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節(jié)約用水》篇一
1、觀察夏天的特征,并能用簡單的語言表述出來。
2、愿意關注周圍事物的變化,體驗季節(jié)變化的樂趣。
確立好路線圖、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
觀察夏天的特征,并能用簡單的語言表述出來。
1、 引出主題:
“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了?你是怎么知道的?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2、 外出尋找:
“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找找夏姑娘藏在哪些地方?”
一路上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周圍景色的變化(和春天對比有什么變化)
(桃樹結桃子、油菜豐收、麥穗變黃了等。)
3、幼兒表現(xiàn):(室內)
幼兒述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討論除了花草樹木的變化,春天還有什么變化?(氣候、人的衣著、動物等)
(天氣越來越熱、人們衣服越穿越少、蒼蠅、蚊子等害蟲也出來了)
畫一幅你眼中的夏天。(畫面重點:太陽、大樹、小鳥、人物等)
小班教案《節(jié)約用水》篇二
1、認識“烏、鴉”等9個生字。會寫“辦法”兩個字。
2、通過多種方法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明白遇到困難應仔細觀察、開動腦筋,積極想辦法解決。
通過多種方法朗讀,感悟課文。
明白遇到困難應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道理。
1、各種瓶子若干個,小石子若干個
2、動畫課件
3、各色五角星多個(用于隨機激勵學生)
1、出示烏鴉圖片。
師:肖老師今天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新朋友,認識它嗎?它今天想來和咱們班的小朋友一起上上課,大家歡迎它嗎?(課件:小烏鴉給大家打招呼聲音)
師:小烏鴉給大家打了招呼,我們大家也要做個有禮貌的小朋友,應該怎么樣啊?(學生和小烏鴉打招呼)
2、引出課文內容:
師:大家覺得小烏鴉可愛嗎?這只可愛的小烏鴉啊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它的一個小故事,大家想不想聽?(課件:聽《烏鴉喝水》的故事)(板書課題:烏鴉喝水)
1、初讀課文,提出識字要求:
師:剛剛小朋友聽的故事就是我們語文書上19課的內容,(齊讀課題)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請小朋友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應該怎么辦?(課件出示識字要求)
2、識字游戲:
a.師:小烏鴉知道小朋友都很聰明,他現(xiàn)在就想要來考考大家呢!
(課件:烏鴉站在蘋果樹上,樹上的每個蘋果上都有一個生字,誰讀對了就隨機獎勵一個蘋果小貼花,并讓他當小老師帶全班同學讀一讀。)
b.請2-3個小組開火車讀(師:小火車開起來!生:開到哪?師:開到這?。?。
c.全班齊讀。
3、逐段朗讀,邊讀邊悟。
a.第一段:
過渡語:小朋友真聰明,這么快就通過了小烏鴉的考驗,讓我們繼續(xù)跟著小烏鴉看看發(fā)生什么了?(課件:烏鴉飛來飛去的動畫)
師:小朋友仔細看,誰在那里干什么?
(課件出示句子:一只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
師:烏鴉為了能喝到水,找了這么多地方,真不容易,烏鴉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我們讀這一句的時候該怎么讀呢?
(a.指名讀;b.請學生表演“到處”找水的感覺;c.評價、獎勵。)
師:烏鴉繼續(xù)飛呀飛、找呀找,這時??你們看:(課件:烏鴉看到水的動畫片段;句
子:烏鴉看見了一個瓶子,瓶子里有水。)想想這時你好像聽到烏鴉說什么了嗎?你能感覺到烏鴉的心情嗎?(a.小組讀;b.分男女讀。)
師:找到水了真高興,可是烏鴉卻遇到了新的困難,怎么回事兒呀?(課件:烏鴉喝不到水的動畫)此時,烏鴉的心情怎樣?怎么看出來的?(課件出示句子:可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烏鴉喝不到水。怎么辦呢?)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讀?
