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致敬最美醫(yī)護者篇一
新冠,它來得突然、猛烈。在短短的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它點燃了整個華夏大地疫情的戰(zhàn)火,全國一片紅色預警。因為它,每個中國人在這個年里都過得十分艱難。武漢封城,交通停運,有家不能回,上萬條鮮活的生命被新冠病毒無情地剝去……只要在外面聚餐就是鴻門宴,只要在外面多待一分鐘就會多一絲危險。但盡管是在如此危險的情況下,仍有著無數的醫(yī)務人員奮不顧身地趕到前線,投入與新冠病毒的戰(zhàn)斗。他們幾乎可以說是在生死線上游蕩,試探。但他們只為救更多的人!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鐘南山再次臨危受命,掛帥出征。連日來,他實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上發(fā)布會、連線媒體直播、解讀最新情況……他的工作和行程安排的滿滿當當。盡管給出建議:“就是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但84歲高齡的他還是義無反顧地趕往疫情的第一線。
單霞,90后,武漢大學人民神經內科護士,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在即將投入抗疫一線時,她為了避免交叉感染,也為了節(jié)約穿脫防護衣帽的時間,自己動手剃光一頭秀麗的長發(fā),不知道她一個女性哪里來的這么大勇氣啊!可她卻說:“頭發(fā)沒了可以再長,首要問題是保護自己的同時盡力去救更多的人。”聽到這句話,屏幕前的我卻已熱淚紛紛。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醫(yī)務工作者就是戰(zhàn)士,就是先鋒,他們冒著生命危險,為我們負重前行。物資的短缺,感染的風險,家屬的焦慮,身心的疲憊……在隔離病房,這些都是醫(yī)護人員必須面對和承受的重重壓力。但是他們卻沒有怨天尤人,面對可怕的疫情,他們更多的是表現(xiàn)出了驚人的毅力和樂觀的態(tài)度,鼓舞著躺在病床上的病人。這些白衣天使都在前線奮斗,與病毒抗爭,給予我們必勝的信心與決心。眾志成城,同舟共濟,抗擊疫情,向這些可親可敬的醫(yī)務工作者致敬!
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只要我們能堅守法制、道德和文明的底線,待到春暖花開疫情消散時,你我便能毫無愧疚地坦然相見。
致敬最美醫(yī)護者篇二
冬去春來,春節(jié)已至,本來打算著要過一個熱熱鬧鬧的春節(jié),疫情蔓延全國,一切都變了。
這個突如其來的暴風雨打破了整個中國的喜慶氣氛。那這場可怕的病毒怎么來的呢?是因為人們見什么吃什么,導致這場硝煙的開始。人類就是大自然的罪惡。這就是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懲罰。隨著疫情的傳播,越來越嚴重。人們一直惶恐、害怕。醫(yī)護人員忍痛拋家別親,只為把我們從死神手里搶回來,他們就像一個沒有生命的機器人一樣永不停息,專心致志。這時時刻刻感染著我們。
同時有一位心系祖國、一位年過花甲的醫(yī)生——鐘南山。他得知疫情嚴重,沒有絲毫猶豫,依然坐著前往武漢的動車。在車上您累的緊閉雙眼,那時您就是我們青年學習的榜樣,您感動了我。感動了中國。您通過網絡,呼吁大家一定不要出門,出門要戴口罩。您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令人無比佩服。
就這樣,我們在家里就像被封鎖在籠子里的鳥一樣。為了不給國家添亂,我們犧牲點又算得了什么?我們待在家里也要為奮斗抗戰(zhàn)一線的醫(yī)護人員說:“你們辛苦了,看到你們沒有好好睡覺,沒有好好吃飯,每天24小時為人民服務,你們真的太偉大了。我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們永遠認為你們是我們青少年的榜樣!我們永遠在背后為你們加油打氣!加油!”
雖然,這次疫情影響了我們不能工作,不能到學校里去上課,但依然阻擋不了我們一顆熱愛學習的心,我們要為祖國爭光!老師只能在線上教我們上課,當起了主播。沒有了在學校的那種氣氛,心里有點空空蕩蕩的感覺。但我們要倍加珍惜這學習機會的不易,更要要好好學,爭取在這次特殊時期里偷偷拔尖,然后震驚所有人,就想告訴他們只有努力,就會有收獲。只要我們不給國家添亂,這次疫情會很快過去的。
這次在一個特殊的假期里成長了很多,感悟很多,當然學到的也很多。希望這次疫情快快好起來,迎接新的一天!
