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勛章歌詞篇1
在了解了張富清同志的先進事跡后,除了向張富清同志致敬外,我更多的是感恩,感恩他們的付出,如果沒有他們的付出,就沒有我們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他們勞苦而功高,卻隱榮而清譽,風骨氣節(jié)高山仰止。這才是真正的英雄模范,居功不傲,低調(diào)做事,真正的共產(chǎn)黨人!
張富清,男,漢族,1924年12月出生,陜西洋縣人,1948年3月在陜西瓦子街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zhàn)軍,1948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55年1月轉(zhuǎn)業(yè)到來鳳縣,先后在縣糧食局、三胡區(qū)、卯洞公社、縣外貿(mào)局、縣建設(shè)銀行工作,1985年1月離休。張富清同志在解放大西北系列戰(zhàn)斗中英勇善戰(zhàn)、舍生忘死,榮立西北野戰(zhàn)軍特等功一次、軍一等功一次、師一等功一次、師二等功一次和團一等功一次,被授予軍“戰(zhàn)斗英雄”稱號、師“戰(zhàn)斗英雄”稱號和“人民功臣”獎?wù)隆?/p>
我們要向他學習對黨忠誠、
不忘初心
的革命本色。不論所處哪種時代、身在哪個崗位,始終保持崇高信仰。不講條件、不計得失,為黨分憂、為民解難、牢記宗旨、堅定信仰,真正把對黨的絕對忠誠刻進心中、融入血脈,充分發(fā)揮了共產(chǎn)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我們要向他學習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戰(zhàn)斗精神。他以無比堅定的革命意志和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彰顯了革命軍人馳騁疆場、果敢堅毅、一往無前的戰(zhàn)斗精神。
我們要向他學習胸懷大局、矢志奉獻的優(yōu)良作風。他像革命的一塊磚,數(shù)十年如一日,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主動作為,干一行愛一行,不務(wù)虛功、開拓奮進,體現(xiàn)了高度自覺的大局意識、矢志奉獻的優(yōu)良作風。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我們看到了他的偉大和崇高,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他的事跡激勵著我和我的同事們。
張富清同志曾說,戰(zhàn)場上決定勝敗的關(guān)鍵是信仰和意志,同樣,在我們的工作中決定勝敗的關(guān)鍵也是信仰和意志。正所謂“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卑駱邮瞧鞄茫碇较?;榜樣是資源,凝聚著力量。張富清同志就是我們的榜樣。讓我們以榜樣為動力,學習榜樣精神,堅持以榜樣為鏡,牢記使命、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在工作中立足崗位、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為我縣的經(jīng)濟發(fā)展作出我們應(yīng)有的貢獻!
勛章歌詞篇2
6月29日上午,“七一勛章”頒授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天受到表彰的“七一勛章”獲得者,就是各條戰(zhàn)線黨員中的杰出代表。在他們身上,生動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堅定信念、踐行宗旨、拼搏奉獻、廉潔奉公的高尚品質(zhì)和崇高精神。
“七一勛章”經(jīng)過熔煉、壓制、執(zhí)模、鑄造、電鍍、琺瑯、組裝七個步驟,十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每一個元素都彰顯著勛章獲得者不朽的豐功偉績,蘊含著在黨的百年發(fā)展歷程中凝結(jié)形成的崇高信仰、人民情懷和敬業(yè)奮斗精神品質(zhì)。要仔細品讀勛章里熔鑄的精神密碼和時代內(nèi)涵,讓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代代相傳中繼承和發(fā)揚。
