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又黄毛片,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在线观看,国产男同GAYA片大全,一二三四视频社区5在线高清

當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作文 >> 最新孔融讓梨語言教案中班(7篇)

最新孔融讓梨語言教案中班(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1-07 16:30:53
最新孔融讓梨語言教案中班(7篇)
時間:2022-11-07 16:30:53     小編:admin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zhì)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孔融讓梨語言教案中班篇1

活動目標

1、體驗散文活潑歡快的情趣,理解運用擬人手法描寫小雨滴的語言和形象美。

2、感知雨滴落在不同地方的情景,萌發(fā)對雨天的興趣。

活動準備

下雨的聲音、教師教學資源、掛圖。

活動過程

導入:播放音頻(下雨的聲音)。

師:“剛才小朋友聽到了什么聲音?你喜歡下雨嗎?為什么?(鼓勵幼兒大膽回答)那誰能告訴我,雨是從哪里來的?(幼兒回答)是這樣的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聽一聽吧?!?/p>

基本部分:

(一)欣賞兒歌第一段,并出示《頑皮的小雨滴》相應畫面

1、師:這是什么樣的小雨滴?從哪里能看出頑皮?(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初步感知雨滴的頑皮)他們都是怎樣頑皮的呢?我們接著往下聽?播放散文詩第一段。

2、師:剛才詩歌里說,小雨滴娃娃離開了云媽媽的懷抱后,都到哪里去了?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將掛圖貼在黑板上。

3、師:

(1)雨滴娃娃是怎樣到樹上的?(跳)誰來做個跳的動作?

(2)落到了屋頂上。

(3)擠進了草叢里。(找?guī)讉€孩子做擠得的動作)

總結:雨滴娃娃就像咱們小朋友一樣,都喜歡爭先恐后的到處去玩玩。你們說小雨滴頑皮嗎?接下來他們又會到哪里去呢?

(二)欣賞第二段和第三段

1、師:(1)雨滴娃娃把妹妹的傘當成什么了?你們喜歡玩滑梯么?小雨滴也很喜歡。

(2)接著他們又到哪里去了?這會他們又把池塘當成什么了?你們覺得小雨滴快樂嗎?從哪看出來的?(引導幼兒觀察圖片)

總結:小雨滴們很快樂,到了很多地方玩,這些頑皮的小雨滴還會到哪里去呢?

(三)欣賞第四、五段

師:

(1)觀察圖片。小雨滴濺到路人身上時,表情是怎樣的?是不是很頑皮?

(2)小朋友玩過捉迷藏嗎?那你是怎么玩的呢?

總結:回顧雨滴娃娃都到了那些地方(結合黑板上的掛圖)

(四)一起完整欣賞詩歌,啟發(fā)幼兒將小雨滴的頑皮可愛樣子表現(xiàn)出來

(五)表演游戲

老師表演云媽媽,幼兒表演雨滴。邊表演邊說詩歌。

結束:

師:頑皮的雨滴娃娃還想到更多的地方去玩,我們一起去吧。

孔融讓梨語言教案中班篇2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了解故事的內(nèi)容和情節(jié),初步理解并形成“半個月”的時間概念。

2.通過談話、觀看圖片,感受半個月里月亮形狀變化的過程。

3.萌發(fā)對月相變化現(xiàn)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簡單復述故事內(nèi)容,并進行角色表演。

活動準備:

1.兔媽媽、小兔玩偶各1個。

2.紙制的大餅1塊,單月的日歷1張。

3.畫有月亮變化的圖片1套。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玩偶導入。

教師:猜猜看,今天誰到我們班來做客了?

教師:兔公公家里蓋房子,兔媽媽要去幫忙,小兔子會怎樣等媽媽呢?

(二)欣賞故事,了解“半個月”的時間概念。

了解時間概念。

教師:兔媽媽要多長時間才回來呢?你們知道半個月有多長呢?

教師: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日歷,就知道半個月時間有多長了。

(三)講述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

1.教師過演示邊講述故事。

2.教師根據(jù)情節(jié)出示相應圖片。

教師:兔媽媽走后幾天,小兔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樣的?

