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寫好演講稿,首先必須要了解聽眾對象,了解他們的心理、愿望和要求是什么,使演講有針對性,能解決實際問題。那么演講稿怎么寫才恰當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演講稿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我愛家鄉(xiāng)的演講稿我愛家鄉(xiāng)的演講稿三年級篇一
我的家鄉(xiāng)建甌風(fēng)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有許多獨具特色的風(fēng)味小吃,如豆?jié){粉、粿包、芋餃、扁食、豆腐丸……其中,我認為最有特色的要屬光餅了!
在建甌,無論你走在哪條大街小巷,都能找到光餅的店鋪。走近些,就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兒直鉆進你的鼻孔。再走近些,你就能清晰看到它的摸樣——圓圓的,金面銀邊,大約有掌心那么大。
說起光餅,它已經(jīng)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相傳明嘉靖年間,民族英雄戚繼光率軍入閩追倭寇,不想連夜陰雨,軍中不能舉灶,戚繼光便命烤制一種最簡單的小餅,用麻繩串起掛在將士身上做干糧,大大提高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后來,這小餅流入民間,為了紀念戚繼光,便把這種小餅叫做“光餅”。
我舅舅家就是做光餅的。他告訴我,光餅雖說工藝不是很復(fù)雜,但真正的要做好也絕非易事。先要把面粉發(fā)酵,和好面,做成餅坯,在坯中間戳一個小洞,似瓜子大小,然后沾水貼到爐壁上,焙烤前要在光餅上灑些水,再將裝有炭火的直柄鐵籃放入爐內(nèi),用油紙扇將炭火煽旺來焙烤,直到爐內(nèi)光餅的表面變成金黃色,即可用鐵鏟鏟下,一爐香噴噴的光餅就新鮮出爐了。
剛出爐的光餅散發(fā)著一種很好聞的香味。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酥脆的表層,松軟的內(nèi)層,淡淡的咸味,口感好極了。若把光餅片開在中間夾一塊五花肉和蔥段,味道就更美了。也可片開抹上熟豬油,灑一層白糖等,口味也很獨特。
我愛家鄉(xiāng)的光餅!
我愛家鄉(xiāng)的演講稿我愛家鄉(xiāng)的演講稿三年級篇二
晴天,燦爛的陽光普照大地。晴空萬里,蔚蘭的天空飄著朵朵白云,就像在海面上航行的一艘艘帆船。
小河清澈見底,成群結(jié)隊的小魚、小蝦、小螃蟹在嬉戲。它們好像在玩捉迷藏,一會兒躲到石縫中間,一會兒躲到樹葉底下,一會兒又突然游向遠方。每年這個時候是我們朋友們最開心的時候,我們可以三五成群的到小河里捉小魚小蝦,逮小螃蟹。不過我們只在淺水里玩,深水里是不敢去的。
田野里,沉甸甸的稻穗把稻稈壓得直不起腰來,細長的稻葉在陽光下閃著金色的光芒。"沙沙沙,沙沙沙"一陣陣風(fēng)吹來,田野泛起金色的波浪,一浪接一浪,涌向遠方。
田徑上開滿了野菊花,就像給稻田鑲上了漂亮的花邊。遠處傳來了隆隆的聲音,那是農(nóng)民伯伯開始收割成熟的稻子了。他們雖然累得汗流浹背,但是他們的臉上卻滿是笑容,那是豐收的喜悅。
秋天的夜晚更迷人。皎潔的明月緩緩升起,給大地報上了一層銀紗;頑皮的星星在夜空里快活地擠眉弄眼。晚風(fēng)輕搖著樹梢,發(fā)出沙沙的聲音,像一首動聽的吹眠曲,把忙錄了一天的村民送進了甜美的夢鄉(xiāng)。
我喜歡家鄉(xiāng)美麗的秋天,更喜歡家鄉(xiāng)勤勞的村民。
我愛家鄉(xiāng)的演講稿我愛家鄉(xiāng)的演講稿三年級篇三
我的家鄉(xiāng)在東莞麻涌,是著名的香蕉之鄉(xiāng)。隨意望望,滿眼都是綠綠的香蕉林,怎么也望不到邊。穿過密密的香蕉林,再走過兩座晃來晃去的獨木橋,就來到了我和小伙伴們最愛去的地方,我們把它稱為“綠色世界”。
這是緊挨著河邊的一大片草地。大概是水源充足的原因,春天一到,小草們便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可著勁兒往上長,不用多久,草兒便長得又密又盛,沒有一點冬天的痕跡,仿佛給河岸鋪上一張綠色的.大地毯。
這張大地毯可真軟:任你在草地上打幾十個滾,不會感覺臟,也不會感覺痛。玩累了,一咕嚕躺下去,望著湛藍的天空,聞著新鮮的青草味兒,聽著潺潺的流水聲,保證你躺下不到半個小時,就會做起香甜的夢,還甜得你流口水呢!