勛章里熔鑄著“一顆紅心永向黨”的忠誠愛國品質(zhì)。“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睂h忠誠、愛國奉獻始終是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底色。14歲不畏槍林彈雨,負傷橫渡長江運送3批解放軍成功登岸的馬毛姐,讓忠誠愛國在戰(zhàn)火中升華;百戰(zhàn)老兵王占山,離休后依然情系國防事業(yè),讓紅色革命基因傳播得更有“溫度”……他們用堅定的革命意志和家國情懷書寫了不可磨滅的為黨盡忠、為國盡責先進事跡。向他們看齊,就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矢志不渝守初心、擔使命,始終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要胸懷大局、心系國家,不斷增強意志力、堅忍力、自制力,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使命。
勛章里熔鑄著“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的人民至上情懷。人民是黨的力量之源和勝利之本。王蘭花立足平凡崗位,十年如一日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是群眾心中的“活雷鋒”;“改革先鋒”廷·巴特爾一心“讓牧民過上好日子”,用近50年的堅守和努力改變了牧民的生產(chǎn)生活;李宏塔始終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的宗旨,落實到孤寡老人、殘疾兒童、民政對象等群眾身上……學習先進,就要永葆為民初心,涵養(yǎng)公仆情懷,以百姓心為心,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币肴罕娝搿⒓比罕娝?,發(fā)現(xiàn)并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做到不謀私利、克己奉公,切實當好百姓的“貼心人”“店小二”“勤務(wù)員”。
勛章里熔鑄著“征途漫漫惟有奮斗”的敬業(yè)實干精神。“為官之理在于講奉獻”,干部唯有埋頭苦干、真抓實干、精明強干,才能交出讓組織放心、群眾滿意的時代“答卷”。扎根貧困山區(qū)40余年,幫助1800余名女孩圓夢大學的“張媽媽”張桂梅,用一生奉獻繪制教育事業(yè)“藍圖”;勤勤懇懇干了一輩子紡織女工的黃寶妹,為讓“全國人民穿好衣”,堅守平凡崗位、發(fā)光發(fā)熱……“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币l(fā)揚釘釘子精神,永不懈怠、一往無前,遇到困難不“繞彎子”“撂挑子”,拿出“啃硬骨頭”的干勁,沖在前、干在前。要發(fā)揚“老黃牛”精神,腳踏實地、實干苦干,擼起袖子、甩開膀子、干出樣子,用敬業(yè)、擔當和實干奮力書寫時代新篇章。
崇尚英雄才會產(chǎn)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我們要向“七一勛章”獲得者致敬看齊,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積極作為、奮勇向前。
勛章歌詞篇3
軍人,是一代人的情結(jié),很多人都以能穿上那帥氣的軍裝,踢個正步走為人生目標,很多少年都想成為軍人,那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很多少女也想嫁一位軍人,作為軍嫂也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
我們親切的叫他們“兵哥哥”,我沒有什么能夠送給軍人的,我只能把這感受寫在紙上,以一種樸實的橄欖情懷,致敬我們最可愛的人——中國人民解放軍!
軍人是堅強的,他是大山;軍人是寬廣的,他是大海;軍人是飛翔的鷹,從天到地都充滿他戰(zhàn)斗的勇氣;軍人是奔騰的豹,每一步都洋溢他生命的氣息;軍人還是詩,為我們詮釋男兒深情,軍人更是歌,把真愛播撒每一寸土地。從懂事到如今,我依然這樣看。只要聽說他是個兵或者曾經(jīng)在部隊呆過,我就會肅然起敬,我相信,在部隊滾爬過的人,一定是剛強血漢,就值得我尊敬!