(四)觀察月相變化圖片,激發(fā)幼兒探究欲望。

1.觀察月亮的變化。

教師:月亮是怎樣變樣子的呢?

2.教師小結月亮變化的過程。

教師:你看過月亮變化的樣子嗎?

2.引導幼兒記錄月亮的不同變化。

活動延伸:

指導幼兒在語言區(qū)進行欣賞與表演活動。

活動反思

《望著月亮吃大餅》是一個童話故事欣賞。一開始利用頭飾兔媽媽和小兔來導入故事情節(jié),從而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并讓幼兒跟兔媽媽和小兔打招呼問好。在我第一次完整地講述故事時,孩子們聽的很認真。當我故事講完開始提問:半個月到底是多久的時候,小朋友的回答千奇百怪,都迫不及待的說出自己的答案。最后我用數(shù)一數(shù)和故事中兔媽媽教給小兔觀察月亮變化的方法告訴小朋友半個月到底是多久。這節(jié)課的難點就是在于幼兒對月相變化的理解,在活動中準備了月亮變化的圖片,幼兒可以更加直觀的了解半個月中月亮變化的過程,孩子們也可以輕松的說出故事情節(jié),比如老師提問:兔媽媽走后剛開始幾天,小兔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樣的?孩子們積極地說:“月亮缺了一些”。老師問:“小兔把月餅吃成什么樣?”孩子們說:“吃掉了一點點”。老師問:“七八天過去了,月亮變成了什么樣”?孩子們說:“變成了半圓”。老師問:“小兔把大餅吃成了什么樣”?孩子們說“吃掉了一半”在教學過程中,我通過演示和提問的方式把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變得簡單了,這樣幼兒既理解了故事內(nèi)容,也明白了月相變化的過程,同時培養(yǎng)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不足:

1、教師在講述月象的原因時,語言可更簡潔。

2、在活動中應發(fā)揮幼兒主體,讓他們多說,用語言來表述自己的想法。

孔融讓梨語言教案中班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nèi)容,感受小動物們見面后的生動、可愛的形象。

2、有表情地朗誦兒歌、形象地表演兒歌。

3、初步嘗試仿編兒歌。

4、積極思考,大膽想象,體驗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重點:

有表情地朗誦兒歌,表演兒歌。

活動難點:

嘗試學習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

1、小狗,小鴨,娃娃的套手指卡紙教具各兩個。

2、幼兒已有見面時打招呼方式的生活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導入。

1、小朋友,你們有好朋友嗎?你的好朋友是誰?

2、你看到好朋友時會怎么說,怎么做?

3、師小結幼兒所說的:"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并且都有不同的交友方式,那么你們知道小動物們見了面是怎么做的嗎?讓我們豎起來小耳朵一起來聽聽看!"

二、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nèi)容。

1、教師演示教具,朗誦兒歌

師:兒歌中出現(xiàn)了哪些小動物?

2、教師再一次演示教具,朗誦兒歌

師:

(1)兒歌中兩只小鴨見了面是怎么做的?

(2)小狗見了面又是怎么做的?

(3)那兩個娃娃見了面又是怎么做的呀?

3、引導幼兒說出兒歌名。

三、學習朗誦兒歌。

1、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學一學這首兒歌,好嗎?"

請幼兒進行集體跟誦。

2、引導幼兒用好看的動作表演兒歌,再次熟悉兒歌內(nèi)容。

師:"小朋友們能不能用好看的動作把這首兒歌表現(xiàn)出來呢?"

