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擔使命體會,我們回顧歷史,不僅僅是為了了解那一段歷史,而是回望歷史,感悟先人的精神,在當下的生活和學習中,保持自己的初心,不忘當初走來的路。翻開厚重的歷史,回望歷史的長河,一朵朵浪花就是一個個精彩感人的黨史故事,輕輕采下一朵,感受當時的情與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幾篇關于學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擔使命體會,供大家參考。
學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擔使命體會1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擔使命》一文中強調,廣大黨員、干部要重點學習黨史,同時學習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fā)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讓初心薪火相傳,把使命永擔在肩。
廣大黨員干部要把“四史”作為必修課,深入了解一代代共產黨人接力“趕考”的歷史經驗,繼承和發(fā)揚革命先輩百折不撓、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風貌,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學好“四史”,在“飽諳經史”中汲取經驗教訓。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在學習“四史”的過程中,我們要基于歷史的視野和邏輯,追尋先輩足跡、感悟時代之變。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明白“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切實體會共產黨人在面臨重大轉折和重要抉擇時,所展現(xiàn)出來的政治定力、求實態(tài)度和執(zhí)著精神。透過一個個歷史人物、一件件歷史故事,厘清歷史脈絡,汲取歷史經驗,形成科學系統(tǒng)的歷史認知,從而更好地把握歷史趨勢,應對時代發(fā)展。
悟好“四史”,在“學史明志”中踐行初心使命。“四史”記錄了黨和國家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的崢嶸歲月,呈現(xiàn)了中華民族浴血奮戰(zhàn)、攻堅克難的感人場景,讓我們在重溫歷史的同時,更加珍惜眼前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站在新的時代節(jié)點上,廣大黨員干部要將“四史”學習融入現(xiàn)實生活中,融入到實際工作中,實現(xiàn)“四史”學習日?;⒔洺;谧x原著、學原文、悟原理中厚植愛國情懷,踐行初心使命,汲取奮發(fā)向上的強大精神動力。用“鐵肩膀”擔起應盡之責,用“鐵手腕”做好應做之事,把本職工作干得出彩、干得出色,真正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用好“四史”,在“以史為鑒”中強化擔當作為??v觀歷史發(fā)展,無數(shù)革命先輩懷揣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為救國救民奉獻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時間,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對黨和人民展現(xiàn)出來的擔當作為,凝聚成具有時代氣息的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無論是革命戰(zhàn)爭年代的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還是和平發(fā)展年代的載人航天精神、脫貧攻堅精神,都在不斷傳承中熠熠生輝。廣大黨員干部要將“四史”中的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主動到基層一線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練就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巧思維,解決難題的硬本領,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信心,把黨的實踐創(chuàng)新、理論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運用到干事創(chuàng)業(yè)中去。
學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擔使命體會2
“四史”蘊含著歷史演進過程中的思想與邏輯,蘊含著開啟未來之門的智慧與力量,是生動的“教科書”與豐富的“營養(yǎng)劑”。重溫歷史,是深情的回望,是精神的洗禮,也是力量的凝聚。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當在“四史”學習中激蕩團結奮進之力、踐行為民服務之諾、高舉信仰堅定之炬,固本培元、鑄魂補鈣,用砥礪奮進的姿態(tài)和既往開來的勇氣去開拓創(chuàng)造,當好新時代的奮斗者。
在學史中激蕩團結奮進之力。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群眾的利益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為了人民群眾的安全不顧個人安危,為了人民群眾的和平生活毅然告別親人赴前線,一書淚兩行、一別成永別,為了戰(zhàn)爭的勝利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革命戰(zhàn)爭時期,他們奮勇拼搏、無懼犧牲;土地革命時期,他們打土豪、分田地;發(fā)展建設時期,他們在探索道路上開拓進取、艱苦奮斗;疫情襲來時,他們逆行上陣、戰(zhàn)斗到底……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始終為人民群眾的未來與幸福奮斗,用實干與實績在人民心中樹立起永恒的豐碑,人格的偉大與精神的崇高必然被銘記,群眾自然信任、支持、擁護中國共產黨,黨群一心、齊力奮進成為奮進征程中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的團結力量。