這張大地毯的顏色可真多:什么嫩綠呀、黃綠呀、淡綠呀、翠綠呀、深綠呀……中間還夾雜著小野花們星星點點的紫、黃、紅、粉,簡直就是個大調(diào)色盤,使人“望綠興嘆”。
沿著這張大地毯,走到邊緣,有一個小坡,也長滿了綠草。走上平坦的坡頂,就會看見在綠草野花中的一座很別致的小亭,四根灰色的水泥柱,尖尖的四角亭頂。亭頂上,爬滿了青綠色的黃瓜藤,把小亭子打扮成一位綠衣仙子,還戴著黃色的小花,一眼望去,舒心極了。在亭子里,和小伙伴們聊聊天,玩玩“猜柱子”的游戲,那感覺簡直棒極了。
這就是美麗的綠色世界,這就是我們村的綠色世界,不用說我是多么喜歡它了。每次和小伙伴來這兒,我都會玩得忘了回家。不過每次離開它的時候,我都會像童話中的天使,頭上戴著狗尾巴草編織的花環(huán),手里提著一滿籃子飄著清香的野花。
我愛家鄉(xiāng)的演講稿我愛家鄉(xiāng)的演講稿三年級篇四
我的家鄉(xiāng)坐落在射洪柳樹村。那里四季風(fēng)景迷人,而我最喜愛的是家鄉(xiāng)那平凡不過的野花。野花,它雖然沒有牡丹那么鮮艷,也沒有玫瑰的浪漫,更沒有曇花一現(xiàn)那么里令人驚喜。但是它卻能帶來這些所謂的高貴花不能帶來的美麗與獨特——用心貢獻。
每當我走路累了,便往草叢里一躺,這時,空氣中充滿了一陣陣清香,我看著天空中的白云,感覺忘卻了自己,自由地漫步在爛漫的野花叢中,開心、快樂。
我偶爾會摘一朵美麗的野花放在我家的花盆上,它頓時失去了往日的笑容,哭了起來。我見它可憐,便把它放回原處,過了幾天,正當我?guī)缀跬涍@件事的時候,我又來到了那片野花地看見那野花時,它不僅沒有枯萎,而且更加充滿生機,我不禁贊嘆,一朵野花,它居然有如此堅韌的品質(zhì)。
它很美麗。
它的美麗并不是外表,而是內(nèi)在,我并不喜歡那種紛繁華麗,而是樸素和多一份的寧靜。
我愛家鄉(xiāng)的野花。
我愛家鄉(xiāng)的演講稿我愛家鄉(xiāng)的演講稿三年級篇五
清晨,清甜的露珠滋潤著大地;中午,熱烈的太陽擁抱著它,為單調(diào)的它增添了多彩的生命力;夜晚,明亮的星辰漫步在漆黑的夜空。
春天,花香四溢,綿綿的細雨洗滌著這條花香彌漫的小路上,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微風(fēng)輕輕拂過我的耳邊,這就是春的味道。
夏天,太陽炙熱,透藍的天空,懸掛著火球似的太陽,天空的彩云好似要被“火球”燒化了。
秋天,秋風(fēng)蕭瑟,小草黃了,樹葉黃了,落葉也滿地都是。每到秋天,我就會想起杜甫寫的詩:“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苯瘘S的季節(jié),火紅火紅的萬物。
冬天,沒有雪花飛舞,沒有冰封千里,沒有凄風(fēng)冷雨。陽光輕輕地飄落在它紅潤潤的臉蛋上,微微的冷風(fēng)也輕輕地擁抱著它,它溫暖而柔軟,它是冬的溫暖。