四、兒歌表演。

請幼兒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兒歌。(幼兒面對面進行表演)

五、引導幼兒嘗試仿編兒歌。

1、教師先示范仿編2-3句;

2、幼兒兩兩互相討論,嘗試仿編;

3、請個別幼兒展示自己仿編的兒歌。

附:兒歌《見面》

兩只小狗見了面,

互相親親鼻子尖;

兩只小鴨見了面,

尾巴搖搖頭點點;

兩個娃娃見了面,

親親熱熱把手牽。

孔融讓梨語言教案中班篇4

活動目標

1. 感受詩歌的趣味,能獨立進行書面閱讀。

2. 能較清楚的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

3. 認讀重點字詞:汽水、透明、氣泡、浮、海洋、喝、吐。

活動準備

掛圖、大字卡、詩歌讀本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線上活動,游戲:泡泡堂。幼兒圍成一個圓圈,念兒歌泡泡堂、泡泡堂、泡泡堂里泡泡多,大泡泡轉一轉,小泡泡跳一跳,大風來了不見了。

二、感知活動

1. 教書出示裝有汽水的瓶子引起幼兒的興趣,并分發(fā)給個別幼兒品嘗,請幼兒說說喝汽水的感受。

2. 教師搖晃瓶子,讓幼兒觀察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說說看到的現(xiàn)象。

3. 欣賞詩歌。

教師:你們想知道有一個小朋友喝汽水時發(fā)現(xiàn)的秘密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4. 教師發(fā)書,幼兒自主閱讀。

教師巡回指導幼兒理解詩歌內(nèi)容。

三、理解活動

1. 出示掛圖,讓幼兒仔細觀察掛圖,嘗試了解詩歌內(nèi)容,詩歌的名字叫什么?這個小朋友發(fā)現(xiàn)了汽水的什么秘密?教師出示大字卡“汽水”。

2. 教師一邊引導幼兒理解,一邊出示大字卡,認讀重點字詞。

(1)為什么說透明的汽水瓶里住這一條看不見的魚?

教師出示大字卡,“透明、汽水、氣泡、浮”引導幼兒理解汽水里有許多氣泡,就像魚吐出的泡泡,所以就像有一條看不見的魚住在汽水里。

(2)把汽水喝進肚子里,看不見的魚去哪里了?引導幼兒充分想象,感受詩歌的幽默和童趣,教師出示大字卡“海洋、喝、吐”。

(3)教師朗讀詩歌,幼兒劃指跟讀。

四、游戲活動

游戲:對對碰,將幼兒分成兩組,一組拿圖片,一組拿字卡,教師和幼兒一起念兒對對碰對對碰是我的朋友碰一碰,邊念兒歌便找到相應的圖片和字卡。

五、結束活動

交流小結,播放音樂,幼兒有序的整理自己的物品。

孔融讓梨語言教案中班篇5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大膽講述小蝸牛給媽媽寫信的愉快過程。

2.在讀信的過程中感悟媽媽和孩子之間深切的愛。

活動準備:

畫了蝸牛標記的信封;蝸牛寫信、送信、信的內(nèi)容、摟在一起圖片;

經(jīng)驗準備:

幼兒對信已有所了解。

活動過程

一、猜猜誰的信并認識信封。

⒈(出示信)老師手上有封信,你們猜猜這是誰寫的信?你怎么知道的?那你認為是小蝸牛還是蝸牛媽媽寫的信呢?為什么?

⒉原來信封右下角的小蝸牛是寫信的,信封中間畫的蝸牛媽媽是收信的。

⒊現(xiàn)在你們明白了吧?那請你們看了信封說一說:這是誰寫的信?又是送給誰的?

二、傾聽故事,理解故事

1.那小蝸牛怎么會想到給自己的媽媽寫信呢?我們仔細來聽一聽

2. 分段欣賞故事(小蝸牛有一個好朋友——我也要給媽媽寫信)

⑴小蝸牛怎么會想到給媽媽寫信的?(看見烏龜給他的媽媽寫信)

⑵烏龜媽媽收到小烏龜?shù)男攀窃趺醋龅??(親熱地摟住小蝸牛)怎么說的?

⑶小蝸??吹綖觚攱寢屖盏阶约汉⒆拥男胚@么高興,心里是怎么想的?

小結:原來,小蝸牛看到小烏龜寫信,而且看到烏龜媽媽收到小烏龜?shù)男拍敲锤吲d,所以才想到要給媽媽也寫一封信的。

⑸那么最后小蝸牛會怎么給媽媽寫信?又會請誰幫忙送去?信里會寫些什么?媽媽看到信又會怎么樣呢?我們一起來看幾張圖,就都會清楚了。

3.出示四幅圖,理解故事內(nèi)容

⑴小蝸牛是用什么方式給媽媽寫信的?為什么?