致敬最美醫(yī)護者篇三
敬愛的叔叔阿姨們:
您們辛苦了!
我是遼寧省沈陽市遼中區(qū)的一名小學生。今年春節(jié)出現(xiàn)了一種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病毒,它的名字叫作新型冠狀病毒。我第一次聽到新型冠狀病毒時,感到很可怕。病毒?還是冠狀的?聽起來好恐怖。后來我看了它的照片才發(fā)現(xiàn),它上面長了很多類似王冠的東西,這種病毒可以造成一種傳染性肺炎。而且它傳播速度快,短時間就出現(xiàn)了很多確診病例。網上很快有了各種謠言,有很多人都相信了,比如香油滴鼻子可以預防病毒,我就想,香油不會流到肺里,污染肺部嗎?還有煮醋,病毒倒是沒趕跑,把人差點熏暈了。
病毒和謠言的出現(xiàn),讓各地區(qū)的居民都非常害怕。這個時候,鐘南山爺爺和您們給了我們希望與力量。曾經抗擊非典的領軍人物鐘爺爺和一些專家組成了專業(yè)攻關組,并且不斷給我們科普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知識和預防措施;而您們,在形勢如此嚴峻的情況下,舍小家,為大家,不分晝夜的奮戰(zhàn)在防疫工作的第一線。
媽媽說非典那年她上高三,那時候網絡不那么發(fā)達,想知道的信息都是從電視里,新聞里取得的。現(xiàn)在網絡發(fā)達,每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關注疫情,看到的一幕幕讓我們感動不已。
我們看到您們沒有時間吃飯,沒有時間睡覺,甚至連去廁所都沒有時間。您們只能穿著尿不濕,為了節(jié)省一分一秒,為了多救治一名患者;為了少用一套防護服,為了節(jié)省醫(yī)療物資。我看到一位和我同齡的小朋友,他的爸爸媽媽都是一線醫(yī)護人員,他自己在家做飯,洗衣,學習,瞬間,我淚流滿面;有一位剛剛畢業(yè)的叔叔,連續(xù)工作了幾天幾夜后,過度疲勞,失去了生命,他也有父母,也有未完成的理想,可是,一切都畫上了句號,可他并不孤單,因為他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國家,我們的祖國強大了,現(xiàn)在沒有戰(zhàn)爭。可是,您們就是真正的英雄,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正是因為有您們這些逆行的英雄,才會有希望,才會一步步走向春天。
叔叔阿姨們,您們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病毒再可怕,您們的守護加上我們的努力,這場戰(zhàn)役一定會取得最終的勝利!
此致
敬禮!
致敬最美醫(yī)護者篇四
20__年春節(jié),新型冠狀病毒籠罩著中國大地,為堅決遏制肺炎疫情的擴散,是你們挺身而出,成為堅定的逆行者!
疫情消息發(fā)布之后,許多人驚恐不已,紛紛避讓。84歲的鐘南山院士給出建議:“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彼R危受命,再次出戰(zhàn),義無反顧的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鐘爺爺,我想對您說,您要保重身體,別累著了。
疫情越來越嚴重,武漢封城,各地采取應急措施,就連一些村莊也封了?!拔业能噭傋?,下一站天門南,我下車回武漢”。1月22日已經踏上返鄉(xiāng)過年旅程的醫(yī)生吳曉燕得知醫(yī)院發(fā)bu醫(yī)療資源的號召后,第一時間下車,返漢成為一名“逆行者”。正值春節(jié),本應是闔家團圓,你們?yōu)榱舜蠹疑嵝〖液退郎駥?,隔離病毒,卻隔離不了我們的愛。
你們穿上厚厚的防護服,由于工作時間太熱,雙手被汗水浸泡的發(fā)白,臉上被口罩壓出了紅紅的印記,可是你們無怨無悔,依然堅持奮斗,甚至有的為了方便剪去了頭發(fā),看到那一張張照片,我感動的淚水在眼里打轉。在我們的心目中,你們是最美的。
到目前為止,治愈人數479人,遠遠超過,白衣天使們,你們的努力沒有白費,我們會并肩作戰(zhàn),戰(zhàn)勝惡魔,要知道你們身后有14億中國人民,有一個偉大的祖國!
