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故鄉(xiāng)作文600字 故鄉(xiāng)作文300字左右篇一
小時候,我跟爺爺奶奶生活在老家。那時候,老家的房子大都是土色的磚瓦蓋起來的。在我的記憶里,家鄉(xiāng)是溫馨的橘黃色。夏日里,陽光籠住我們的的村莊,更顯得那磚瓦越發(fā)的橘黃。各家各戶的房子里的很近,村莊中間有一條道路,而道路的兩旁便都是這土色的房子。被陽光照得橘黃的房子顯得滄桑古老,樸實卻又溫暖。橘黃的太陽讓中間的路也蒙上了一層橘黃。就仿佛整個世界都是這溫馨的橘黃。
家鄉(xiāng)的院子里有兩棵樹,一棵還是小樹苗,另一棵已是大樹。我喜歡在炎炎夏日里在那棵大樹下乘涼。當幾束陽光透過樹葉縫射到地上時,我總會瞇起眼睛,抬頭向那樹縫里看那陽光。當眼睛被太陽光刺地受不了時,我會捂著眼睛卻又高興的跑去找爺爺奶奶說:“啊,我看到太陽了,太陽是橘黃色的!”在兩棵樹之間,還有一口井。爺爺會在黃昏把黃牛牽到院子里來,打水給它喝。我就在旁邊看著,看著黃牛北背朝著黃昏的陽光,身上的皮毛都鍍上了一層金黃。“爺爺,牛的肚子好大啊!”“這只牛要生小??亲硬拍敲创?。”
后來,我離開了這片溫馨的橘黃。一年暑假,當我又回到家鄉(xiāng)時,家鄉(xiāng)已是一片燦爛的金黃。
村里的人家都蓋上了新房子,三四五六層的小樓房之間是更加寬敞的大路。順著這條路走下去,是一大片一大片的金色麥田。幾匹牛在耕田。田地仿佛給美麗的家鄉(xiāng)披上了一件有花紋的金色衣服。院子里的小樹苗長成了大樹,當年那只還在娘胎里的小牛也成了可以耕田的大牛。
眼前的金黃喚醒了我那被橘黃裹住的童年記憶。忘不了那橘黃的老房子,忘不了那背朝陽光的黃牛,忘不了那陽光下橘黃的村莊。那抹橘黃早已爬上我的心頭。
故鄉(xiāng)作文600字 故鄉(xiāng)作文300字左右篇二
以前家鄉(xiāng)有座長亭,長亭蔭庇在高大的桃木林下,我很喜歡春天枝椏上一團一團如扇的桃花,裝飾了山河,裝飾了歲月,而現(xiàn)在我要用桃花來裝飾文字。記憶中的桃花,有陶淵明寫就的一篇絕代風華的《桃花源記》,有林黛玉愁緒滿懷賦出的《桃花行》,有安意如撰寫的《世有桃花》,有話劇《暗戀桃花源》……然后就不自覺地想起了這樣一段關于桃花的傳說:
從前有位叫做安期生的仙人,一日臥石飲酒,姿態(tài)慵懶,縞袂飛揚,暖風拂面,不禁醉臥,手釋酒瓶,銀瓶乍裂,酒泉迸出,濡濕了臥石,遺墨洇成桃花,桃花自石中盛放,千千年年,遺留下了一段韻致。
異曲同工之妙的是在孔尚任小說中有關于桃花的情節(jié):“秦淮名妓李香君因大明官僚的強逼成婚而血濺紙扇,染成桃花?!币粋€是浪漫飛揚,一個卻是滅寂和蒼涼,但這兩者都中和在一朵桃花上,我天真浪漫地想愛情是否也是如此?激情過后只剩下無休止的爭吵?若當真是如此,恐怕再也沒有一中花比桃花更符合愛情的偈語。美到極致卻也蒼涼到極致。
“三月桃花,兩人一馬,明日天涯?!?/p>
這是故鄉(xiāng)的長亭搖曳的情思。關于長亭,我所能記起的還有一座陶然亭。陶然亭可能是最有名的亭子了,因為它停滯著崢嶸歲月,停滯著一段愛情的佳話,停滯著仁人志士崇高的革命理想。但聽人說,以前的陶然亭除了叢叢搖曳的蘆葦再沒有什么可供心情日復一日地流連忘返,頹廢破敗得像是亂葬崗上的棄園。但今天的陶然亭儼然常似月亭亭,各種贊美之詞恐怕也說不盡它的好,那一灣蘆葦仍在,叫人感到時光不曾變遷,忘記了“今日的月圓曾是昨日的下弦”,也罷,“昨日草枯今日青,愿身常似月亭亭,二十四橋明月夜,天下誰人不識君?”