這大概就是這個鄉(xiāng)村的四季美了,在這個鄉(xiāng)村里還有一所孩子們的“快樂源泉”——學(xué)校。學(xué)校是我們每個人生活的天地,也是我們每個人生長的樂園,他哺育著我們,教育著我們,還有老師們的無私奉獻,教會了我們許多的知識。我想我們最應(yīng)該感謝的就是這個學(xué)校的創(chuàng)建人——郭靖先生。郭靖先生捐贈了1700多萬元,從2008年開始,短短時間內(nèi),他給我們建起了一所學(xué)校,解決了我們的求學(xué)問題,是他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此外,他還曾捐款支援災(zāi)區(qū)重建,捐資修建家鄉(xiāng)的大道、大橋,他還被稱為“助人為樂好人?!彼拖穸鸥渲兴稳莸哪菢樱骸半S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彼臒o私奉獻精神讓我們感受到了學(xué)習(xí)的快樂、溫暖。他是一滴水,沒有絕對的高貴,只有無私的付出。
這個鄉(xiāng)村很純潔,沒有車水馬龍,沒有人來人往的嘈雜聲,也沒有垃圾與污垢。
我愛家鄉(xiāng)的演講稿我愛家鄉(xiāng)的演講稿三年級篇六
我的家鄉(xiāng)是一個美麗的鄉(xiāng)村。
那里阡陌縱橫,小溪清澈見底,天空蔚藍純凈……但令我難以忘懷的是那座一年四季風(fēng)景宜人的花園。
春天,那里柳葉蔥蘢,鶯聲婉轉(zhuǎn),成了人們享受無邊春色的好去處。一株株垂柳競相在微風(fēng)中婆娑起舞。有的裊裊地擺動細細的腰肢,有的輕輕地梳理著長長的秀發(fā),還有的枝葉俯垂水面,遠望如少女臨溪浣紗。在煦暖的陽光下,片片的柳葉如翠玉般發(fā)出耀目的光華。黃鸝的幾聲啁啾,更是將眼前的春色平添了幾許生氣。
春天的花園,美麗卻不沉寂。
亭亭的荷葉,詮釋了花園夏的精彩。清澈的'水面上,粉紅的荷花在風(fēng)中微微顫動,一一舉起了晶瑩剔透的綠蓋。遠遠望去,仿佛一群身著紅裳綠裙踏歌起舞的江南女子。這分明就是詞人周邦彥筆下“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fēng)荷舉”的勝景。
夏天的花園,美麗卻不妖冶。
秋天的花園也別有一番情味的。紡織娘不停地唱著動人的小曲兒;秋葉如同一位高貴的舞者在空中滑著絢麗的舞步。淡淡的果香,在鼻尖縈繞不散。走近一看,一個個石榴宛如一塊塊紅色的瑪瑙,綻放著自己的美麗;一串串葡萄好似一顆顆紫色的水晶,吸引著眾人的目光。
秋天的花園,美麗卻不蕭瑟。
冬天,雪花寄托著云的祝福,銘記著風(fēng)的囑咐來到了人間。它在湖面上自由地跳舞,在草毯上飛快地奔跑,在大樹上快活地嬉戲。所有的一切不再喧鬧,所有的一切化為純凈,所有的一切都在蓄勢待發(fā)。
冬天的花園,美麗卻不慵懶。
一想起家鄉(xiāng),我就會想起這座美麗的花園。它一年四季的風(fēng)情早已鐫刻在我的記憶中!
