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記憶的碎片作文篇一
清晨,幾聲清脆的鳥叫聲將老人喚醒。他坐起身來,捋了捋花白的頭發(fā),看著陽臺上的那只畫眉鳥歡叫個不停,那是他前幾日剛從花鳥市場買來的。自從老伴走了以后,就沒人叫他起床了。雖然設(shè)置了手機鈴聲,但總吵得他心煩意亂。所以特意去買了這只鳥,叫聲聽起來自然些。
梳洗完畢,用完早餐,老人坐在沙發(fā)上,拿起ipad瀏覽起新聞。刷了幾頁,大多都是些花邊新聞和不靠譜的小道消息。老人對這些似乎不敢興趣,他更懷念從前在一堆報紙中尋找連載的小說,就像小孩在尋找藏匿的糖果般的愉悅;又或者是角落里的一篇散文,一首小詩。都能讓他細細品味,百讀不厭。這樣的一張報紙,一杯清茶就能悠然自得的過上半天。
突然,老人想起了一件事,明天兒孫們要來看他。他趕忙邊想邊在紙上記下他們愛吃的菜肴,接著打開電腦搜索起購物網(wǎng)站,下單,付款。老人為了追趕潮流,不被兒女們“淘汰”,費了半天勁終于學(xué)會了網(wǎng)上購物。買菜倒是快了,只是網(wǎng)上花花綠綠的圖片看得老人眼睛生疼。老人想著以往逛菜市,自己一個個挑揀的西紅柿透紅鮮亮,葡萄是嬌艷欲滴,惹人喜愛。常去的攤頭小販總是熱情地往老人的袋子里多裝幾個辣椒或蒜頭。老人真是喜愛這熱鬧的市井生活,他不明白大家都在追趕著什么呢?
第二天,老人起了個大早,做了滿滿一桌子的菜,坐在門口期盼著歡聚的那一刻。兒孫們?nèi)缂s而至,挨挨擠擠的圍坐一圈,享用起這美味佳肴。可餐桌上只有老人在不停地問這問那,兒孫們卻少有應(yīng)答,有的還在低著頭發(fā)著微信、玩著游戲。老人問為啥吃飯時間都這么忙,小孫子用時尚的語言回答道:“爺爺,你不懂,這叫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崩先说拇_是不懂,只是感覺親情被碎片化了。
飯后,這個說要加班,那個說要補課,不一會兒三三兩兩的都走了。老人看著剩下一桌的殘羹剩菜,心里很不是滋味。過去那其樂融融、歡聲笑語的場景只能留在記憶里。老人給了自己一個安慰——也許實在太忙了吧。
夜晚,老人獨坐在寫字臺前,昏暗的燈光相隨。他拿出一本厚厚的像冊,用那雙枯瘦的雙手顫顫巍巍的撫摸著那一張張泛黃的照片:剛上學(xué)時的身材那么瘦小,長得又特別慢,一件衣服夠穿上好幾年;結(jié)婚那一天的晚上帶著妻子來到外灘邊拍照留念;孩子出生時大家圍在一起起名字;過年了全家老老少少穿上新衣服邊看春晚,邊吃年夜飯……努力拼湊著這記憶的碎片,多想將它拼湊整齊。
當(dāng)我老了,頭發(fā)白了,回憶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