(a.自由練讀;b.指名讀;c.全班齊讀。)
師:烏鴉喝不到水,我們就給他一點時間去想辦法,我們先來聽一首歌曲吧?。ㄕn件:歌曲《烏鴉喝水》)
b.第二段:
師:歌曲聽完了,大家告訴老師烏鴉想出辦法來了嗎?怎么想出來的?(課件出示:第二段;齊讀第二段;比較句子:突出“許多”)
c.第三段:
師:自由朗讀第三段,把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句子用橫線畫下來。
師:請一個小朋友把你畫的句子讀一讀。(學生讀句子)
師:請小朋友想一想,烏鴉把石子放到瓶子里,為什么就喝著水了?烏鴉到底是怎么放的,我們學著烏鴉的樣子試一試。請大家注意觀察:瓶子里的水有什么變化?(做試驗,放石子。)誰知道水為什么會升起來?
師:瓶子里的水是很快升高的嗎?書上用的哪個詞?(漸漸,課件出示句子: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了。)誰能夠用“漸漸”說一句話?
師:想想這時候烏鴉心情怎樣?會說什么呢?那該怎樣讀呢?(課件出示句子:第三段;a.師范讀;b.齊讀。)
c.討論思考、拓展思維:
師:你喜歡這只小烏鴉嗎?為什么喜歡?烏鴉是很聰明。但是,瓶子旁邊要是沒有小石子,烏鴉該怎么辦呢?聰明的小朋友來幫她想想辦法吧?。ㄉ朕k法討論回答。)
4、寫字指導、練習:
過渡語:小朋友喜歡這只聰明的小烏鴉,也幫小烏鴉想了很多其他的辦法,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認識“辦法”這兩個字吧!
a.教學“辦”
拼音:bàn
在田字格中書寫,書寫規(guī)則:先中間后兩邊的書寫規(guī)則,注意兩點的位置;學生書空后組詞;
b.教學“法”
拼音:fǎ
在田字格中書寫,書寫規(guī)則:左右結構,左窄又寬;
學生書空后組詞,并用“辦法”說一句話。
c.自己在書上進行練習,先描一個紅色的,再寫兩個。
師:今天小朋友學得很好!學了這篇課文,使我們懂得了:不論遇到什么困難,只要肯動腦筋,就能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且,今天小朋友們想了這么多的辦法,今天,回家與爸爸媽媽一起做做實驗,討論討論,看看到底哪種辦法最好呢?明天與同學們來交流交流,好嗎
19、烏鴉喝水
1、會認9個生字,掌握相應的詞語,會寫6個生字。
2、通過自己動手做實驗,研究烏鴉喝水的過程。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課文。
4、懂得遇事要開動腦筋,利用現(xiàn)有的條件解決問題。
1、會認9個生字,掌握相應的詞語,會寫6個生字。
2、通過自己動手做實驗,研究烏鴉喝水的過程,體會用詞的準確。
想象烏鴉還可以用什么方法喝到水以及“喝”和“渴”的區(qū)分。 教學創(chuàng)新:讀中感悟、以實踐促理解
字詞卡片、烏鴉圖片、實驗用的瓶子、水、每個學生帶一個小石頭。 教學課時:兩課時
1、出示烏鴉圖片。這是什么?板書:烏鴉有認識這兩
個字的好辦法嗎?
2、你聽過或看過哪些關于烏鴉的故事?在你的心目中,烏鴉是一只怎樣的鳥?
3、板書:烏鴉喝水,誰認識“喝”字?能用動作表示出來嗎?
4、想讀讀這個故事嗎?
1、自己讀課文,標出段落,認識生字字音。
2、辨析字形。
“比較法”:渴―喝、為―辦、右―石、鳥―烏。
猜字謎或編順口溜:瓦片層層并一起(瓶);水車千斤重(漸)。
3、出示詞語,教師帶讀,學生開火車。
4、會讀課文了嗎?誰愿意讀?