同時還要注意自己的身體,按時休息,千萬不要強撐,你的家人們等著你勝利歸來,加油,白衣天使,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你們替我們負重前行……感恩!
致敬最美醫(yī)護者篇五
我們一生中會看見許多微笑:老師的微笑,同學的微笑,媽媽的微笑……然而最令我難忘的,卻是一位白衣天使的微笑。
小時候,我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高燒而住進了醫(yī)院,我面對的,是一張張冷漠無情的臉,我感覺到一種強烈的不安,這時候,一位護士走了過來,她如同溫暖的陽光灑在我的心頭,她笑著,不比那些人,總是板著一張臉。
她走過來,摸摸我的頭,說:“我知道你的名字,你就叫我陳大姐吧!”她見我點了點頭,又說:“你呢,不要總是一個人呆著,多出去走一走,和其他小朋友玩玩?!闭f完,陳大姐又笑了,那笑容像是一朵白云,輕輕地飄在我的心頭。
不料就在這天的下午,我的發(fā)燒忽然越來越嚴重了,頭上像是放了一塊燒熱的炭,躺在床上暈乎乎的,什么也不知道。
這個時候,陳大姐跑過來,量了一下我的體溫,四十多度!陳大姐每隔四五個小時就給我換一次藥,忙地她都滿頭大汗也顧不上擦一下,可我的燒卻一點兒也沒有退。
陳大姐看了看手表,說是要打點滴,我無論怎么也不同意,因為我最怕打針了!
但是陳大姐卻沒有馬上給我打,反倒是坐下來,給我講故事,我聽著聽著居然睡著了,等我再醒來的時候受傷的針管已經插好了。
第二天早上,燒就退了,我也要出院了,因為我的病已經好了,當走出醫(yī)院門口的時候,我回頭看了一下,看見陳大姐正在對我笑……如一束陽光一樣,照進我的心胸……
這就是白衣天使的微笑,是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致敬最美醫(yī)護者篇六
庚子虎年,疫情危急四方。舉國上下,閉戶封城,人心惶惶。但華夏兒女不曾屈服于困難,國士出征,醫(yī)者死戰(zhàn),軍民趨難,眾志成城勇克難關。
越是一發(fā)千鈞、存亡絕續(xù)之時,越能驗證人類的平凡和偉大,越可見布衣之下,炎炎赤血。
前線守護,責任與良心同在。魯迅先生曾說,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就如螢火那樣,在黑暗之中發(fā)一點光,不必等待火炬。而在疫情爆發(fā)之時,正有這樣一群人肩負使命,逆向遠航,他們自愿寫下請戰(zhàn)書,全身心投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北協(xié)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他們竭盡全力救死扶傷,那一張張美麗的臉龐掛滿了汗水,一雙雙手被藥物浸透傷痕累累,只為給我們帶來希望的曙光。在逆行者的隊伍之中,鐘南山,耄耋之年仍掛帥出征;張定宇,身患漸凍癥仍咬牙堅守崗位;李蘭娟,日夜操勞,不肯松懈……他們不懼艱難,以血肉之軀為你我撐起生命屏障。
國人攜手,溫暖與奇跡同在。短短十幾天中,那些長途跋涉連續(xù)開車幾天,不遠萬里緊急抵達的熱心運輸人士,把物資與溫暖送去了武漢。還有,苦戰(zhàn)十天十夜,累了就隨便睡在工地上的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設者,他們都是我們所說的“自古以來就有的埋頭苦干之人”,“拼命硬干之人”,但他們都不是無所不能的英雄,而是一個個心懷國家的平凡人,他們用自己的雙手為我們在疫情期間提供了溫暖,凝聚起創(chuàng)造奇跡的希望。
國際友人,物資與恩情同在。“山川異域,日月同天”,本是千年前表達中日兩國友好往來的話語,也是如今共同抗擊疫情,支持武漢的見證。作為中國的鄰邦,日本最早伸出援手,出錢出物;大阪的商業(yè)街頭,掛滿了“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的旗子。俄羅斯派來了國內最先進的專家團隊,送來了23噸多的物資,像一個不善言語的好兄弟,只用實際行動告訴中國,我們同在。他們伸出了援助之手,帶來了別樣的恩情,讓中國感受到了世界的關懷,體現(xiàn)了偉大的人道主義精神,也增強了我們戰(zhàn)勝疫情的信心。
作為正經受疫情的青年學生,即使我們身在家中,無法立刻為國效力,但我們也不能頹廢,我們應該心懷感恩,永遠銘記在這場災難中無私奉獻的英雄們,以他們?yōu)榘駱?,立人生之壯志,腳踏實地,利用當今發(fā)達的網絡技術加強學習,提升自我,為不遠的將來報效祖國積蓄力量,相信等到春暖花開之時,你我皆出彩。
滄海橫流克時艱,繪就時代之本色。疫情肆虐矢志堅,彰顯時代之光芒。讓我們攜手并進,共度難關;讓我們潛心學習,報效祖國。
致敬最美醫(yī)護者篇七