我愛家鄉(xiāng)的演講稿我愛家鄉(xiāng)的演講稿三年級篇七
我們的家鄉(xiāng),雖然沒有長城那雄偉壯麗的氣勢,也沒有桂林那山清水秀的美麗,但家鄉(xiāng)的風(fēng)景也是那么迷人。
瞧!田野里的稻谷,脫下了綠油油的外套,披上了嶄新的金黃的衣裳。一個個也都變得沉甸甸的,低著頭,像正思考著什么。這些稻谷肥肥胖胖的,排列得整整齊齊,像為大地媽媽織了一件金燦燦的衣服,用來報答大地媽媽這一年的養(yǎng)育之恩。這些稻谷,在陽光的照耀下,那一顆顆穗子,宛如一顆顆金黃色的珍珠,閃閃發(fā)光,從高處望下去,一片金黃,就像一堆鋪平了的金子,十分耀眼。
你看那五彩繽紛的果園,蘋果像一個個紅通通的小燈籠,掛滿了枝頭。黃澄澄的野梨,挨挨擠擠的在一起,像一群胖胖的小娃娃,露出了他們頑皮的笑臉。葡萄葉下那一串串瑪瑙般的葡萄,一個個晶瑩透亮,好像在說:“快來嘗嘗這美味的果實吧!”石榴也來了,一個個紅透了頂,有的還擠破了肚,露出了一顆顆金瑩剔透的粒兒,正敞開“大門”歡迎人們品嘗呢!
美麗的菜園又增添了幾位新成員。有羞紅臉的辣椒姑娘,她們羞答答的躲在綠葉中,不過你可別小看她,她外表斯文,你若咬上一口,保證讓你辣的淚流滿面。矮矮的茄子樹上掛滿了穿著紫袍的茄子小弟。胡蘿卜舅舅成熟了,從土里冒出來紅紅的臉蛋。黃瓜二哥嫩綠嫩綠的,全身長滿了刺,像小刺猬一樣,頭上還頂著一頂小黃帽呢。菜園里的“巨無霸”,冬瓜大哥又炫耀起它那胖乎乎、圓滾滾的身子,真像漫畫里的綠巨人。
花園里也格外美麗,一朵朵菊花顏色各異:紅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它們就像一位千手觀音,美麗極了!每當走過花園時,你都會聞到一股菊花的芳香,令人陶醉。
秋天的家鄉(xiāng)風(fēng)景可真美?。‘斈闵硖幤渲袝r,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不是一處景,而是一副美麗的畫。我愛家鄉(xiāng),但更愛秋天里的家鄉(xiāng)!
我愛家鄉(xiāng)的演講稿我愛家鄉(xiāng)的演講稿三年級篇八
假如我是個詩人,我就要寫出一首長詩,來描繪家鄉(xiāng)的變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個畫家,我就要用各種彩色,點染出家鄉(xiāng)的清揚的眉宇和絢麗的服裝。
家鄉(xiāng)南陽古稱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與湖北省、陜西省接壤,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之北而得名。南陽為三面環(huán)山、南部開口的馬蹄形盆地,素稱南陽盆地。
家鄉(xiāng)是個人杰物靈的地方,古有四圣,醫(yī)圣張仲景,智圣諸葛亮,商圣范蠡,科圣張衡。這四人,是家鄉(xiāng)的名片。
家鄉(xiāng)有著它獨特的風(fēng)光。一山一水一恐龍大概是最準確的概括了。家鄉(xiāng)的一山指的是內(nèi)鄉(xiāng)寶天曼,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qū),一水指的是淅川丹江,被國家確定為南水北調(diào)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一恐龍指的是西峽恐龍蛋化石群,被譽為世界第九大奇跡.無不讓每個南陽人引以自豪。