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呢?
1、誰把第一自然段讀給大家聽?看看插圖,你知道烏鴉為什么喝不到水嗎?是哪句話告訴我們的?把它畫出來?!霸趺崔k呢”說明什么?
2、誰把第二自然段讀給大家聽?烏鴉的辦法是怎樣想出來的?為什么見到小石子就能想出辦法?“幾顆小石子”行嗎?“石塊”行嗎?
3、誰把第三自然段讀給大家聽?
⑴烏鴉想了個什么辦法呢?是哪句話告訴我們的?把它畫出來。
⑵結果怎樣?請小朋友一起讀出來。
4、這是一只怎樣的小烏鴉?你想怎樣把它夸?
1、出示生字“可、石、辦”。
三個獨體字中,“可”字的橫要寫長,豎鉤的起筆處不能寫在橫的最右邊;“辦”字可結合“力”字進行指導,應強調的是左點不同于右點。
2、教師范寫。
3、學生練寫,教師講評反饋。
1、復習生詞,全班齊讀,男女生讀。
做動作表示詞語意思:“喝”、“渴”、
2、回顧課文內容:烏鴉為什么喝不到瓶子里的水?它用什么方法喝到水了?
1、這個故事有趣嗎?想表演一下嗎?
2、匯報表演,相機指導:
⑴一天,烏鴉出去玩耍了,玩著玩著,烏鴉口渴了,心里怎樣想?會有怎樣的表情、動作,會說什么話?該怎樣讀好這一句?
⑵找到水時心里怎樣想?會有怎樣的表情、動作,會說什么話?
⑶當喝不著水時,心情怎樣?會有怎樣的表情、動作,會說什么話?
⑷烏鴉的辦法是怎樣想出來的?會有怎樣的表情、動作,會說什么話?
擦掉“一個一個”、“漸漸”。你們還能感覺到烏鴉找水喝的辛苦嗎?“漸漸”是什么意思?“漸漸”可以換成什么詞?
出示句子:
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了。
天氣漸漸熱起來了。
――漸漸――。
⑸烏鴉是怎么喝著水的?這時,它的心情怎樣?會有怎樣的表情、動作,會說什么話?
1、小朋友們不僅書讀得好,老師更相信你們的字也能寫得好。
出示生字“法、找、許”,三個字都是左右結構,要寫得左窄右寬。
2、教師范寫。
3、學生練寫,教師講評反饋。
1、剛才小朋友們表演得真好,把課文連起來讀讀,看看讀得怎么樣。
2、請自認為讀得好的小朋友站起來讀給大家聽。
3、小烏鴉現(xiàn)在遇到一道難題:怎樣才能把這個故事很快地背下來?同桌商量一下。
4、背給同桌聽。
如果沒有小石子,烏鴉還是喝不到水,你能幫它想多少種辦法呢?