在學史中踐行為民服務之諾。一聲諾言,一生奮斗。一句“讓我來”是使命的召喚,一句“我先上”是沖鋒的姿態(tài),為民服務之諾是共產黨人心中的使命、肩上的責任,讓他們能夠頑強不屈戰(zhàn)洪水、不舍晝夜戰(zhàn)疫情、扎根一線戰(zhàn)貧困,能夠在任何考驗面前交出亮眼答卷;為民服務之諾他們是心中最亮的明燈,與燈相攜、結伴而行,溫暖相照、力量相聚,群眾的口碑是心中最大的“獎杯”,群眾的笑臉是眼中最美的風景,他們咬定目標不放松,爭分奪秒、力爭上游,以敢為人先的膽魄,以久久為功的干勁不懈努力,為群眾辦好辦成一件又一件實事,將為民服務之諾轉化為肩扛使命之力,為人民群眾扛起了風風雨雨,送上了滿滿當當?shù)男腋!?/p>
在學史中高舉信仰堅定之炬。沒有共產黨人堅如磐石的信仰,就沒有人民群眾如今的幸福生活;沒有他們“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韌意志,就不會有中國東方巨龍的驚世騰飛。他們用信仰舉起精神火炬、用信念燃燒奮斗火焰,哪怕陷入重重包圍圈,哪怕走上殘酷的刑場,哪怕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堅定信念都不會被敵人的囂張氣焰壓倒半分,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被摧垮一點,信念就是精神支柱,就是愛國之心,就是必勝決心!“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百年黨史長卷閃耀著不屈的信念,這種信念是一種斗志昂揚、前行不輟的精神面貌,給予我們砥礪奮斗、勇往直前的力量,激勵著我們在新征程中干出新作為。
學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擔使命體會3
近日,《求是》雜志發(fā)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學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擔使命》。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fā)。在“十四五”開局的節(jié)點上,黨員干部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能夠更清晰地了解歷史真相、探究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以史鑒今,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讀“四史”可“明智”,是明理增信的“動力源”,是傳承紅色基因的“必修課”。開展“四史”專題教育,是不斷夯實黨的領導執(zhí)政根基的必然要求。“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扎實推進“四史”教育,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實踐中不斷總結自身建設的歷史經驗,成長為世界上為數(shù)不多、具有強大政治領導能力的成熟政黨,對于這段歷史,我們要學懂弄透、活學活用。黨員干部更要統(tǒng)一思想、凝聚共識,通過讀“四史”堅定自己的信念,從全局的高度,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時代黨的方針部署,以學“四史”深化悟思想,以悟思想促進辦實事,以辦實事推動開新局,始終在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傳承紅色基因的“必修課”上拿到高分。
學“四史”可“鑒今”,是知行合一的“金鑰匙”,是發(fā)揚紅色傳統(tǒng)的“思政課”。此次推行的“四史”教育,是我們黨推進自我革命的重要舉措,也是一條經過提煉的經驗。學“四史”可“鑒今”,我們作為共產黨員,要站在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高度,以開展“四史”專題教育為契機,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同“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現(xiàn)實任務結合起來,知行合一,使黨性要求“行之愈篤”,用好知行合一的“金鑰匙”,通過行動發(fā)揚紅色傳統(tǒng),在“人民至上”的全新征途上,鞏固干群之間相互信賴、相互依靠的大橋,描繪新時代國家發(fā)展的新藍圖。
用“四史”可“自強”,是永葆生機的“宣言書”,是賡續(xù)紅色血脈的“教育課”。通過學習“四史”,黨員干部要在思想上弄清楚、理解透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我們要把“四史”專題教育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結合起來,自強自立,不斷增強工作的主動性、預見性和創(chuàng)造性,。堅持學史立身與知史奮進相統(tǒng)一,賡續(xù)紅色血脈,做到讓黨的領導永葆生機,續(xù)寫中國共產黨的新榮光。所以“以史為鏡”,就是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始終以鮮活的紅色基因來激勵自身,只有這樣,這堂鮮活的紅色“教育課”,才能釋放出更強的蓬勃生命力。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四史”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修好這門必修課,要把“四史”學習教育與做好當前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作為共產黨員,我們更應學習“四史”、感悟“四史”,將紅色的精神代代傳承!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學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擔使命體會的全部內容了,供大家參考。閱讀更多優(yōu)秀作文,請持續(xù)關注可圈可點。
【學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擔使命體會 學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擔使命體會精選】相關推薦文章:
2021迎建黨百年擔青年使命征文1000字(精選五篇)
2021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視頻觀后感范文8篇
迎建黨百年守初心使命征文100字【優(yōu)質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