我從沒去過陶然亭,對于它的滄海變遷自是沒有多大感覺,只有親身經歷了,才會有銘心的苦與樂。但對于陶然亭的一晚蘆葦我倒是饒有情思,陶然亭破敗時,它是唯一值得流連的,陶然亭勃發(fā)是,它仍為我們所津津樂道。這是一種多大的本事啊!用孔子的話來講,便是“可妻也”。曾經看到描繪蘆葦?shù)囊环嫞赫麄€畫面柔和的光線、古拙的色彩、完整的構圖非常巧妙地營造了一種寧靜、安詳?shù)姆諊?,形成了一個無法打破的和諧,蘆葦在微風柔和的撫摸下,顯得格外凄然,大片大片延伸至遠方,使人產生一種流連忘返的感覺。這大概就是陶然亭之蘆葦吧,它使我們感懷的緣故恰是因為那種寂寞的存在吧,我們瞥見了自己的影子。
哈代說:人類這個集體,從整體上看來非常可怕,但是從每一個單位看來,卻又不足畏,甚至于可憐。原來,我們我們當真是一株會思考的蘆葦。
再說長亭,長亭上站的都是傷心之人,要么離愁別緒,要么傷春悲秋,“長亭”一詞本有悲涼意味,若在加上“古道”、“拂柳”、“笛聲夕陽”等等意象,更引心中無限傷心事。這樣我想起了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都道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暮色蒼茫,我被詩人吟哦的曲子“攪得悲寂凄涼”。李叔同長亭離別寫道:“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夕陽山外山。”多少有點相似于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备杏X與情思在我這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統(tǒng)一。當然,我不是在批判誰好誰壞,詩人的寫作大多應運而生,他們有感于景,觸景生情,竟捕捉到了相似的靈感,一些人類的情感是一脈相承華麗流轉的,跨越不同的時空進行靈魂的對話??赡芪医裉炷克偷南﹃柺撬麄冊谶b遠的某一天目送過的,你看,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只因情感不老,傳承不斷。我愿接住那一只書寫過唐時風宋時雨的筆桿,繼續(xù)將歷史的`韻致流傳下去,只要美麗的中文不老‘
我站在古道邊的長亭外,想象著花間詞人的想象……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故鄉(xiāng)作文600字 故鄉(xiāng)作文300字左右篇三
端午節(jié)快到了,我又聞到了故鄉(xiāng)粽子的清香。
在我的記憶中,故鄉(xiāng)不遠處的江邊有一片茂密的蘆葦。四五月間,一望無際的葦葉猶如綠色的綢帶,向著遠處緩緩鋪開。牛乳般的晨嵐暮靄氤氳在蘆葦叢中,仙境一般。端午前的兩三天,村里的人便扎著頭巾,提籃背簍的鉆進蘆葦叢采葦葉,他們活象抗戰(zhàn)時青紗帳中的武工隊員。但個個都洋溢著喜悅的笑臉。約摸一兩個小時,一籃一簍的葦葉就采回來了。
葦葉采回來,還要用沸水燙一會兒,洗凈上面的灰塵,這樣,葦葉才變成了粽葉。
接下去就是包粽子了。在我的眼里,母親是個包粽子的高手:只見她信手拿來一張粽葉,左手捏緊粽葉的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里一卷,粽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在這空心的圓錐形里插上一根筷子,舀些糯米放在里面,均勻的搖動筷子,使粽葉把糯米裹得緊緊的,再兩手捏緊粽葉,用麻繩在粽子尖角附近纏上兩圈,結上麻繩,這樣一個玲瓏的粽子就包好了。
包好的粽子,五個一串,五個一串的編在一起,放入大鍋里蒸煮。等粽子煮熟的過程是個享受的過程,也是個垂涎欲滴的過程。記得小時候一聞到粽子的清香,我就饞得在灶前灶后直打轉。粽子煮熟了,我便迫不及待的撥開粽葉,用兩根筷子戳入熟透的粽子上,蘸著白糖有滋有味的慢慢吃個夠。
這時候,滿村人都吃粽子。他仍不僅自己吃還請左鄰右舍品嘗,還把包得最好的粽子送親戚,送長輩。
一天,聽說村頭王老先生還把幾個包好的粽子投入江中,說是給一個沉睡在江中的名叫屈原的人吃。我當時糊涂了:人死在江中還能吃粽子,這是什么人呀?我回家問了母親,一字不識的母親不能給我準確的答案,只是說:“屈原是個為老百姓做好事的神仙?!钡@樸素這話語啟迪了我——一心為老百姓、為國家人,老百姓永遠記住他。
長大后,我東奔西走,聽過許多關于粽子的故事,可總覺得那些故事沒有兒時聽的故事感人;吃過許多種粽子,什么艾香粽子,薄荷香粽子,豆沙粽子,蓮子粽子,松仁粽子,火腿粽子……總覺得沒有媽媽包的粽子好吃!