點撥:如果有??,烏鴉就??;如果遇見??,烏鴉就??。
六、作業(yè)設計
回家把本課的故事表演給家長看。
教學反思:
“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組間交流、分享智慧”。在幼兒間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能讓每個幼兒都有學習、表達的機會,有利于幼兒主體性得到最大的體現(xiàn),學習的自主性得到最大的激發(fā),同時這種學習是要與同伴合作、互相交流的基礎上進行的。在科學探索活動中,這種學習方法尤為有效。
《烏鴉喝水》故事帶帶相傳、家喻戶曉。大家也都知道其中的道理:在瓶子中加入石子可使水位升高,烏鴉就可以喝到水了。但很少有人去實驗過,如果瓶子里的水量太少了,那么即使加入石子,烏鴉也是喝不到水的,為了讓學生們了解這個故事,并發(fā)現(xiàn)烏鴉能否喝到水與瓶子里的水量多少有關的現(xiàn)象,針對大班幼兒的認知和水平,設計了該科學活動――烏鴉喝水。
希望學生在時間過程中注重小組間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1、知道有水的瓶子中加入石子、沙子可以使水位升高。
2、探索如何讓瓶子里的水位升高。
3、通過積極探索,發(fā)現(xiàn)烏鴉能否喝到水與水量的多少的關系。
4、學習小組合作探索,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合作學習互相交流的樂趣。
5、通過觀察,能夠正確的在瓶子里畫小石頭,并涂上不同的顏色。
6、能夠畫出不同形狀的小石頭,并探索瓶子里的小石頭怎樣擺放更好看。 教學準備
物質準備:課件《烏鴉喝水》、小石子、沙子、碎布頭、海綿、棉花、紙張等各種投放材料、飲料瓶子若干、繪畫紙、各種顏色的蠟筆
教師材料:演示文稿
1、小組合作探索,怎么樣放石子、砂子,才能使烏鴉喝到水。
2、小組合作探索,是不是不管瓶子里有多少水,烏鴉都能喝到水。
3、學習烏鴉遇到困難要開動腦筋,想出解決為題的辦法。
4、幼兒能夠畫出不同形狀的小石頭,并獨自探索瓶子里的小石頭怎樣擺放更好看。引導幼兒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想象,訓練幼兒的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造力等等。
活動流程:
看課件導入→用石子實驗探索→沙子實驗探索→比較實驗結果有什么不同→得出結論→畫出不同形狀的小石頭→實驗總結
1、觀看課件前半段,熟悉故事內容
應用幻燈片演示烏鴉喝水的故事,并配音。故事內容如下:
一年夏天,太陽像個無情的大火爐在無情的烤著大地,原本郁郁蔥蔥的大樹都無精打采地低著腦袋,小河里的水也快干了,好多小魚都拼著命做最后的掙扎??炜匆恢粸貘f在到處找水喝呢!可是找了好久,它都沒有找到,這可怎么辦,因為他的嗓子渴得快冒煙了?!安恍?,我得找到點水喝,要不然我會渴死的”烏鴉站在枯樹枝上,對自己說。烏鴉不想被渴死,它使出全身的力氣,繼續(xù)向前飛去,希望能找到一點兒水喝,烏鴉飛呀飛呀,突然,它看見前面有一個發(fā)亮的東西,原來是一只裝著水的瓶子,烏鴉高興極了,便立刻飛了過去,穩(wěn)穩(wěn)地停在水瓶的旁邊,準備痛痛快快地喝水。但是,仔細一看,傻眼了,水瓶里面的水太少了,本以為把嘴伸進去就可以喝到了,但是瓶口太小,頸又長,烏鴉的嘴根本夠不著,“怎么辦呢”烏鴉急得團團轉。
老師:小朋友,有一只烏鴉口渴了,它找到一個瓶子,喝到水了嗎?
學生:沒有
老師:你們能幫烏鴉想辦法喝到水嗎?
2、學生們猜測并記錄烏鴉喝水的方法
(1)將小朋友們分成5個小組,小組討論,互相說說自己想出的辦法,并讓其中一個小朋友做記錄員,將他們小組的方法畫出來。
(2)每組選一名幼兒述說本組的討論結果。
3、觀看課件后半段,了解烏鴉喝到水的辦法
烏鴉很著急,于是,他一氣之下,從不遠處叼來一塊石子,向瓶子砸去,它本想把水瓶砸破后載飲水,沒想到石子正好落進了水瓶里。烏鴉飛下去,看到石子沉入瓶底,里面的`水好像比原來高了一些。“有辦法了”烏鴉大叫起來。烏鴉很快就叼來了許多的
石子,把他們一塊一塊投進水瓶里。隨著石子的增多,水瓶里的水也一點一點地慢慢向上升。終于,水瓶里的水快升到瓶口了,而烏鴉總算可以喝到水了。它可開心了,因為這水是它用智慧換來的。
老師:小朋友們,烏鴉喝到水了嗎?