很多女孩都喜歡軍人,愛看軍人的小說,愛看軍人的影片,我也不例外。
至今還能背上一段,影片《高山上的花環(huán)》是百看不厭,多少次模仿《上甘嶺》和伙伴們一起沖殺,總是唱一回感嘆一回。從小軍人就在我心里扎了根,只要看見穿了一身橄欖服的人,就覺得神氣多了,平添一股英氣,走路都不同一般人。有些人說,打仗的時候那些軍人才威武,才顯得英雄,現(xiàn)在和平年代了,誰還稀罕什么大兵呀?可我覺得,現(xiàn)在金錢橫流、知識爆炸的時代,軍人更顯得質(zhì)樸、有內(nèi)涵。因此我對軍人還是分外的關(guān)注,還是有種默默的情懷。前幾年抗洪救災(zāi),我是揪著心看戰(zhàn)士們在洪水里打撈,當他們的肩扛出血,腳走出了泡,嘴唇發(fā)白,夜晚就那樣躺在大壩上,就那樣蜷縮在泥水里,我的心一直在疼,淚一直在流,看?。∵@就是最可愛的人,無論什么年代,他們永遠在困難的最前面,永遠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幸福讓給大家。
讀師范的時候,我最喜歡站在學校的走廊上,另一頭,駐扎著武警部隊,我遠遠的看著新兵訓練,看著他們出操、收隊。那整齊的步伐,那有力的口令,那臥倒、那匍匐、甚至那做不標準被挨訓的委屈,都深深的印在腦海里。軍人的堅強,出自如鐵的軍隊,出自如鐵的紀律,軍隊是個熔爐,把一個個熱血沸騰的年輕人鑄成一個個鐵錚錚的漢子。后來參加了工作,上街的時候,我看到巡警經(jīng)過,也忍不住回頭,看他們威武的身軀,凜然的神情,象在欣賞一副美麗的風景;下班的時候要經(jīng)過消防隊,我也喜歡看看戰(zhàn)士打球的熱鬧,聽聽他們爽朗的笑聲,總是站在門邊久久不肯離去;就是帶孩子晨跑,遇上戰(zhàn)士跑步,也必是停下來看看他們。我告訴我的女兒,希望有一天她也能穿上橄欖服,因為只有勇敢堅強的人才配穿。
朋友里也有幾位退伍軍人,在家里他們真是能工巧匠,用自己的手把家拾掇得有模有樣,好象困難在他們眼里就是小兒科;脾氣也是相當?shù)暮浪⒋髿?,有什么困難,他能幫上,就絕對會百分百的真誠。最喜歡和他們聊天喝酒,一碗就是一碗,不做任何掩飾;做起事來,一事就是一事,不做任何搭牽。而且他們非常重情誼,只要聽說你曾經(jīng)是軍人,他們就當親人、兄弟,部隊就是他們共同的家。
在我眼里,今天寫下的文字就算是無力,情感就算是蒼白,就連敘述就算是非常的零亂,但又能怎樣?我還是感覺到了我對軍人的崇敬,對軍人的贊美。在這些可愛可敬的軍人前,我要用我的文字,用我一顆真誠的心,獻上對軍人的祝福!
勛章歌詞篇4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對普通百姓來說,改革開放40年來最大的變化莫過于吃飯。忍饑挨餓的年代早已一去不復返,人民群眾從饑餓到解決溫飽,從溫飽到小康,再從小康到吃出健康,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作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解決我國甚至世界人民的吃飯問題上作出了杰出貢獻。
在上世紀80年代初出生于一個貧困小山村,當時鄉(xiāng)親們徘徊在溫飽邊緣,我清晰地記得我家的糧食一年接不到下一年,總有那么幾天父親會去借糧或去集市賒面粉。后來,我讀小學時,學校組織觀看了電影《袁隆平》,“袁隆平”在電影里說:“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這句話深深觸動了我,也讓年少的我對未來充滿憧憬。
袁隆平目睹了農(nóng)村糧食短缺、群眾生活困難的現(xiàn)狀,決心從農(nóng)作物品種改良入手,與饑餓和災(zāi)荒作斗爭。他帶著學生一起攻堅克難,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成功研制出雜交水稻,在我國累計推廣雜交水稻超90億畝,共增產(chǎn)稻谷6000多億公斤。他還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國,傳授雜交水稻技術(shù),為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卓越貢獻。
如今,家鄉(xiāng)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鄉(xiāng)親們早已豐衣足食,但我一如既往關(guān)心著家鄉(xiāng)的變化。在近日公布的黨中央擬表彰100名改革開放杰出貢獻對象中,袁隆平名列其中。作為一個農(nóng)村娃,我親身體驗了從吃不飽到吃出健康的整個過程,袁隆平的貢獻不言而喻,他的精神將永遠激勵我,永遠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勛章歌詞篇5
懷揣報國的熱情,從大學的校園一腳邁向部隊,思想情感的煎熬與升華,念其那段生活,往往希望別人知道我的首先是新兵高明做的怎么樣,而不是大學生新兵高明表現(xiàn)如何,我深深的為母校北京師范大學的一切深感驕傲,同時,我用實際行動也深深的想讓母校為我自豪,然后才是新兵高明是大學生,就像著名作家余華師哥那樣。
