們孤立無助的時候,當他們缺乏信心的時候,都伸出雙手告訴他們:“我和你們在一起!”
在嚴寒的冬天,第一個起床,到教室升火爐,挨個叫孩子們起床。她親手給學生洗澡,“希望把她們洗得水靈靈的”。在眼中,每一個孩子都是高原上的花朵,只要用心呵護,他們就能開放生命的嬌艷。
2019年5月,考入正式教師編制,可提前結束資教生身份,分配到中心學校。但孩子們的眼淚和被需要的幸福感,讓又回到了高原小學。
“你們放心學習,老師不會走?!睂γ總€孩子都這樣說。今年30歲的還沒有男朋友。追她的不在少數(shù),但都被她拒絕了。說,首先要支持她的工作,否則不予考慮。“也有人說支持我,但能一輩子嗎?”沒有信心。談到資教期滿后的去留問題,很堅定:“上面派人下來接班,我才能走,如果沒人來,我就不能走?!?/p>
精神感動了很多人,但她覺得自己并沒有多偉大。她說,她只是想找份有幸福感的工作,山里孩子需要她,被需要就是一種幸福。
當她生病躺在宿舍,聾啞兄弟向她做出“我們和你在一起”的手勢時,是幸福的;當曾經自閉的兩位女孩兒為她自編、自唱、自跳《鄧老師活潑之歌》,作為獻給她的生日禮物時,是幸福的。
教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篇三
近一周的政治培訓圓滿結束了,雖然培訓期間天氣炎熱,但是培訓的熱情絲毫沒有因此減弱,反而更加與炎熱的天氣一樣充滿了熱力,想必這是源于第一次工作帶來的激情吧。
培訓的時間雖不長,內容也不算太多,但通過此次培訓使我對教育教學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對教師這個職業(yè)有了更多的思考。
作為一名教師面對的受眾當然是學生,然而一個班的學生可以說是“色彩斑斕”的,不過正是有著這“色彩斑斕”才顯得班上學生充滿活力,所以要看重每一位學生。
花有各樣紅,人有人不同,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長處或者閃光點,作為教師就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中的閃光點,學會欣賞不同學生不同的“色彩”,欣賞遠近高低不同的奇峰。
由此,教師要理解學生,理解他們自己的想法,允許他們有著自己不同但是合理的想法,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充分運用自己的思維,講真話,將自己的話,求新求異,而不是拾人牙慧落入俗套。
我個人認為只要是學生通過動腦筋自己想出來的,不管對與否或者說合理不合理,教師都應該給予表揚和鼓勵,這樣教育中的“創(chuàng)新”才能真正實現(xiàn)在學生身上。
此外,經過考試,學生成績必然會有劃分,這時所謂的差生、優(yōu)生、中等生等等就各自浮出水面,但是作為教師要明確,這只是僅僅在成績上的劃分,其實所謂差生在其他方面(比如說體育,文藝方面)很可能就是優(yōu)生了,因此作為教師來講,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的每一方面,在欣賞中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地教育和幫助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的發(fā)展。
總言之,“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教師要欣賞的看待每一位學生,看重每一位學生,這樣的風景才回更奪目。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苯處熅褪菫閷W生學習服務的,從這個角度出發(fā),就要求教師具備堅實的基礎知識和精通教學業(yè)務的能力,只有具備堅實的基礎知識,才能將正確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不至于誤人子弟;只有精通業(yè)務,才能有效應對課堂上學生提出的靈活的問題,讓學生信任與你,同時樹立教師在學生中的示范性。
對于目前的新課改,傳統(tǒng)教學面臨改革的新形勢,作為教師就要轉變傳統(tǒng)滿堂灌的教學觀念,平時通過各種途徑加強新知識,新觀念的學習,在備課中多方面采取方案,通過對學生的掌握和課程特點,選擇方案,做到有的放矢,把課程變得靈巧簡單又充滿活力和趣味。對于此,我認這些都離不開教師自己不斷的學習,不斷的研究,做研究型的教師,提高教學水平。
學生具有“向師性”,所以作為一名教師所表現(xiàn)出來的師風師德對學生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因此我認為教師就應該“以德為本,身正為范”來嚴格要求自己。
教師必須時時處處注意嚴格要求自己,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注重在認真做好表率的同時努力完善自己,充分發(fā)揮教師的示范效應。特別是在平時工作中,就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yǎng),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和有關規(guī)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
辦公室里不打電腦游戲、不帶手機進課堂、不說臟話等等,這些工作中的細節(jié)正是良好師風師德的外現(xiàn)。讓學生從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師無論是外表的著裝,還是言行都應為人師,要樹立文明、謙恭、慎思、博學的形象。
總之,通過此次的培訓,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yè)了解更透徹了,雖然對于教師而言要做好的絕對不僅僅局限于以上兩個方面,還要做的事情還很多,但是我自己確是更加喜歡這個職業(y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