學生:喝到了。
老師:它是采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呢?
學生:把石頭放到水瓶里,誰就上升了,這樣就能喝到水了。
老師:烏鴉聰明嗎?
學生:聰明。
老師:那么以后你們在生活中遇到了問題,要不要也像烏鴉一樣,要勤于思考。 學生:要!
老師:小朋友,你們真聰明,那么接下來,我們就要用實驗來證明,這樣的方法可以使烏鴉喝到水。
1、幼兒以小組合作方式進行探索“如何喝到水”
(1)老師提出探索要求:每組派兩個小朋友當選材員去選擇不同材料進行實驗,并將多余的材料放回原處,大家觀察瓶里的水位有沒有升高,實驗成功與失敗的水瓶分別擺放在各自的陳列臺上,一名記錄員要將實驗結果與原先的猜測是否一致做上標記,還要有一名小朋友做實驗匯報。
在小組合作探索中,幼兒先要自行分配角色, 出現(xiàn)幾名幼兒爭當同一角色時,讓他們用猜拳形式來解決。
(2)幼兒小組合作進行探索,教師以噪音控制員的身份巡回指導。
(3)每組選一名幼兒將記錄結果進行講述
(4)評選最佳合作小組。
2、探索烏鴉能否喝到水,與瓶中的水量的多少又沒有關系。
老師:小朋友們,是不是有水的瓶子里投入石子后,烏鴉都可以喝到水呢?我們一起來做實驗。
老師分配任務,每組分三個瓶子,瓶子里的水量不同,分別是只有1/3, 1/2, 2/3 的水量,小組內合作,加入石子看看水是否能到瓶口(烏鴉能喝到水),并在相應的紙上做好記錄,加入石子后不能到瓶口的,表示烏鴉不能喝到水,也做上記錄。
(1)用石子進行實驗,并記錄
幼兒分組實驗,教師觀察指導,實驗完成后交流實驗結果
老師:實驗后,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有的瓶里,烏鴉能喝到水,有的喝不到。
老師:那么什么樣的瓶里,烏鴉才能喝到水呢?
學生:水量多的瓶里,烏鴉能喝到水,水量少的瓶子里放入石子后,烏鴉還是喝不到水。
(2)用沙子進行實驗,并記錄
老師:我們現(xiàn)在再用砂子試一試,看看會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還是三個不同水量的瓶子,小朋友們分組進行試驗,做并做好試驗記錄。老師觀察指導,實驗后進行討論。
老師:這次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烏鴉能不能喝到3個瓶子里的水?
學生:都能喝到。
(3)比較兩次實驗結果的不同
老師:水量少的瓶子里放入石子,烏鴉喝不到水,放入沙子可以喝到水,這是什么原因呢?我們現(xiàn)在來討論這個問題
老師在幻燈片上出示紙剪的石子和沙子的堆積圖,并現(xiàn)場堆積石子和砂子,幫助他們理解,因為石子和沙子的縫隙不同,所以水量少的瓶子里加入石子后烏鴉仍然喝不到水,加入沙子后烏鴉才能喝到水。
老師:這是老師剪的放大的石子和沙子的圖,你們看看有什么不一樣?
學生:開始嘰嘰喳喳討論
老師:你們說對了,石子之間的縫隙大,沙子之間的縫隙小,所以,水量少的瓶子里加入石子后,水都流到縫隙里去了,水就不能滿了。加入沙子后,水也流到縫隙里去,但縫隙小,所以還有一點水在瓶口,烏鴉還是可以喝到一點水。
在比較兩次實驗結果的不同點時,要盡量先讓小朋友們表達自己的想法,發(fā)現(xiàn)其中的秘密,因為讓他們充分地表述活動經驗能幫助幼兒建構一定的科學概念,使他們對事物的理解更加深刻。
(4)總結實驗
老師:小朋友們,當我們遇到困難時,不要著急,要像烏鴉一樣開動腦筋,總會想出辦法解決的,而且,有時候辦法還不止一個呢!