近日,新型肺炎引發(fā)了大家的高度關注,億萬華夏兒女一同努力,共渡難關,而在此刻,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一線醫(yī)護人員更是為了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不惜一切,奮斗在一線。
“17年來,不論是非典,還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都堅守在急診一線?!边@是廣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急診科護士童英在除夕之夜寫下的話。
“面對疫情,我選擇迎難而上,沖鋒在前,兌現(xiàn)一名共產黨員‘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承諾。”除夕之夜仍在一線奔忙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嶺南院區(qū)感染科二區(qū)主任曹紅說。
在虎年除夕最美逆行者的稱號屬于這一批批奔赴武漢的白衣戰(zhàn)士,雖然看不清堅毅的面容,但你匆匆而去的背影卻將醫(yī)德高高擎起,卻將醫(yī)魂高高飄揚。
在此次抗擊疫情中,中山三院有一對夫妻雙雙上了“前線”,其中丈夫檢驗科主管技師潘順文是廣東除夕夜馳援武漢的醫(yī)療隊一員,而愛人代群作為一名護士長也沖在廣東防疫一線。因為夫妻都在一線,兩個孩子無人照顧。接到要去武漢的通知后,潘順文連夜通知家人開車將孩子送回湛江老家。
薪火傳承,在抗擊疫情的重大歷史時刻中完成。20__年全國上下抗擊非典時,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心血管內科醫(yī)生何德全正要參加高考。今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何德全已成為一線的“戰(zhàn)士”。原本計劃春節(jié)去西藏旅游的何德全得知醫(yī)院發(fā)熱門診醫(yī)護人員不足,便主動報名參加支援。何德全說,當年被很多前輩的英勇事跡感動,報考了臨床醫(yī)學,現(xiàn)在對我而言是實現(xiàn)了學醫(yī)的初心。開始在發(fā)熱門診上班的第一天,何德全在朋友圈里寫道:“相隔17年,這次輪到我代替前輩們迎戰(zhàn)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p>
疫情在前,他們不退。天上的明月不及你肩頭的星光,為了心中的那份責任,24小時戰(zhàn)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風餐露宿,守卡點、防疫情、保平安。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他們堅守崗位、恪盡職守,站在了防控疫情的第一線,將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放在心頭、護在身后。他們是疫情來襲時最美的逆行者!
我愿意做這樣的人!
致敬最美醫(yī)護者篇八
這個20__年和往年一樣溫馨,卻和往年又那么不一樣。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虎年新春佳節(jié)注定與眾不同,在千家萬戶團圓的時候,一些人奔赴戰(zhàn)場,堅守崗位,爭分奪秒地與疫情抗爭。
致最美的“逆行者”,他們有顆勇敢的心,在建議公眾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的同時,而84歲的鐘南山院士再次臨危受命出任國家衛(wèi)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義無反顧地趕往防疫最前線。就在除夕前一天,江蘇省中醫(yī)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赴武漢醫(yī)療隊出征,明知道前方有危險,他們依然奮勇向前,他們是白衣天使,更是白衣戰(zhàn)士。
不計報酬,不畏生死,隨叫隨到萬眾一心,遏制疫情,我們可以!我們是共產黨員,我們堅決請戰(zhàn)上一線。疫情面前武漢和全國各地的醫(yī)護人員一起加油。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6000多名援鄂醫(yī)療隊,從北京來了!從上海來了!從廣東來了!從四川來了……
疫情無情,他們不是不知道危險,但在使命的召喚下他們義無反顧沖上戰(zhàn)場,白衣天使,謝謝你們!