家鄉(xiāng)也曾經(jīng)是漢代的古都,也是漢光帝劉秀的故鄉(xiāng),漢光帝劉秀曾在這里建立過都城。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對王莽,昆陽之戰(zhàn),光武挽狂瀾于即倒,王尋等百萬之眾,一時土崩瓦解。王莽政權(quán)的喪鐘,由此而敲響。光武以偏師徇河北,平王郎,降銅馬,艱難奠定中興之基。統(tǒng)一天下,定都洛陽,重新恢復(fù)漢室政權(quán),為漢朝中興之主。政治措施皆以清靜儉約為原則,興建太學(xué),提倡儒術(shù),尊崇節(jié)義,為一賢明的君王。在位三十三年,謚號光武,即光紹前業(yè)之意,廟號世祖。
家鄉(xiāng)也很注重科技發(fā)展,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南陽決策層審時度勢,在全國率先提出并實施了科技興宛,教育為本的經(jīng)濟發(fā)展戰(zhàn)略。在科教興宛大旗引領(lǐng)下,十五期間,全市共實施科技計劃1365項,科技進步對經(jīng)濟增長的貢獻份額由2001年的39.8%增長到2005年的44.6%,應(yīng)用性科技成果推廣率達到60%以上。我市被國家科技部確定為全國8個可持續(xù)發(fā)展試點城市之一,被中國林科院、農(nóng)科院確定為科技興林示范市、科技興農(nóng)示范市。
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南陽,一個歷史文化悠久,山水風(fēng)光秀麗的地方。
我愛我的家鄉(xiāng)。
我愛家鄉(xiāng)的演講稿我愛家鄉(xiāng)的演講稿三年級篇九
在我的家鄉(xiāng)有座美麗的山,它的名字叫盤龍山,為什么叫盤龍山呢?因為它的外形似一條長龍盤踞在大地上,龍頭朝東,龍尾朝西,家鄉(xiāng)的人們都稱它為“盤龍山”。這座山樹木蔥郁,風(fēng)景優(yōu)美,還是天然的氧吧呢!
來到盤龍山腳下,第一眼就能看到景區(qū)大門,這里是龍頭所在的位置,四根大理石柱子擎起琉璃瓦門檐,上面書寫著“盤龍山”三個寶藍色大字,顯得很有氣魄。
穿過大門,就來到遼闊的廣場,廣場承載著集散游客的功能。順著廣場往里走,就是飛龍瀑布,抬頭仰望,十幾米高的瀑布像白色的帶子飛瀉而下,發(fā)出嘩嘩的水聲,我不禁想起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中的名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走近些,感覺涼風(fēng)夾雜著水霧迎面撲來,涼絲絲的,看看腳下,瀑布直沖龍?zhí)叮瑸R起無數(shù)水花,猶如千百朵白蓮,美麗極了!
順著瀑布往上走,就是水泥石階,臺階上全用鵝卵石鋪成,各色的鵝卵石經(jīng)過工匠們的精心設(shè)計,都呈現(xiàn)著不同的形狀和花紋,有的像魚,有點像傘,還有的像太陽……走在上面,感覺腳下癢癢的,你一定不想抬頭,唯恐錯過那“美麗的風(fēng)景”!
走完臺階,也就來到了山頂,回頭望望身后,大半個城市盡收眼底,往東望去,盤旋的公路,就像一條條白色的帶子,公路上的汽車猶如一只只小螞蟻在慢慢地蠕動,山后,八勁灣水庫就像一面明鏡鑲嵌在翠綠的山林之中。山頂?shù)淖罡叻?,是龍王廟,廟里供著幾尊神像,常常有人登山燒香,祈求神仙保佑。
從龍王廟出來,順著彎曲的小路往西走,大概兩千米左右,就是觀鷺臺,在這里往西南遠望,能看到連綿起伏的群山,每年春天,都會有很多白鷺來這里生息繁衍,它們和家鄉(xiāng)的人們都成了好朋友。
順著觀鷺臺往西北,就來到了龍尾,沿著龍尾往下走,就走出了盤龍山的西門。回頭看去,真像是從龍頭進去,沿龍身游一圈,從龍尾出來。
我愛家鄉(xiāng)的盤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