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我們如何才能寫得一篇優(yōu)質的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國好家風心得體會篇一
讀中國家風有感中國有句諺語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雖然有點夸張,但也真切地反映出了一個家庭對孩子成長所產生的巨大影響。我們常言“養(yǎng)不教,父之過”,在史書典籍中也有“孟母三遷”的教育故事,這說明了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影響。這種影響,并不是父母長輩所擁有的財富或是人脈權勢導致的,而是父母長輩潛移默化中的一種性格品質的培養(yǎng),也就是家風。
我想起了我的爺爺奶奶。在我小時候,總會看到爺爺帶著老花鏡拿著一本書讀的很認真,后來爺爺眼睛看不見書上的字了,便會讓我念給他聽。而我的奶奶雖然沒有什么文化,但是卻為家人操勞了一輩子,勤勞善良在她身上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他們將愛讀書、樂意助人的特性傳承到了我母親身上,而后又傳遞給了我。我想,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
仔細想來,這些通俗易懂的大俗話同樣是家風的傳遞,一句話,一個手勢,一件小事,舉手投足間,經過一代代的傳遞,就形成了一個家庭的傳承。而一個人人格的起點恰恰是在家庭的傳承中形成的,憑借著這些點滴傳承,我們才能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不同文化高速融合傳播的今天,直面意識形態(tài)領域挑戰(zhàn)所作出的積極應對,堅守住內心的安寧和純凈。其實在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中,歷來就是很重視家風的,國有國威,家有家風。家風會影響社會風氣,家風正,社會風氣自然而然就正了。
反過來國風也會影響家風,國家的風氣好了,社會風氣清了,能感染社會中的個體,進而影響他們的家風。
正如《雜說“中國家風”》里談及的“作為若大社會的一個小小的細胞,家庭的風氣、家庭的`教養(yǎng),小則是家傳代繼、香火延續(xù)之本,大則是國之興廢、民族盛衰之要?!笨梢?,家風的意義不僅關乎個人與家族,更是一個古老民族能否延續(xù)輝煌的關鍵。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讓我們在好的家風的熏陶下,“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中國好家風心得體會篇二
暑假期間,反復讀了《中國家風》一書,流連于字里行間,暢懷于一個個家風故事,感受于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梁,心里久久不能平靜。俗話說得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所謂的家規(guī)歸根到底就是每個家庭的家風家訓,現(xiàn)如今,24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人已經耳熟能詳,根據(jù)這個,我們結合自己家的情況,梳理制定了自己的家訓。我們的家風家訓是:孝敬長輩、誠信做人、儉以養(yǎng)德、行善為美、寬容待人、自強自立。
為了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們的家風家訓,我在這里簡單跟大家交流一下:
我們的家風家訓第一條就是“孝敬長輩”,常言道:“百善孝為先”,一個人無論他多么有成就,都要以孝字當頭,只有孝敬父母,他的事業(yè)以及未來都會更加出色;“誠信做人”就是告訴我們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這樣我們的周圍才會有更多的朋友,也會讓自己的工作與家庭受益無窮。
“行善為美”是要以善來踐行自己的行動,要日行一善,做到語善、視善、耳善、心善、行善,因為美是從善行開始的;“儉以養(yǎng)德”,要做勤儉的人,一個家庭如果不勤儉無論有再多的錢財,都會散失殆盡。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圣人修身、齊家、治國,都離不開勤儉之道,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作為“修身”之道;朱子將“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當作“齊家”的訓言。小到一個家庭更應該以勤儉來治家;“德”是衡量一個人做人的標準,如果一個人只有出眾的才華,而他的品格惡劣,那么他的才華會黯淡無光;一個人的才華是建立在品格高尚的基礎上,只有品格高尚的人,他的才華才能熠熠生輝?!白詮娮粤ⅰ本褪且约邯毩⑸?,有志氣,不讓父母操心。遇到困難挫折,想出一切有利的辦法克服困難,解決問題。
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家風家訓是一種延續(xù),更是一種傳承。俗話說得好:“以小家治大家?!敝挥形覀兠總€家庭自己做好了,國家才會更和諧,世界也會更美好。讓我們每個家庭通過自己的家風家訓來擁有更多的正能量,這也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所在。
中國好家風心得體會篇三
今年暑假,我仔細品讀了《中國家風》這本書,就如同與一位長者在一塊兒,靜靜地聽他述說一個個關于家風的故事。常言"養(yǎng)不教,父之過",在史書典籍中也有"孟母三遷"的教育故事,這說明了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影響。這種影響就是父母,也就是家風。
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我讀懂了"書香"、"寬厚待人、助人為樂"、"尊老愛幼、心存善念"亦是一種家風……讓我不禁想到我家的家風。
我的爸爸是電信工程師,他非常熟悉電腦,在家我跟他學了一些電腦知識,對電腦產生了愛好。我加入了學校的機器人社團,學會了wer機器人編程,2016年在wer世界錦標賽中,我們團隊發(fā)揮出色,奪得了團隊一等獎,這是我們長期刻苦訓練得到的結果。
我的爸爸還很熱愛運動,喜歡游泳,打羽毛球,常常帶著我一起鍛煉,久而久之,我也養(yǎng)成了喜歡體育運動的習慣。我的身體更加硬朗了。今年春天我攀爬到了貴州省武陵山脈最高峰海拔2400多米的梵凈山也不怎么覺得累。前陣子,我在學校舉行的游泳比賽中,奪得了五年級組個人賽亞軍,五年級親子賽季軍。我感到很自豪。
我的媽媽是個小學教師,她很有學問,擁有很多的教育經驗,這一切跟書有很大關系,她博覽群書,一有空就拿起書來看,我經常在她旁邊看她看書,在她的影響下,我也慢慢地養(yǎng)成了讀書的習慣,見到圖書報刊,就情不自禁的拿來翻閱。我還做了一本讀書筆記本,把讀到的好詞語好句子記下來。
我的爺爺是老干部,愛好文學。他發(fā)表了很多文章,他寫的一些詩歌,我都能背下來。爺爺還和我比賽背誦古詩,使我慢慢地接觸了國學。
我的奶奶過去是個農民,后來她進城當工人了,她假期帶我回鄉(xiāng)下老家,教我干農活。她教我種果,護理果樹,每當我吃到自己親手種的酸甜清香的百香果,我就有一種特別的感受,對《憫農》一詩有了切身的體會:農民很辛苦,勞動果實來之不易,我們應該珍惜糧食。
我的長輩對我言傳身教,使我從懵懂到逐漸明白事理,我感謝我的家風。
中國家風代表著國人的精神面貌,一個民族的文明體現(xiàn),我們一定要把中國式家風世世代代地傳承下去,從自身做起,做一個家風優(yōu)良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