這次疫情,警察也很辛苦,每天在寒風中站著,測量體溫,體溫槍不能受涼,他們就用自己的身體來讓體溫槍溫暖。警察叔叔,謝謝你們!
疫情面前,只要全社會眾志成城,堅定信心,科學防護,我們終將打贏這場疫情,向白衣天使致敬。
致敬最美醫(yī)護者篇九
“目前,所有重癥病人都已轉為輕癥,馬上就能出院了;而且已連續(xù)一個星期都沒收到典型病例,每天出院的人數遠比入院的多,住院部的兩層病房都空了……”2月17日下午,記者一行走進嘉魚縣人民醫(yī)院,沈雯就迫不及待地和大家分享這個好消息。
沈雯是云南省首批援鄂醫(yī)療隊員之一,也是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yī)師,1月27日來到咸寧后,便帶隊在嘉魚縣奮戰(zhàn)。
嘉魚與武漢接壤,已融入武漢1小時交通圈。疫情暴發(fā)后,這里防控壓力相當大。
嘉魚縣人民醫(yī)院是該縣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兩個定點醫(yī)院之一。院長熊安嶺告訴記者,該院呼吸科、感染科等科室醫(yī)護人員較少,疫情暴發(fā)又特快,醫(yī)院的接診和處置能力幾天就達到了飽和,無奈之下,他們不得不將全院300多名醫(yī)生護士全部重新分工,分為8個病區(qū),24小時對發(fā)熱病人、疑似和確診病例進行診療。但沒有專業(yè)醫(yī)生,救治真的太難了,“醫(yī)療隊來后,幫了大忙!”
“我們到嘉魚的第一天,就發(fā)現(xiàn)這里的預案做得很完善,一問才知道,原來這里20__年曾經歷過非典,期間咸寧唯一的確診病人就出現(xiàn)在這里,所以很多人經驗都很豐富!”沈雯告訴記者,這次疫情防控剛開始,嘉魚縣就做了相關預案,而且開展得非常迅速,縣里不僅成立了指揮部,還成立了院專家組、縣專家組,實行統(tǒng)一指揮、統(tǒng)一調配,還制定了一系列非常適用的、創(chuàng)新的方法。
沈雯他們到達嘉魚的第二天,就全部進入一線,直接參加救治工作。她進入了專家組,負責參與會診、診斷的確立、病例的報告、危重癥的診治,其他人員就進入到了最危險的病房。他們總共15人,其中6名都是專業(yè)醫(yī)生,除沈雯外,趙常迪、孫聰、王杰3人是云南省第三人民醫(yī)院的呼吸內科醫(yī)師,楊芳是云南省第三人民醫(yī)院的感染管理科醫(yī)師,李瑜華是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的感染科醫(yī)師。
感染科是最危險的地方,援鄂醫(yī)療隊員們進去以后,就把該醫(yī)院原有的部分有經驗的醫(yī)生、護士替換了出來,開展新開病區(qū)的工作。整個過程中,大家齊心協(xié)作,迅速融合,時不時交流心得,探討救治情況。
終于,救治措施逐現(xiàn)成效。2月2日,首例治愈患者出院,隨后,天天都有“捷報”。最多一次,有8個病人一起出院,當時沈雯很隊友們非常開心,在同這8個人一起合影留念時,其中一個病人哭著告訴沈雯:我的同事在武漢那邊,已經不在了。而我跟他一樣的病,卻在嘉魚得到了完美的救治……
“那是我第一次感覺到,我們做的這些實實在在的工作,原來已得到了這里的醫(yī)院和患者的肯定!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嘉魚模式’的重要性!”沈雯說。
“本來,在面對危重癥病人的救治時,我們是有困難的,但第二批援鄂隊伍的到來后,我們就不怕了!”沈雯告訴記者。
第二批援鄂醫(yī)療隊嘉魚組是由云南省紅河州婦幼保健院副院長、副主任醫(yī)師寧選波帶隊,記者采訪的前一天,寧選波他們剛成功搶救了icu病房一位危重癥患者。
“目前,還有兩位80多歲高齡的危重癥患者,因家人不愿意轉院,也不同意有創(chuàng)搶救,我們正在想辦法無創(chuàng)的條件下對她進行救治。”沈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