⑵小蝸牛的信是誰送給__X?小蝸牛給媽媽送信經(jīng)過了哪些地方?

⑶小蝸牛的信是一幅畫,那畫上對媽媽說了什么呢?你能看懂嗎?(引導幼兒看圖讀信)

⑷當媽媽看到小蝸牛寫給自己的`信,她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說的?

⑸小蝸牛和媽媽摟在一起,小蝸牛的心里怎么樣?__X心里又是什么感覺?(心里甜甜的、心里暖暖的)

4.欣賞故事后半段(回到大樹下——心里暖暖的)

小蝸牛給媽媽寫信跟我們小朋友說的一樣嗎?那我們來完整聽一遍故事。

三、表達對媽媽愛的方式

1.當我們想念一個人得時候可以用寫信的方式告訴對方,小蝸牛、小烏龜很愛自己的媽媽,當想念媽媽了就想到了給媽媽寫信,那么除了用寫信的方式來傳遞對__X愛,你愛你們的媽媽嗎?那你們會用什么方式讓媽媽知道你也很愛她?(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講述對__X愛)

2.對,我們對__X愛可以用許多許多的表達方式。等下了課,你們也可以學著像小烏龜、小蝸牛一樣,試著給媽媽寫封信,可以自己做好信封,把信裝在里面送去,我相信,媽媽收到你的信一定會非常高興的。

孔融讓梨語言教案中班篇6

一、活動目標

1、幼兒在參觀過程中觀察價格,并初步學會認讀價格。

2、幼兒在親歷買賣的過程中,了解錢幣與購物的關系。

3、幼兒嘗試制作價格表,進一步認識價格的結構。

二、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經(jīng)驗:對錢幣面額已基本認識;能認讀十位、百位數(shù)。

2、聯(lián)系參觀超市的有關事宜。

3、已制作好的價格卡若干,小卡片、筆等。

4、發(fā)動家長給幼兒每人五塊錢,以便他們到超市進行自由購物。

三、活動過程

活動一:超市里的購物體驗

(一)尋找、認識價格1。幼兒在超市里尋找價格,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價格的書寫特點,了解價格通常都是用數(shù)字表示的,會有單位元,讓幼兒在認識價格中認識小數(shù)點。

1、教師出示多種價格卡,幼兒由淺入深地學習認讀百位、十位、帶小數(shù)點的價格。

2、幼兒到各種商品前練習認讀價格。

(二)體驗買賣過程1。幼兒每人身上帶了五塊錢,教師了解幼兒想買什么,并一起討論五塊錢能否購買此商品。

1、由教師帶領,幼兒自由選購商品及付款,教師給予指導。

2、幼兒相互交流,分享自己購買的商品。

活動二:制作價格卡

(一)總結購物情況交流自己購買的商品,并展開討論,鞏固對價格的認識。

(二)分組制作價格卡1。幼兒畫自己購買的和自己喜歡的商品,并為其標上價格。

1、幼兒給班級物品制作價格卡。

2、將制作好的價格卡放到相應的物品上,進行買賣游戲。

四、活動延伸

1、交給幼兒每人幾張小卡片,請其在家與爸爸、媽媽制作大件物品的價格卡,如電器的價格卡。

2、將制作好的價格卡帶回園講述,鞏固對價格的認識。

3、教師總結,幫助幼兒理解金錢與勞動的關系,讓幼兒體驗父母的辛勤勞動,并養(yǎng)成正確的消費觀。

五、設計評析

現(xiàn)代的孩子很早就能認識一元、五元、十元面額的錢幣,但對于錢幣與價格的關系依然比較模糊。此活動在現(xiàn)實、輕松的情景中,幫助幼兒獲得這些知識,讓幼兒體驗到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運用。

孔融讓梨語言教案中班篇7

活動目標: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參加魔咒鎖的聽說游戲,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體驗游戲的樂趣。

2.能仔細傾聽同伴的指令,及時作出反應,提高傾聽能力和聽說能力。

3.學會用"__,__,__"的句型來描述__鎖,并運用到游戲中去。

活動準備:

兩把鑰匙;一把貼有蘋果形狀的鎖;鎖的謎語;兒歌《金鎖銀鎖》

活動過程:

1.以猜謎語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老師這有一個謎語,請小朋友們來猜一猜?