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就要到了,我更加思念故鄉(xiāng),懷念母親。依稀間,那粽子的清香又在我的心頭彌漫……
故鄉(xiāng)作文600字 故鄉(xiāng)作文300字左右篇四
耳畔穿來悠遠的吳儂軟語,江南煙雨朦朧間,偶見窈窕少女執(zhí)傘漫步石板上,躍靈動身軀。她眺望遠方,透迷霧捉住點似是而非的光亮,堪堪映照視線四方。睨望方圓幾里,眼眸卷匿對于遙遠地方的好奇。自小生于此處,那份走向外面的渴望也自然愈加濃厚。
這便是小時候的想法。
繼而,隨著年歲漸長,少女出落的愈發(fā)聘婷,旗袍著身襯曲線誘人。她每日走過的小路也不同往日終日不見人影的那般孤寂,而是在道路打通之后逐漸有了人煙。每當烈日當空,總能看見有穿著不知名服飾的人扛著她說不出名字的黑色大塊頭走來走去,還時不時與鎮(zhèn)長竊竊私語,不知在說些什么。少女拽著父母的衣邊探出半個腦袋,又亮又圓的雙眼安靜眨動,只有當陌生人操著和藹的聲調與她說話時,才會不安閃躲。她并不知道他們是誰,是來干什么的。直到后來,她在鎮(zhèn)長家的電視機上看到了自己與熟悉的景色,這才明白那些人是特別有名的綜藝節(jié)目的嘉賓,瞧見這兒風景如畫便選這兒作為錄制地點。少女望著屏幕里別無二致風月,須臾后抬臂覆上胸膛。
赤紅心臟跳動,引惴惴不安。
自那時起,她隱約對遠方的世界產生了些許自己都尚未察覺的排斥。
再后來,鎮(zhèn)子翻新。節(jié)目的播出給這兒增添了許多熱度,長久寧靜被喧鬧打破,沸反盈天。游客逐漸填滿小鎮(zhèn),不留縫隙。少女終日躲在屋檐內,扒著窗戶看著外面流動的人群,低低垂目。她看見爹媽撐著疲憊不堪的身子應答著百般刁難的客人,她看見屋外白皙墻壁刻滿印記,她看見澄澈河水被各類垃圾污染,她看見……驀然間,少女拉上了窗簾。她轉身跌坐在昏暗的房間,黑暗掩去了臉龐的失望與憤恨。
誠然,這些旅人帶來了她不曾見過的遠方的故事,但同時也給她的故鄉(xiāng)蒙上了層抹不去的陰霾。若是如此,她寧愿不知遠方,守著溫暖的故鄉(xiāng)。
再后來,她發(fā)憤圖強,成為了后一任鎮(zhèn)長。面對日益發(fā)展的盛況,她閉著眼坐在辦公桌前,手指上中性筆翻轉飛舞。良久沉默后,她做出了一個決定。關閉與外界的聯(lián)系通道,重回小時的模樣。
漸漸地,迷霧又歸。忸怩曲調兜轉幾許方沉沉落入池塘,已是還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