有人說我傻,好好兒的大學不上,跑來當兵,在時間和文化的交點上不進則退,兩年的時間你將落后與同一起跑線上的同學多少,不瞞大伙說,曾經(jīng)也彷徨過,迷茫過,兩年后有的同學也許輝煌騰達了,就像來部隊時有位同學就成功晉級百事新星大賽的冠軍,名利雙收是鐵打的事實,每個人都想讓自己的母親驕傲,我也一樣,不來部隊,幾年后也許我過的'會很不錯,大學畢業(yè)讀對外漢語的研究生,以后去韓國當中文老師,巨大的經(jīng)濟財富會回報給家人,相比現(xiàn)在一個月二百元的津貼,只相當于以前在北體大附中認教時一天的工資,或者在給韓國學生上課時,半個小時就能換回來,那時候我沉默了,人往往總是站在幸福的盡頭四處不停的張望著別人那頭的快樂與悲傷。
青春是道明媚的傷,我們在丟失的同時也在不停的收獲,歲月就是這樣不饒人的將年齡這頂大帽子扣在我們每一個人的頭上,要說在我這個年齡已經(jīng)不是再去追求什么刺激,是責任心,學業(yè)事業(yè),一路走到新的兵隊的盡頭,我很清楚自己來部隊是為了什么是在做什么,做的怎么樣,俗話說,文治國,武安邦,我很知足現(xiàn)在擁有的一切,璀璨的文學是我的精神支柱,角色的轉(zhuǎn)變,我成了一名頭頂國徽的軍人;學生.老師.文人.軍人各個角色的轉(zhuǎn)變我樂在其中,無怨無悔,嫩寒鎖夢因春冷,英氣襲人是苦香,攜筆從戎,層層歡笑,淋漓盡致,寒冬臘月的天氣里,冷暖自知,誰能說未來又不是另一番景象呢!誰能說我們這些身披綠裝的男兒是真正的傻,沒有我們的付出有萬家的闌珊燈火嗎?走入軍營后,我們的思想也許在現(xiàn)實面前經(jīng)受過各方面的斗爭與痛苦,但是,祖國和人民真正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誰不是滿懷赤子之情有膽有量的想趕在最前面排憂解難。我們的生活并不奢華,可是,我們有無尖不催的抱國之志,弗洛伊德說:“人最怕的失去自己最貼心的朋友,但,更可怕的是沒有精神支柱,了無一事平庸的度完一生,我們奉獻的雖然是青春,是自由,但,我們得到的是崇高,是道德上觀念,價值上的升華。
勛章歌詞篇6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了《關(guān)于做好“七一勛章”提名和全國“兩優(yōu)一先”推薦工作的通知》?!锻ㄖ分赋?,黨中央決定,在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之際,以中共中央名義首次頒授“七一勛章”,表彰全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全國優(yōu)秀黨務(wù)工作者和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人生需要信仰驅(qū)動,社會需要價值導航,國家需要精神引領(lǐng),黨的事業(yè)需要薪火相傳。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diào)要充分發(fā)揮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的精神引領(lǐng)、典型示范作用,推動全社會形成見賢思齊、崇尚英雄、爭做先鋒的良好氛圍。根據(jù)《中國共產(chǎn)黨黨內(nèi)功勛榮譽表彰條例》,“七一勛章”授予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和黨的建設(shè)新的偉大工程中作出杰出貢獻、創(chuàng)造寶貴精神財富的黨員,授予對象應(yīng)當在全黨全社會具有重大影響、受到高度贊譽。
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yè)的一百年,是創(chuàng)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在一百年的非凡奮斗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xiàn)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構(gòu)筑起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譜系,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yǎng)。
信仰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支柱。中國共產(chǎn)黨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之所以能戰(zhàn)勝各種困難而贏得勝利,在社會主義建設(shè)時期和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之所以能應(yīng)對各種挑戰(zhàn)、化解各種難題而贏得成功,靠的是信仰支撐。在革命、建設(shè)和改革的各個歷史階段里,無數(shù)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人由于堅守崇高信仰,于是就有了鋼鐵般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能夠斷頭流血以從之,勇往直前以赴之,殫精竭慮以成之。