(教師出謎語:鐵大哥,把門守,客人來,看看走,主人來,就開口。)

(謎底:鎖)

2.穩(wěn)固幼兒開鎖經(jīng)驗,為玩魔咒鎖游戲做鋪墊。

(1)出示鎖,請兩個小朋友拿鑰匙打開。

師:接下來老師要給小朋友變一個魔術了,請小朋友閉上你們的眼睛,數(shù)四下之后再睜開哦!

幼:呀!鎖,還有兩把鑰匙!

師:誰愿意上來幫我把鎖打開?

幼兒用一把鑰匙打開鎖,另一把打不開。

師:咦?這把鑰匙怎么會打不開呢?

幼:因為它不是這把鎖的鑰匙。

(2)總結經(jīng)驗,引出游戲。

小朋友真聰明,不是這把鎖的鑰匙就打不開。一把鎖只有一把鑰匙。說到鎖,老師突然想到了一個游戲,名字叫做魔咒鎖。魔咒鎖有很多類,今天我們玩的就是"水果魔咒鎖"。

3.設置游戲情境,幫助幼兒熟悉游戲內(nèi)容。

(1)老師表演游戲"水果鎖"引起幼兒的游戲興趣。

師:剛才的游戲兒歌里面老師念了什么呀?老師是怎樣玩的?

邊提問邊交代游戲規(guī)則:開鎖人停在某處便可指這里其中一人問:"這是什么鎖?"拉手人回答:"這是__鎖。"然后,開鎖人說:"__,__,__。"講對了,開鎖人就能輕輕把兩人的手切開,然后兩人交換角色。游戲重新開始。若開鎖人講的不正確,扮鎖的幼兒將鎖握緊,開鎖人就切不開鎖,游戲繼續(xù)進行。

(用提問的方式,讓幼兒說說游戲的玩法,發(fā)揮幼兒的自主性,教師總結游戲中應該遵循的規(guī)則)

(2)教師請兩到三名幼兒上臺一起玩游戲,念兒歌繞圈走,其他臺下幼兒可以邊念兒歌邊做手勢動作。

(幫助幼兒熟悉游戲兒歌內(nèi)容以及游戲的玩法,教師先扮演開鎖人的角色,幼兒扮演鎖的角色,然后交換角色。通過教師參與角色的形式,可幫助幼兒學習掌握游戲中的對話及描述部分,為幼兒獨立開展游戲活動積累經(jīng)驗。)

(3)教師請幾對幼兒上臺表演。其他幼兒跟著念兒歌可以做動作,注意幼兒發(fā)音是否準確,如不準確,隨時糾正。

4.教師引導幼兒游戲。

師:剛剛小朋友看了老師表演的游戲,現(xiàn)在呢就讓老師當觀眾看小朋友玩這個游戲啦!

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圈扮鎖,請一名幼兒當開鎖的人站在圈外。

游戲開始時,大家邊念兒歌邊前后擺動拉著的手,開鎖人同時隨著兒歌的節(jié)奏依次在各拉手處做開鎖動作。 (在對話過程中,鼓勵幼兒講出各種不同的水果鎖,學習用各種不同的、簡單的詞語進行準確的描述。)

5.幼兒自主游戲。

四把鎖,五個幼兒一組,自主地開展游戲2-3遍,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這是幼兒自主游戲、練習按一定規(guī)則進行語言表達的過程。放手讓幼兒愉快地玩,必要時個別指導幼兒,解決幼兒之間的沖突是教師的主要職責,游戲的時間長短視幼兒的興趣和疲勞程度而定。)

6.游戲結束,總結。

小朋友今天玩的高興嗎?下一次我們就玩其他的魔咒鎖游戲了,你可以把我們今天玩的游戲告訴其他的小朋友,跟他們一起玩玩!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nèi)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