小班教案《節(jié)約用水》篇三
生活是五彩的,陽光是七色的,多姿多彩的世界吸引著每一個幼兒。在認識解放軍叔叔的時候,孩子們興奮地說:“綠色的衣服,綠色的衣服”“”“。于是教師順勢問:”還有什么是綠色的?“”小草,森林“”“”馬可:“我的眼鏡也是綠色的?!?今天他帶來了一副太陽鏡)于是教師想到了“綠色的世界”,讓幼兒帶上綠色的眼鏡用一種欣賞的角度去看看周圍的環(huán)境,感知周圍環(huán)境的色彩變化,并能運用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想。
學說短句“我看到了x色的xx?!?/p>
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膽的表述,并學說短句。
1、詩歌感染法
教師利用優(yōu)美的詩歌讓幼兒感受戴上眼鏡后周圍事物的變化,以此來激發(fā)幼兒學說短句的愿望,激起活動的興趣。
2、交流體驗法
首先讓幼兒和客人老師的交流學說短句及大膽的表達,而后幼兒間的相互交流,教師給每一個孩子一個機會表現(xiàn)自己,大膽學說的機會,更有效的解決了本次難點。同時也落實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學說短句“我看到了x色的xx?!?/p>
2、感知周圍事物的色彩變化,并能大膽地運用語言表述。
工具及材料:
綠色的兒童太陽鏡人手一份,各色兒童太陽鏡若干;活動時坐的墊子、音樂等。
1、詩歌引題
a、教師的詩歌學說短句“王老師看到了什么”。
b、什么都成綠色的了?
2、觀察事物,大膽表述
a、自由體驗
教師引導“戴上綠色的眼鏡,你看到了綠色的什么?”
我們把自己的看到的告訴客人老師好嗎?
b、交流體驗
幼兒圍坐在一起,每位幼兒都說說自己看到的綠色事物。(教師及時的糾正和表揚。)
我們把綠色的眼鏡摘掉,還是綠色的嗎?(綠色不見了,綠色逃走了。)
3、經驗遷移
發(fā)現(xiàn)更多的彩色眼鏡,以在大口袋里摸為手段,讓活動更游戲化。
戴戴各色太陽鏡看看周圍的事物。
本次活動,雖然是一次詩歌教學活動,但是我并不局限于讓幼兒學習詩歌,我主要是讓孩子在語言活動中想說、喜歡說和愿意表達。我讓孩子們戴上綠色眼睛看周圍世界時,孩子們的心敞開了,他們把自己看到的世界都說了出來。“老師,桌子是綠的?!薄袄蠋煟娨暀C是綠的?!薄袄蠋煟铱吹酵婢咭沧兂删G色的了?!薄?/p>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因為孩子戴上了綠色眼鏡進行了探索,所以看到了意想不到的世界,感受到了綠色眼鏡所帶來的變化。幼兒感受了詩歌氛圍之后,我又讓孩子戴上紅色、藍色、紫色的眼鏡,去外面走走、看看,感知周圍世界色彩的變化。從而更深地理解、體會作品中描繪的“綠色世界”,并將作品的經驗與個人的經驗聯(lián)系起來。引導幼兒仿編詩歌,將詩歌中的“綠”字改編為“紅”字,“藍”字等等,最后把幼兒編出的各種顏色的詩歌段落串聯(lián)起來,形成了一首較長的“多彩的世界”的詩。
孩子天性對一切新奇的東西有著極大的興趣,周圍世界的變化引起了他們的注意。本次活動中,孩子通過觀察獲得了知識,觀察不僅能提高幼兒的科學探究能力,同時也使幼兒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發(fā)展。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說:“一個人的智慧應從觀察天上和地下的實在的東西中來,同時觀察越多,獲得的知識越牢固。”