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劉胡蘭,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夏明翰;從“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的焦裕祿,到“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進喜;從“振興中華,乃吾輩之責”的黃大年,到甘做人民“樵夫”的廖俊波……他們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鑄就了永不褪色的精神豐碑。
“七一勛章”是黨內(nèi)榮譽,彰顯無上的榮光,是激發(fā)億萬人民奮勇前行的巨大力量。黨內(nèi)功勛模范人物是黨的忠臣、國家棟梁、民族先鋒、社會楷模,他們愛黨愛國為民的崇高風范、奉獻犧牲的高尚情懷、默默無聞的奮斗品質(zhì)、矢志創(chuàng)新的敬業(yè)態(tài)度、敢于斗爭的革命精神,永遠值得廣大黨員同志學習。頒授“七一勛章”,表彰全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全國優(yōu)秀黨務(wù)工作者和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充分展示功勛模范和先進典型的精神風范,充分展示廣大黨組織和黨員在各條戰(zhàn)線、各個領(lǐng)域、各項工作中取得的豐碩成果,大力弘揚信念堅定、對黨忠誠、勇于擔當、無私奉獻的崇高品格,有利于推動全黨形成見賢思齊、爭做先鋒的良好氛圍,激勵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全面建設(sh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yè)需要榜樣引領(lǐng)。新時代新征程,功勛模范人物的英名偉績,是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火炬。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要以功勛模范人物為榜樣,更好發(fā)揮共產(chǎn)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敢于擔當、積極作為,我們黨就會很有力量,我們國家就會很有力量,我們?nèi)嗣窬蜁苡辛α俊?/p>
勛章歌詞篇7
我緩緩地翻開日歷,八月一日,建軍節(jié)。
不知道為什么,從小對軍人就有一種莫名的敬意。覺得他們很威武,很英俊。每當我佇立在那畫有人民軍隊的掛圖前,望著那英姿颯爽的軍人們時,心底就油然而生自豪感。
每年,鎮(zhèn)上都有一批青年去參軍。記得四年級的時候,那一年的一個清晨,老師領(lǐng)我們早早地就等候在路邊,準備歡送青年們?nèi)ゲ筷牎N沂帜悯r花,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焦急地盼著,盼著……??!不遠處,幾輛客車緩緩駛來,霎時,鞭炮齊鳴,鑼鼓喧天。近了,近了,青年們胸前佩戴的大紅花在春風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醒目,我深深地感受到,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對一個國家,是多么重要。
還使我難忘的是國慶60周年時天安門廣場上氣勢恢宏的大閱兵。10月1日的早晨,我按捺不住喜悅的心情端坐在電視機前,看那三軍儀仗隊和高科技武器整齊地走過天安門廣場,有如金戈鐵馬。想著他們不怕吃苦的精神,我對他們的敬意又多了幾分。
2008年5月12日,那個讓中國人永遠銘記的日子,地動山搖,昔日美麗的房屋蕩然無存。這時候人民軍隊不顧余震的危險,不畏泥石流等災(zāi)害,毅然前往災(zāi)區(qū)展開救援工作,淚水不知什么時候模糊了雙眼。那時我才知道,人民軍隊不僅有保衛(wèi)祖國的英勇,也有為人民服務(wù)的精神!
可是,當我們深情地贊美軍人們的時候,是否也想到了他們的家屬?如果說軍人們是偉大的,那軍屬們就是無私的!
看,年邁的父母盼著參軍的兒子早日回家,軍嫂在家中擔下了所有的活兒,卻無怨無悔。軍屬們要承受著離別之苦,要忍受孤獨之味,怎能不說是無私?
記得爺爺家隔壁曾住著一對老夫婦,的兒子去參軍了,幾年都沒回來。于是農(nóng)忙的時候,爺爺村里便組織起一個小隊,幫助老夫婦收割地里的莊稼。在隊里的叔叔說,那是一件快樂的事。
也許有人問,現(xiàn)在太平盛世,還有軍屬、軍人們干什么?那就錯了。印巴沖突還沒有平息,巴格達的上空仍是硝煙彌漫,世界上還有戰(zhàn)爭。如果沒有強大的國防,試問今天的中國如何會變得繁榮昌盛,國泰民安?所以,讓我們愛軍人,擁軍屬,讓他們在祖國的藍圖上繪出更美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